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专家59岁病逝的启示——不是养生无用,而在你怎么养
6月14日,知名书画家、学者、太极拳家梅墨生先生因肠癌辞世,年仅59岁。梅墨生的去世在震惊国内画坛、书坛之余,也因其“养生大师”的名号与过早逝世联系在一起,引发大众热议;尤其是一种“养生无用论”泛滥,认为养生无用,顺其自然就好了。真的是这样吗?
运动VS. 健康饮食
首先,我们来探讨第一个问题,运动究竟对健康有没有帮助?强壮等于健康吗?
梅墨生先生14岁习长拳,25岁习太极拳。他一生注重中医养生,可惜事与愿违,年仅59岁就死于肠癌。
据最后陪伴梅墨生的友人回忆,去年年底梅墨生便感觉肠胃不适,却坚持不问医,认为自己养生有方,必远离重疾。直到今年初开始出现便血,梅墨生才被家人逼往医院。
自恃身体康健,结实硬朗,从而不喜问医,这种现象在许多身体强健的人群中尤为常见。 “有六块腹肌的人并不一定就代表健康。”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传承人的严蔚冰认为,强壮不代表健康,更不等于长寿。
诚然,运动确实有利于健康。这点其实我们是不需要再去找证明的了,因为每年都会有一堆新研究成果出来,显示适量的各种运动,无论游泳、走路、慢跑、瑜伽、健身操或哪怕是广场舞,都对增进健康有正面作用,太极当然也不在话下了。
但是,别忘了另一个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比运动更大——那就是饮食。
一些权威调查研究发现,尽管运动有利于健康,但饮食对健康的影响,更大于运动对健康的影响。例如一份来自Collective Evolution 的报告,在一系列实验中,实验对象们被指定分别食用素食和普通荤食这两种饮食方式。之后,抽取他们的血液放在培养皿中与癌细胞展开斗争,目的是为了弄清哪种饮食对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更有效。
结果表明纯素者的血液(在保持了为期一年的蔬食饮食后),抑制癌细胞生长的能力是另一组的八倍。压力管理、瑜伽和其他因素也同样被用来考虑生活方式对癌症的影响,但饮食依旧是首要原因。
另一个相似但较短期的实验发现,在仅仅十四天的素食和适量运动后,身体对乳腺癌防御更强了。仅两周内,以果蔬和豆类为主食,实验中女性的癌细胞增长率明显地减缓了。
为了确定“运动”还是“素食”更能培养出“癌症杀手”般的血液,研究者展开了另一个独立实验,结果发现尽管健身确实有所帮助,但相比之下素食的抗癌能力是其两倍。
所以我们就知道了,健康的饮食方式,比起运动、健身对健康的影响更为深远。有些健身爱好者一味追求肌肉好看,但惘顾饮食健康,这些人的健康往往并不理想,不过这是题外话了。
中医VS. 现代饮食方式
那么,难道梅墨生先生的饮食不当从而导致了他的肠癌吗?那意味着,他的养生观念里有重大的欠缺吗?
梅墨生先生59岁肠癌病逝。无独有偶,另一位也可称为中医专家的国药同仁堂董事长张生瑜先生,因心脏病突发于2008年逝世,年仅39岁;可见并非偶然。古人都用中医,但您若稍微查一查那些有记载生卒年份的古人,你会发现古人的平均寿命不到60岁,真的正如古语所云“人生七十古来稀”。
至于皇帝呢?他们拥有全国最好的中医照顾,但平均寿命只有39岁,若扣掉那些非正式死亡的,平均寿命也应该不会超过50岁,大家随便查十个八个皇帝的生卒年份就知道了。这倒不是说皇帝身边的中医越好就越短命,而是因为皇帝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有点类似于现代饮食方式)所导致的健康问题,远非中医所能救。
可见,不但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大于中医中药的作用,而且中医的经验理论也不见得就一定全都是绝对正确的。
屠呦呦根据其中一部中医著作——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用青蒿来对治疟疾,获得了诺贝尔奖;甚至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都为此把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屠呦呦星”,以表彰她为人类所作出的贡献。于是大家都觉得,中医真的很牛!中医确实是国宝,为我们增了光。
但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这个研究成果,是屠呦呦和她的团队花费了多年查阅了大量古代医学典籍,察访民间药方,拜访各地在世的老中医,选出约2000个有关对抗疟疾的药方,筛选后再集中针对200种中草药的380个可能药方研究,最终才锁定了从青蒿中提取抗疟疾药的。所以,中医经验珍贵吗?珍贵!那么所有的中医经验理论都对吗?那就不见得了。
不错,中医是几千年来一代代中医师经验累积的成果(尽管很多都在战乱中散失了),但希望大家不要对中医过于盲目崇拜。事实上,中医和西医一样都是一直在摸索、纠错、发展的过程中。更何况,现代人们的饮食、生活结构也已经与古人大为不同了呢?
例如,古代普通人逢年过节或者有喜庆,才会烫鸡杀鸭,太公分猪肉。我们老一辈的很多都还记得小时候也是遇上喜庆日子才能吃得上肉的。可见,古来人们日常的肉食量都极少(而且所吃的肉类也是“有机”的,不会有抗菌素、生长激素等各类毒素和重金属)。
自然地,写就各种中医著述的古代中医药家们吃肉的机会也不会多;因而,中医著作中也就不大会提及假如天天吃肉会对健康有什么影响了(不少御医其实时常会委婉地提醒皇帝饮食最好素淡一点,可惜皇帝通常都会当作“耳边风”了)。
然而到了现代,人们天天吃肉,肉食对健康的影响就非常巨大了,所以就有了基于大量研究结果,世界卫生组织得出的结论:红肉属于2A级致癌物——这可是古代中医里不会提及的。
不少养生专家只讲中医,而无视于现代科学研究结果,那就太短视了。梅墨生先生死于肠癌。而肠癌的最普遍而直接的肇因,正是红肉与牛奶——这些都是中医里没有说的。
张生瑜先生39岁心脏病发逝世。心脏病最大的肇因仍然是肉类脂肪与鸡蛋中的高胆固醇——这同样是中医里没有说的。
中医是中国古代医药家的经验结晶,但乃是基于古人的饮食结构所作出的结论。到了现代,我们的饮食和生活结构已经和古人相去甚远,如果我们只信中医,而惘顾现代研究成果,是不是很容易就掉进坑里了呢?
正如科林·坎贝尔博士根据其大型研究及其他研究成果所著《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所说,以蔬食、谷物、粗粮为主体的中国传统饮食方式,比起现代西式饮食,比较不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各种现代流行的慢性病以及癌症。
读者您如果是年长者,请试回忆一下你们年轻时候见过的那些年长者,他们是不是很少现代流行的这些主流疾病呢?我们又不妨问一下自己的饮食方式,更类似于哪一种呢?
不仅如此,事实上,时下好多养生专家的理论都是对错参半的。譬如包括美国乳癌协会在内的众多权威机构与临床调查都已证实牛奶与包括乳癌在内的多种癌症密切相关;美国最新一期的《国民膳食指南》也仍建议“胆固醇的摄取越少越好”(详见美国卫生部官网:health.gov);然而很多养生专家却还在鼓吹大家每天都要喝牛奶、吃鸡蛋(胆固醇极高)。很多人天天在讲养生,但您确定您的知见是正确的吗?
所以总结而言,现代生活饮食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已经远超过了中医的适用范围——除非你在信奉中医的同时,仍能提取并遵循中国古人饮食生活结构中好的方面;否则,现代的医学、营养学研究成果您就不应该忽视了。梅墨生先生59岁肠癌去世,张生瑜先生39岁心脏病去世,他们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给我们作出的警示,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