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erAU2018-10-23 23:56:58

读完初一就辍学

1989年就要读初二的时候你失学了。那年,大姐姐出嫁后,好像一下子就把家里掏空了,极端贫困一下子就显现出来,父母天天吵架。大哥初三毕业,没有考上中专或者中师。二哥入学晚,又留级了两次,也是刚刚从初一升到初二。考虑到二哥和你同时读初中,每人每学期的学费要40多元,而能考上中专或者中师、跳出农门的人又是那么那么稀少,父母就不让你们读书了。再说,还在读小学的小妹妹虽然在村口的学校读书,也要花钱,她还太小,就让她读到小学毕业吧。

大哥去了海南屯昌水泥厂的民工包工队,人工打包水泥,每天就是一个被水泥包裹的人。二哥年龄小些,去了附近的一个砖窑,把刚做出来的泥胚拉到晾晒场。而你的年龄实在太小,只能派去拔草喂猪。

开学后,村里的小孩子们返回学校,一下子就空了。你挎着藤条编织的篮子,寂寥地走在村口,一个人陪伴也没有。你和两个哥哥不同,你的成绩很好。可是在一个贫困县的乡村中学里成绩好又能代表什么呢?能考上中专或者中师的人实在太少太少了。能考上中专或者中师,就代表着跳出了龙门,就是“商品粮”,就包分配,就每月有了粮票、肉票,就是“铁饭碗”。但是这种转变只停留在传说里。有的人在初三复读了三年还没有考上。还有人读完了初三,又返回去读初一,期望能考上呢。

读高中不是选择。读高中,学费更贵,还要三年。而高中生,已经可以作为一个劳力去赚钱了,怎么还可以去花钱读书?极端贫困的农民的孩子,需要考上中专或者中师,能马上变现。

在这种低成功率的权衡下,1989年的夏天,你辍学了。你在空荡荡的村子里,走向村口去拔猪草。碰到两个刚刚成年的哥哥,他们说:学习成绩这么好的人都辍学了,你这叫怀才不遇呀。你更加失落了。

第三天,你再次走到村口,看到小叔叔和他儿子在修厨房的烟丛。小叔叔看到你,让他儿子招手把你叫过去。小叔叔的儿子和你在小学的时候是同学也是朋友,他成绩不好,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小叔叔一边干活一边和你聊天。初一刚毕业的你尚幼小,蒙蒙的佝着身子听小叔叔说话。小叔叔说:你的成绩这么好,我来供你读书,将来你的工资分我一半,怎么样?

你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回答。你只是觉得辍学一个人每天孤零零地去拔猪草好像不是你的生活。你蒙了一下午,没有再去拔猪草,郁闷中回家,带着和父母的赌气情绪睡觉去了。

傍晚时分父母从田地劳作返回,大概路上听说了什么,回来后用柔和的语气和你说话,第二天,又把你送回了那所乡村中学。

而那个小叔叔,50来岁死于突发性脑溢血。他的大儿子,小学四年级毕业,常年在义乌打工。他的小儿子,常年在新疆种植棉花,因为滥赌,已经十几年没有回老家了。

而你,一路离开家乡,四海为家,现在定居在澳洲,妻子温柔贤淑,女儿活泼可爱。所以,小叔叔,你欠他一个情。

雪晶2018-10-24 00:08:05
文章里的主人公都是男性...
hutu456782018-10-25 22:08:47
小叔叔这么好,生命里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