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船离港向东南方航行了半日,二十七号深夜当我还在酣睡中,向阳
红五号在万山群岛以南的洋面上,悄悄地抛锚了。我在渐渐稀落下来
的持续噪音中慢慢醒来,披上风衣,踏上甲板。宁静的海,清朗的夜
空,抬头仰望亿万群星熠熠闪烁,远处万山群岛和香港澳门的灯光依
稀可见,不少商船灯火不熄,快艇闪着红色尾灯往来穿梭。和值班的
船员在微风中小聊着,得知每年三四月份是这片大海的黄金季节,风
小浪低,海面平静,因此是这里海上活动最频繁的季节。当年的中国,海洋事业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复兴,迅速崛起。但沿海
气象和水文等多项基本情况的预报和连续的资料收集可叹还是等于零。
虽然那时的中国,已经坚持了几十年的船只和飞机乃至高价租用外国
的卫星用以测定和提供海洋环境和气象预报,但因为不成系统,而远
远不能满足中国沿海建设以及海上活动的需要。那时的中国已经在经济上逐步开放十年左右,由于少有准确详尽的海
洋环境预报,仅海上石油部门可计算的重大经济损失就高达几个亿之
多。我至今还记得那些年最初从内参里看到八十年代初美国爪哇岛号
和中国渤海二号翻沉事件时的震惊。也是在我们出海前的一九八五年
里,中国海上石油公司由于台风预报不准确,以最大风速值与平台抗
风设计数据相差每秒十米的结果,而造成对石油平台不必要的撤离,
从而使投资额大幅增加,损失在当年高达一千三百万美元。那时的中
国,千八百万的美金和几个亿人民币的意味远比今日中国几十个亿和
几十个千万美元的意义重大得多。站在今天,回想当年,我看到那些
正直的人们对国家财产损失的感受。他们并不仅仅只看到金钱的损失,
我还看到他们有一种不轻慢万物的精神,尽管现实里八十年代的中国,
在政治上依然可能有种种不测,但人心实际上仍旧很朴实,具有相对
高的责任心,他们充分认识到中国海洋事业里科技信息的落后和缺失,
因此他们辛勤地努力工作,希望能改变那种落后和缺失带来的无奈。
这样一批敬业的人们,把迅速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网的建设、尽快为海
上活动提供各种相对高水平的预报等,看作是当时中国海洋开发事业
中的头等大事。非常高兴地说,我有幸接触过这样一批人,并且很荣
幸地曾经与他们肩并肩一起工作过。我的旧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说政府十分重视海洋环境浮标网的
建设工作,甚至把它列入“七·五”计划中,成为当时五年内中国政
府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如今我已经不太清楚何谓那个什么计划了,
估计是“计划经济”的遗产吧?但无论是什么,那时人们渴望做一番
事业,为振兴国家,冀望专心投入科研的情绪却深深印在我的脑中。让我回过头来继续说那次由向阳红五号投放在南海的两座从英国进口
的浮标吧。它们当时就是中国浮标网最早也是中国南海最南端的两座。
而在那以后的未来五年,向阳红五号,将在东海、黄海、渤海,投放
一系列浮标,然后会逐步向内海以外的海域布放,期望形成一个相对
高密度的海洋环境监测网。
一九八六年布放在万山群山岛以南的中国浮标一号 摄影/娓娓
八六年其时,我们只能引进外国的浮标,国产的浮标还在孕育中,在
随行的工程师间,大家议论说,研制的技术并没有真正难倒工程师们,
难的是我们当年没有生产这类产品的工业厂家,许多元件在当时的条
件下,生产水平远不能跟上设计的要求,特别是一些终端的电子部件
和绝缘体均需依靠外国提供。大家聊着寄望着,在来年能真的有几座
我们自己的浮标投放出去。闲聊中,几位上了点年纪的工程师说到因
文革而停产和停滞的研究开发,那些故事听来着实令人扼腕。
第一座浮标于三月二十九日顺利下海后,当天就收到海洋环境数据的
回馈,开始了它为中国南海部分海域石油开发和运输业的服役。第一
座投标成功的当晚,我们在船上收到电报,国家海洋局,与中央人民
广播电台合作,将于八六年的七月一日起,每天播放由这两座浮标传
输到卫星再转到岸站的南海海洋环境预报。出国前,我时常特别调到
海洋气候预报台,就是想听听有关大海的信息。
为浮标的安然下海,我们有了上船后第一次欢聚的晚宴,年轻的海员
们不乏能吹会唱者,还记得那个手风琴手,他奏的曲调,直叫当时还
相当年轻的我几欲翩翩起舞。那些外籍的科技员工们也来和我们一起
举杯欢庆,有位外籍人士,还跳起了水兵舞,一边跳一边对那凤琴手
做手势,要他把乐曲的速度提高。因为全船女性少得可怜,大约只有
两三位吧,所以我们几个女性后来被那些情绪高涨的船员们频频拉起
来跳舞,直舞到深夜时分。
手风琴,提琴合奏曲《在雷诺瓦花园》
音乐源自xiaoxiaowen 的帖,深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