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文H2021-06-30 07:32:48

二  曼达瓦的哈维利

第二天(9月28日)一早,我们的旅行车离开德里,进入哈里亚纳邦。车行一路向西,逐渐驶入印度西北的塔尔沙漠。虽称沙漠,却并不荒凉,还颇有农耕痕迹。视野所及,虽然有平川黄沙,但灌木丛生,阡陌交错,耕地平旷,屋舍俨然。可见印度人在治理沙漠方面,还是颇有能耐的。

路是窄道,路况不算好,车速不快,240公里的行程,大约走了6个小时。印度的公路网络,大致停留在上世纪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公路状态。在进入拉贾斯坦邦不久,就到了一个叫曼达瓦 Mandawa 的城镇,。19世纪,在英国人到来之前,铁路未通之时,此镇位于印度北方通往中东乃至欧洲的主要通道上,是一个重要的商贸枢纽。驼铃声声,商贩来往,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财源滚滚而来,商人因此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图1

普天之下,有了财富的人首先要做的事就是造居所,开枝散叶,发展家族。于是,在曼达瓦出现了很多富丽堂皇的哈维利Haveli(图1)。印度人所谓的哈维利,词源来自波斯,是指豪宅。与此对应,在英国,可叫Mansion;而在中国,一般可称作大宅门,在成都则叫公馆。与英式Mansion或中式大宅门不同的是,印度的哈维利是一种四面用房屋围合的封闭式建筑。这种封闭围合的建筑,和摩洛哥的闭合庭院民居Riad倒有点类似。依主人财富的多少,这种哈维利可大可小,可高可低。可奢可简。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居然把偌大一个印度搞定。于是,古老的印度次大陆迎来了机器时代。在铁路和航海运输兴起之后,加尔各答和孟买成为了印度通往欧洲的主要口岸,陆路贸易逐渐衰落,曼达瓦因此也日渐萧条。商人们去了新兴的口岸谋求发展,他们的房子留了下来,遗留在藤萝荒草之中,默默守着荒城冷月。

驼铃声倒也在曼达瓦重新响了起来。不过,骆驼运送的不再是茶叶、香料、丝绸等近东和欧洲需要的商品,而是来此考察和旅游的欧洲学者和游客。于是,曼达瓦的哈维利被世界所发现。人们惊奇地看到了如此富丽堂皇的建筑,建筑里面的装饰和绘画,这简直就是一座座开放式的画廊。

图2-5

如今,供我们来参观的,是哈维利豪宅中保留下来的一些精品,高而大,华而美,堂而皇之。图2-5显示了我们参观的一座哈维利的建筑格局和内部的精细装饰。时光侵染,当年的画有些褪色,在阳光下,显得暗淡而斑驳。不过,还是这样的状态好,有历史的沧桑感,如果粉饰一新,那效果该是如何?

大门宽敞,庭院封闭;房间密集,窗户密封,有穆斯林居所的风格。楼分三层,檐牙高啄,廊柱环合,整齐而华丽。部分区域有宽大的露台,通风透气,散热导凉。人站在上面,视野开阔 ,整个曼达瓦镇尽收眼底 (图6)。

图6

人有了财富,往往容易成为艺术爱好者。印度的这些商人们,在建造自己的哈维利时,花去很多钱财,来美化居所。我们在里面游走,只见四处雕梁画栋,粉壁彩墙,几乎无一处不装饰,无一处不绘画(图7, 8)。有些壁画似在叙述着某些故事,只是我等看得茫然。

图7、8

在中国,彩绘墙壁一般只见于寺院、道观,如唐人韩愈谒衡岳庙的诗中,就有:“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的名句。彩绘也见于皇家园林,如颐和园的风雨长廊,上绘山水、花鸟以及古典名著的各种情节。而一般的殷实人家,即使富甲一方,也多保持白璧、灰墙、黑柱的素淡格调,如要装饰,则挂画屏、条幅、楹联,典雅而庄重,隽永而内敛。

显然,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印度西北部的人们喜欢这样细腻而绚丽的装饰。就连曼达瓦的街边,若干建筑的外墙上,也覆盖着一幅幅粉绘壁画,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图9-11,图9取自网络,致谢!)。有些壁画因历经百年风雨,已显斑驳,却也风采不减,其上的人物、故事依稀可辨。因此,曼达瓦在世上,就有了露天画廊的美称。

图9-11

我们下榻的旅馆,是一座仿哈维利的建筑,图12是房间里面的窗户,图13是一处厅堂。而街斜对面就餐的饭堂,本身就是一座保存下来的哈维利,图14是此饭堂的前厅。举目而望,望之则叹:这需要多长久的时间,多细腻的心灵,来完成这三维空间的一笔一划?

图12-14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