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今夜十点,中国时间1月六日上午10时,在云岭老家的一个可以俯瞰故园的小山坡上,我敬爱的姑妈的葬礼正在进行。多么想和亲人们一道站在小山坡上,再看姑妈一眼啊。无奈乡关路远,归梦难圆,只好把悲痛化作下面的点滴文字,遥寄对姑妈的无限的哀思。
悼念敬爱的二姑妈
岁末年初,我带着来美国探亲的父母和来亚城度寒假的侄女DD及家人到弗罗里达旅游。风尘仆仆赶回家的第二天上午,就接到弟弟打来的越洋电话。当得知我们亲爱的二姑妈与世长辞的噩耗时,我的眼泪刷地一下流了下来,为再也见不到二姑妈而悲痛万分。回想过去,每年春节我都会给大表哥家打个电话,跟姑妈聊聊天,说上几句祝福的话,可今后我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没能在新年前夜给姑妈做最后的告别成了我心中挥不去的痛。
人们在追忆亲人的时候,都十分庄严肃穆,常常历数逝者的伟大,可我对姑妈思念的都是一些小时候从爸爸那儿听来的故事以及后来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有些小事很温馨,从来只存在于爸爸和姑妈,或是我和姑妈之间。
解放前,我奶奶一共生了9个孩子,可活下来的只有六位, 父亲排行最小。在六个兄弟姐妹中,二姑妈和父亲是最亲近的, 除了她从小对体弱多病的父亲细心照顾,疼爱有加以外, 她还总在关键时刻给予父亲很多支持和帮助。大约在1943年,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爷爷曾带着爸爸和家人逃到新婚不久的二姑妈的婆家避难。那个山清水秀的小山庄盛产枇杷,一日,爸爸在跟邻家的孩子争抢琵琶时,受到那家大人恶狠狠的训斥,姑妈见状,没有跟人争辩,而是把年幼的弟弟抱进她的新房,打开婆家为她储下的一箱美味琵琶让弟弟尽情享受......另外,当年由于局势动荡,生计艰难,爷爷只好只供家里男孩子上学。对此,几位姑妈颇有微词,只有二姑妈毫无怨言。她不仅身体力行,还劝其它姐妹说:“弟弟年纪小, 读书又好,应该让他继续上学....”。最终, 在这个大家庭里,父亲成了受过高等教育的第一人。多年前,我们姐弟相继从大学毕业时,父亲曾很郑重地对我们说过几乎同样的话,大意是如果今后他有什么不测,让我们一定要照顾好妈妈,姐弟和姑妈。
小时候从父亲那儿听到过不少姑妈助人为乐的佳话。我在昆明上学期间还听到我们的远房大哥提到年轻时的二姑妈不仅心灵手巧,而且长得如何标致俊俏....我第一次见到二姑妈是在我大学一年级的寒假,我和爸爸相约到老家过春节。到家的当天下午,我正在三姑妈家的店铺里和表弟聊天,只见一位慈眉善目的妇女和一挑着两大包行李的高个小伙子径直走进家门。她走近我,一边叫着我的名字,一边紧紧地拉着我的双手,问寒问暖。还说我跟我爸长得很像,她一眼就认出我这个侄女,原来她就是我耳熟能详的二姑妈。所以没等爸爸回来给我们介绍,我跟姑妈就已经一见如故,亲密无间了。晚上,我们同床就寝。二月的老家,户外寒风凛冽,屋里寒气逼人。姑妈提议我们俩分头睡,刚睡下,她就把我一双冰凉的脚紧紧搂在她的怀里,任凭我怎样推辞和挣扎也不松开,还说只有脚暖和了才能安稳入睡。以后的几天,我都是在姑妈温暖的怀抱里睡着的...写到这里,泪水早已打湿了电脑的键盘,姑妈不仅悉心照顾过我的父亲,还如此无微不至地关怀我这个小辈。这就是血缘和亲情留给我的永生难忘的一幕。二姑妈是位虔诚的佛教徒, 她一辈子与人为善,慈悲为怀,是我见过的最勤劳朴实,最善解人意,最宽宏大量的长辈。
姑妈一生命运坎坷,吃过苦,捱过累,饱受社会诸多不公的待遇,可她在逆境中,始终保持坚强,乐观,豁达,友善的生活态度,总是希望周围的亲人和朋友们生活得好。她忍辱负重,用自己的言行教会了我们许多人生的道理。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更是一位孝顺的女儿,贤惠的妻子,善良的母亲, 和蔼可亲的长辈。曾就读过西南联大和黄埔军校的二姑父生前曾经对我说过, 姑妈是他家的恩人,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好的女人,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自姑父2007年去世后,姑妈便搬回老家与大表哥一家同住,由于长期坚持吃素,营养不良,姑妈的身体每况愈下,近年来,一直卧床不起,多亏年过半百的表哥和表嫂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姑妈的生活起居,使姑妈得以安度晚年。两年前,我在老家最后一次见到姑妈时,她居住的干净整洁的小屋,床头柜上摆满的各式保健药和营养品以及表哥表嫂布满皱纹的脸上写着的辛苦和劳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表哥和表嫂,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为二姑妈所做的一切!
在这个与姑妈告别的时刻,我和爸爸妈妈多么希望能守在姑妈身边,送姑妈最后一程,可是我们却远在大洋彼岸, 天各一方。只好委托弟弟代表我们全家在姑妈的灵前寄上我们深切的哀思,祝姑妈一路走好!
二姑妈,您知道的,我们会永远想您,永远爱您!
亲爱的二姑妈,您安息吧。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1/5/2012 于亚特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