文化和文明,很多时候是混在一块的概念,并不是很好区分。本公众号写的历史是什么系列,其根基是立在“历史是什么2:穿越生命的迷雾”中生命演化的基础上,在生命演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个人认知,社会认知以及个人认知与社会认知的迭代演化,因此下面基于个人认知和社会认知来理清文化、文明以及历史的概念。
事件a的社会认知:特定时间和空间中,一群人对事件a形成的个人认知的集合,或称作个人认知的总和,个人认知集合或总和中包含了这群人中的每个人对事件a形成的个人认知。事件a的社会认知为了叙述的方便简称为社会认知。
文化:特定的生存环境中,一群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形成的社会认知共识。社会认知是个人认知的集合,认知集合中个人认知形成的共识简称为社会认知共识,即文化。
文明:文化以及文化的承载和衍生物的总和。比如文物,历史遗迹,政治制度以及文字语言这些都是文明的一部分。
历史:历史事件记述的汇集,可以看成是关于历史事件的社会认知的总和。
习惯上,文明一般是针对一个整体的区域或者一个整体的领域来说的,用于宏大叙事的场合,而文化则可以比较细致的划分。比如经常在媒体中见到的中华文明,华夏文明,西方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之类的,这里将文明替换成文化是没什么问题的。文化则灵活很多,比如公司文化,运动文化,书法文化,西餐文化这些,这里将文化替换成文明一般是不符合习惯的。
社会认知作为群体中每个人认知的集合,它是鲜活的,动态的,可传承的,它活在群体中每个人的身上,影响着群体中的每个人也被每个人所影响。所以上述的文化、文明、历史也是鲜活的,动态的,可传承的。
“历史是什么3:历史的起点”中,叙述了从三皇到大禹开创的华夏社会认知传承的一个核心精神:直面生存环境,迎难而上不信邪。同时,这个时期也形成了华夏文化的认知模式:系统的、整体的认知世界的认知模式。这种认知模式的形成也不难理解,神农氏开启了农业种植后,农业生产要求与天时地利的统一,既要整理河道沟渠灌溉农田,还要观察自然气象节气去决定何时春耕秋收。在生产力低下的上古时期,农业生产必然是一个由很多人一起参与的系统工程,而华夏文化的系统整体的认知模式也就伴随着农业生产演化而来。
华夏认知模式的系统性整体性,表现在对输入量和输出量的重点关注,而中间的过程不是重点关注的。这种特性在中医上表现的尤其突出:比如方剂草药、穴位针灸这些东西,是长期实践而来的,将人体当做一个系统的黑箱来看待,辨证后确定方剂草药即系统输入量,然后观察病情变化即系统输出量,再根据病情变化的不同去调整输入量,经过长期累积的大数据学习后得出结果,确定输入量跟输出量的对应关系,即辨证用药看病。
这种认知模式的优点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在不了解系统背后的微观机制的特定历史时期也可以有效的去解决系统问题。华夏文明在上古时期就能完成疏通大江大河这样的宏伟工程,后续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这些宏伟工程只是这种认知模式传统的延续。但缺点也很突出,对系统背后的机理没有传统的动力和习惯去深究,导致近代科技文化的落后。对于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华夏文化来说(本公众号认同华夏文化的历史跨度绝不止5000年,燧人氏距现在是远超5000年的),300年的科技文化方面的落后有诸多原因,只是能显现出华夏文化认知模式的缺陷但证明不了华夏文化以及认知模式的落后。系统整体的认知模式一旦补上对微观机制理解不足的缺陷后,这种优化后的系统整体的认知模式会在社会化大生产时代爆发出巨大优势。
现存的一神教文明(基督和伊斯兰之间关于古希腊文化的原创问题有些扯不清,将其归为一类),佛教文明,以及华夏文明,其中有意思的事情是华夏文明实现了对另外两种文明的融合,而对佛教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恰都是发生在华夏历史的波谷期。华夏文化在历史波谷中显现出坚实的韧性,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不仅没有被征服摧毁,还能在历史谷底中融合入侵文化的优秀成分,给华夏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本公众号接下去探索华夏文化另一种核心精神: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五帝时代到夏商西周,官学垄断以及竹简书籍的匮乏,使得知识传承主要在贵族间进行,知识的垄断导致文化的不繁荣。直到春秋战国诸侯混战的数百年间,华夏文化的骨架才得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加速了知识的普及和社会认知的传承;在周王室王权衰落以及诸侯崛起的过程中,伴随着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期间社会秩序的交替和制度的变革都有利于新旧观念的碰撞和新学说的形成;诸侯在混战竞争中对人才的渴求,也有利于给新学说新观念的产生提供更宽松的环境;诸子著书立说,互辩传学,激发的创造力也有利于诸子观点的完善、进化和传承;诸多因素的叠加,使得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一个大争大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家共存的文化繁荣期。在5000年的华夏文明史中,这样的众星璀璨的文化繁荣期也是空前绝后的,百家共存百家争鸣也铸就了华夏文化的开放和包容:海纳百川,兼容并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