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文H2021-07-10 07:10:04

十二  印度的人文、历史和宗教

印度是个文明古国,但其在人文、历史和宗教诸方面与中国相差甚远。

首先,印度不象中国,有一个数量占绝对优势的主体民族。在印度,印度斯坦族(古雅利安人后裔)虽是第一大民族,约有5亿多,也仅占总人口40%左右。

其次,印度的语言极其混杂。整个印度的历史中,从无“书同文”,“语同义”的大一统局面形成。据资料介绍,印度并无全国通行的国语。印地语和英语被宪法定为中央联邦政府的官方语言,但宪法还认定了地方邦通行的22种官方语言。就连印度的卢比钞票上,都印着15种语言。

第三,印度人的宗教信仰杂驳多样。印度共有多少种宗教?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几乎世界上主要的宗教,都可以在印度找到信众。依照信众多寡,排在前六位的宗教依次是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故印度被世人称为“宗教博物馆”。

造成这样的局面和印度的历史密切相关,更和印度次大陆的地理位置有关。印度次大陆呈长三角形态,上宽下窄,其中大部分地区,气候温热,均是农耕沃土。北面是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西北面是兴都库什山脉。崇山峻岭本是天然屏障,但要命的是,有高山就有深谷,有深谷就有山口通道。恰恰在兴都库什山脉,就有一个开伯尔峡谷,形成开伯尔山口,连接喀布尔和白沙瓦,从而导致和中亚草原相通(图1取自“下午历史茶”,致谢!)。就是这个宽仅六百米的山口,给觊觎次大陆温热农耕沃土的西北马上民族提供了入侵的通道。

图1 

最早,在公元前15世纪时,中亚草原的雅利安人经此山口来到恒河流域;公元前6世纪时,波斯国王大流士来了,紧随其后的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随后,还有各种名头的草原游牧民族,或和平移居,或武力割据,在印度北部或西北部建立政权。待到公元12世纪,扩张的穆斯林也从此山口东进,南下,先后建立了德里苏丹王国和莫卧尔帝国。

奇怪的是,西北来的侵略者都比较容易在印度,特别是在印度北方,落地生根,建邦立国。而印度的原住民(早一轮的入侵者或移居者),在印度宗教的影响下,也习惯去容忍新一轮的入侵和移民。

更奇怪的是,入侵者走马灯似地来,又走马灯似地消亡。长则几百年,短则数十年,均未在全印度实现过长时期高效率的政治统一和文化融合。这里所发生的消亡,不是因融合吸收而消失,而是更替,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正是这种多梯次入侵,多道次更替,导致了印度现在这样的民族众多,语言纷杂,宗教信仰杂驳的多元状态。

印度早期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统一的王朝,如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但时间均较短,前者国祚从324BC延续到185BC,仅存在139年,后者从320AD到540AD,仅存在220年。这样一来,长期的分裂,不断的更迭,形成不了一种占绝对优势地位的强势文明,能够具有消弭外来影响的融合能力。

把次大陆的印度和她的东亚邻居中国作一个比较,就更容易理解印度。

中国北面和西面均是游牧民族。草原武士南下和东进到肥沃的农耕地区远较进入印度容易。因此,东亚大地一样也充满了游牧民族的入侵和移民。但不同之处有二:

首先,东亚土地上由于早期的融合,形成了一个主体民族——汉民族,且有“书同文”和儒家的主流意识形态,这种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趋同,致使东亚土地上在很早的时候,221BC,就出现了大一统的秦帝国。后来,虽然有不断的朝代更迭,但大一统帝国的形态是优势形态。其次,在大一统形态之外,王朝的体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东亚地域面积远较南亚次大陆大,人口数量也大很多,建立的农耕王朝抵抗入侵的能力也较强。

基于这两个原因,外族入侵,征服华夏,建立稳固的统一政权,在三千多年的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中,仅有蒙古(元)和女真人(清)两次。而最终,要么被驱除,要么被同化。而印度恰恰就缺少这种驱除入侵者的硬实力和同化外来文明的软实力。

简略回顾了印度的人文和历史,下面来看看印度人的宗教。

印度全境虽然宗教信仰杂驳,但最主要的宗教是印度教,据说,印度教的信众占全国人口近80%(或说70%)。单就人数而论,印度教的信众达到十亿左右,是全印度所有其他宗教信徒人数总和的四倍。因此,此番到了印度旅游,不了解一点印度教,不感受一点印度教的热度,是一种遗憾。

印度教的发端可上溯至公元前十六世纪西来的雅利安人创立的婆罗门教,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种姓制度。公元八世纪左右,有高人商羯罗,针对婆罗门教之弊端,力主改革。他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修正并发展,最终形成了印度教。

由于兼收并蓄,因此印度教的神祗颇多,变身亦繁。但印度教有三个主神: 梵天(Brahma),毗湿奴(Vishinu),湿婆(Shiva)。图2是途中所见印度民间修筑的湿婆巨像,含笑坐于青山之巅,无佛主的深沉,却有人间的模样。湿婆虽叫婆,却是男神。不知为何给他翻译成了‘婆’?

图2

图3为湿婆之子,象神Ganesh,这是力量与成功之神。图4是女神Sarswati,是知识与智慧之神。行车途中,还看见猴神哈鲁曼。猴哥在印度乃是英俊少年,有玉树临风之态(图5),后来到了东土,成了人人喜爱的美猴王孙悟空。而且,其兵器也变成了可长可短的如意金箍棒。

图3-5

到斋普尔的当天,正逢印度教的Durga Puja节,乃是庆祝女神Durga (图6)战胜妖魔的节日。在印度教中,女神Durga是湿婆之妻,地位崇高。我们在导游米罗的带领下,也去斋普尔的一座印度神庙凑热闹。只见街市上人流湧动,摩肩接蹱。老者、青壮、妇人、少女,孩童均来,金领、白领、蓝领齐集,前者呼,后者应,相携联袂,会聚于神庙之中。进庙前均需脱鞋,光脚板行于大理石地面,颇为凉爽,顿时心静。

图6

斋浦尔的这座印度神庙和中国的佛教寺庙迥然不同,既没有高大的佛祖端坐上方,也没有十八罗汉排列两旁;既没有前殿后院等附属建筑,也没有香烛火炉和木鱼钟磬。其殿堂极广,四处通透,庙内空空,仅廊柱上有神像浮雕(图7),姿态妙曼。堂前正中有一神台,有剧场舞台的模样。

图7

我们进去时,法事已经在进行之中。一神汉身着黄衣,坐于其上,面对三座袖珍神像,默敲法器,节奏分明,有金石声,锵鸣于耳(图8)。众人或前拥,或后立,均双手合十,或吟或唱,入醉入痴(图9)。还有部分人,则围着庙堂转圈,并不理睬神台上的动静(图10)。更有人拜到在地,全身匍匐,十分虔诚(图11)。俱在参与,却各行其事,且神定气闲,心向往之。

图8-11

法事完后,有女士分发薄荷叶,余亦接住,依样含入口中,但不知其寓意。走出殿堂,见街上亦有信众,孤处于街角,或面对空墙倾述,或点灯默祷,极为认真(图12)。参加法事的也有少年信徒,图13是法事完毕后,一同出来的一群男孩子,主动要求为他们照相。参与法事和事后一起游玩,是他们当天聚在一起的主要原由。

图12、13

我们沿途旅行,所到之处,无论大城、小镇、村庄,印度教的神庙均随处可见,似乎可以说,“凡有井水处,皆拜印度神”。可见,印度的宗教氛围极强,宗教的影响深入到印度社会的基层角落。这和基督教和基督教教堂在西方国家的情形类似,甚至更为投入,而和远离神灵的现代中国迥异。

据说,印度神庙的建筑风格也多种多样。当我们行走在拉贾斯坦邦和北方邦时,在村镇里看到的印度教神庙,则多如图14、15所示。村镇神庙建筑规模不大,规制相近。庙分三层,均粉彩描绘,远远看去,夺人眼目。底层为一四方形平顶建筑;二层为一平台,四角处分列四座小塔;三层立一座高塔,塔偏居一侧,塔上并无繁复的神像雕塑,塔顶有一小旗。由于仅是远观,无法确认神像和神龛立于何处,也不知小旗的涵义。

图14、15

此外,由于祭祀所需,印度市井中多有集中的街市,专卖祭祀和祈福所需用的神物,包括一种极小的深黄色雏菊花串。可敬于神殿,亦可挂于家中,还常挂在颈前。生意颇为兴旺(图16)。

图16

印度教既是一种宗教,也是社会群体分层的根源。在雅利安征服后,源于婆罗门教以及后来印度教的教义,印度社会兴起了以职业为基础来规范生活方式的层级制度,把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各层级都有自己的专属职业,以及与之相联系的道德法规和风俗习惯。由于职业有贵贱之别,层级也就有高低之分。故层级间一般不能互相通婚。除了这四个层级外,还有被排除在层级外的人,即所谓贱民,英语叫untouchable, 即不可接触者。这种社会高低级别,被后来定名为种姓制度,认为这是一种区分阶级的社会种姓体系,极为不平等,受到广泛的挞伐。

1947年印度独立后,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被正式废除。官方宣布,各种种姓分类与歧视均为非法。然而,三尺之冰,非一日可成;解冻,也非一日之功。社会积弊,深入人心,种姓差异和歧视,在印度社会的实际运作中,仍扮演重要的角色。

印度教深入影响人的日常生活,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印度人的丧葬习俗。这次我们的两周之行,视野所及,不见墓群。无论伟大者如圣雄甘地,还是历史上的王公大人,均无陵墓。印度教信徒崇信火葬。他们认为,身体只是灵魂的临时寄居处,焚化尸体能释放困在肉身中的灵魂,是死者灵魂获得解脱的途径。而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最大的愿望,是遗体能在印度的圣河——恒河的岸边火化,死者的灵魂就能再生转世。这样一来,恒河两岸就如同一个露天火葬场,成天烟雾弥漫。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林间曲径金秋时2021-07-13 14:40:39
多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