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博一下T5的小中基本硬件都够了,但很多人缺软件。这个软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是一句话就能讲清楚的,简单来说,就是要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境界,眼界,和实现这些思路的leadership,执行力,影响力,最后一步是通过写作能力把这些明确的表达出来,让AO看到一个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你的思想境界和眼界就会影响高中做哪些EC,不是到了最后要写的时候再临时抱佛脚。那些给小孩辅导数学之类的义工或者在学校小club当个官一看就知道是敷衍。
顶级大学(通过AO)要找的是能够改造世界对国家社会community做贡献的人,要的是那些眼界能够超出小我的人,愿意帮助别人帮助社区的人,而不是那些会考试会比赛天天只想着我我我读书做题以后挣40万的孩子。所以大学看重的更是你的leadership有什么实质性的community impact,不是有一个小club的title就行的。美国社会的现实是社会矛盾激化,贫富悬殊,gun control,abortion issue,BLM,anti-Asian hate,高中里sexual harm,drug addiction,各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申请应该表现出他对社会有关心有观察有思考有行动有参与,积极参与校区和社区的活动,以自己的力量改变社会的不公,这些活动可以是组织抗议示威,参与社区working committee来提出新的legislative bills,可以帮助local organization申请grant和funding,可以参与社区改造计划,可以参与安置无家可归人的活动,这些都是有意义的活动,能让孩子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又能有益于大学申请,何乐而不为?如果一个孩子在申请中表现的只埋头读书,不关心社会问题,积累了一堆个人奖,怎么会打动AO呢?
这几年的录取趋势实质上是为了方便URM孩子的,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做高大上的科研,non-profits,开公司等等,但很多孩子愿意参与和做community service,所以录取标准向参政的孩子倾斜。老中因为自身的经历,特别看重成绩STEM竞赛,重理轻文,推娃刷题的多,推娃参政参与社区的几乎没有。如果继续这样,你们的孩子录取会越来越差。到改变思维的时候了,推娃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参与所在城镇的社区活动,关心时事。孩子受益,我们华人社区也受益,双赢。
很多藤校(丝糕)录取后,AO都会给自己录取的孩子送一张明信片,上面一般会有一句每个人不同的specific的话,比如:your passion for or committment to (_______) is truly inspiring to all of us who read your file. AO在填这个空时,很少会填:你的20门5分的AP课;你的5个数学竞赛;你的3个summer camps,是吧?而更有可能写:你愿意尽心帮助你的族裔和社区。
所以,那些父母来问孩子申请T5是否有希望时,想想怎么填上面的空,你填的东西是否能让你自己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