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暖化的问题的理解与解决,涉及科学,经济, 政治三方面的问题:
1. 科学问题比如: 有没有暖化; 暖化有对世界生物有什么影响?
2. 经济问题比如: 不解决暖化问题的经济代价是什么;如何在解决暖化问题的同时
3. 政治问题比如: 全世界各国如何在竞争中协作, 共同解决这个影响全世界的危机
这三个问题需要分开来谈, 不能因为涉及经济利益和政治上有扯皮的事,而否认科学结论。 丁仲礼在回答柴静的采访中对科学本身的问题回答得很业余, 更把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混淆在一起,很难想象这是院士的水平。
1. 科学问题:
仅举一列: 丁仲礼把IPCC报告对全球增温的预测的模型比喻为水晶球, 反问“你怎么知道【模型】对不对?”。 气候不是纯物理,化学,和生物这些科学, 在某些方面无法用大量重复地可对照实验来验证,这也是气候学困难的地方, 但这不等于气候科学的预测不准确,气候模型不可被评估。 我们可以看气候模型过去对于全球平均气温的预测的准确性。 下图为Hansen1988年的模型,你可以很容看出模型与实拟合得很好。 请注意,这不是马后炮。 而且请注意,这是34年前的模型,现在的由于科技进步与模型的改进, 模型要比Hansen的模型要精准得多。 不但可以预测全球平均气温变化, 而且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局部的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