娓娓2010-11-07 02:00:57

 

在龙头的带领下,常青朋友们诗词成摞,五七回来,各位缴税的好文亦不断,俺只好以旧文来补税了。

问候常青众网友周末好,愿各位金秋如意 ~~ :))

**********************

 

如下一文重新编辑修改于两千零八年一月


续 俞平伯与许宝驯》

 

烧柴汲水寻常事,

都付秋窗共讨论。

俞平伯夫人许宝驯女士晚年取号“耐圃”。八六造访时依俞老的
解释,“耐”是指她虽然身体不好,却有着非凡的毅力和韧性;
而“圃”则是指园艺。

笔者上文曾提到:文革时俞老被迫挟下放到河南农村,夫人并不
在贬黜之列,可她却当机立断,匆匆收拾行装自愿随夫流放。于
她,此举是谓“人生未可随时别”。

在河南,耐圃老人正像俞老后来在诗中所言,安度着百事不探的
田园生活。而经过那个时代的我们都知道,在那种高压的政治氛
围中,谈何安度?又何来田园?现实里是因了耐圃老人的每逢大
事有静气,颇为卓尔不群的处世风范,在那时势维艰的年代给予
了俞老最大的精神支持。安贤的耐圃老人,在他们的“田园”生
活中,把罐头筒改成小喷壶,用几块小木板钉成个小板凳,待到
春暖花开时,她会拈起银针彩线绣台布。在她的安详中,艰辛化
作了清心;自制的小板凳成了待客的雅座;小喷壶浇出了一朵朵
代表生命的鲜花;而那鲜花又被绣上了台布......

在俞老晚年的《重圆花烛歌》中,款曲叙来他们自总角之交到年
逾古稀的点点滴滴,写尽了他们的欢欢乐乐,无论是在祖屋的挑
灯夜读,还是客居他乡的自遣其乐,抑或是华年被阻也不放弃的
田园童心。在诗中笔者无处不看到俞老的平常心,也无处不见耐
圃老人贤妻良母而又不乏才女的身影。

八六造访时,俞老几度沉醉地回忆夫人,说她自幼谙熟琴棋诗画,
唱一口动听的昆曲,打一手高水平的桥牌。说他们夫妇酷爱昆曲,
曾几何时常与朱自清夫妇和郭韶虞夫妇等人一起,相聚北京清华
园内古乐堂。后来以他们相同的情趣而成立了“古音社”。每逢
俞夫人清唱,自有俞平伯先生轻敲伴鼓竹板节击;而许女士自己
则手抚丝弦唱得个有板有眼。久而久之,她开始不满足只是唱曲
了,便为俞老所写的词配上昆曲工尺谱。晚年的她,还为弟弟许
宝驹(著名昆曲戏曲作家)所写的《文成公主》奉献了两折昆曲
工谱。知道她的人并不以为奇,她原就是才女嘛。

俞老之于昆曲亦有很深的造诣,笔者前文提到,他在工作之余,
曾担任北京昆曲研习社主任之职。一九八零年他们夫妇皆逾八轶
高寿,平日里深居简出已少有社交。但这对如胶似漆的老人在得
知许女士身患癌症后,却再度双双唱起了昆曲。老妪一曲绕梁清
唱,表示她不惧病魔;老翁司鼓清箫,则表示对妻子一生跟随他
苦乐与共相依相随的曲款深情。想到这,笔者唯有借句名诗来喟
叹他们情感的美妙: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一九八二年,许女士以八十六岁高龄谢世。俞老就此深深地沉浸
在哀思中,他和夫人都不是消沉人,却怎奈一缕情思,隔人间天
上难断。每日里俞老除却最简单不过的饮食起居,就是面对无息
无止的思念,他不再提笔了,要述说的尽在那绵延的冥思中。

耐圃老人的溘然长逝,距八六造访已足四轮春秋。依笔者访后细
细品来,当时俞老的话语犹如:她是刚刚匆忙离去,而且仅仅是
“去去就来”的亲近;似乎“槐屋”尚有她温馨的气息;又近乎:
“乍听间壁又是说又是笑,
‘她来了罢’?”
仿佛又是她第一个阅读他的新作......

笔者在此愿借片片古人语,以结束数日来逾五千文字对俞老的缅
怀,曰: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也愿我们远居海外
的游子们莫叹年华一瞬,人今万里,梦沉书远;但只愿,争朝夕,
他乡胜故乡。


相关系列文链接:

《俞平伯与许宝驯》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801&postID=32392


《俞平伯点滴》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801&postID=29003


 



满儿2010-11-07 02:59:01
“人今万里,梦沉书远;但只愿,争朝夕,他乡胜故乡”,好句。
五味七色2010-11-07 03:08:30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感谢娓娓的逾五千文字对俞老的缅怀,真挚感人。。
渔樵耕读2010-11-07 03:15:05
俞平伯是姑苏的名门望族,家学深厚渊远,其祖父俞曲园公
加州花坊2010-11-07 03:17:41
能达到这种境界是真的不简单。谢谢娓娓偏方。
娓娓2010-11-07 03:37:30
谢谢阅读,你说得有道理。
娓娓2010-11-07 03:39:32
花姐所言极是,当下的人已经不知道何为人生之贵了。晚安~ :))
娓娓2010-11-07 03:41:46
同满儿一道欣赏古人好句~ :)) 满儿晚安。
渔樵耕读2010-11-07 03:45:53
勘误:俞平伯的曾祖父俞曲园公
娓娓2010-11-07 03:47:58
谢五七跟读,
娓娓2010-11-07 03:55:44
偏方对您要是真有用,俺就高兴了~~ :))
费嘉2010-11-07 04:40:53
“人今万里,梦沉书远;但只愿,争朝夕,他乡胜故乡”,谢谢娓娓.
飘尘永魂2010-11-07 04:56:18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感谢娓娓倾心分享。:)
山菊花2010-11-07 05:31:41
真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谢谢分享!
龙坡居士2010-11-07 07:11:38
人生飘忽百年长,且须酣畅万古芳。游子不叹年华瞬,笑把他乡当故乡。 :))))
大坐家2010-11-07 11:05:49
谢谢分享。
bymyheart2010-11-07 13:31:22
姐姐这个系列每读每受益。特别欣赏你驾驭故事和文字的从容雅致的本事,周末愉快。
fatguy732010-11-07 16:14:50
你这税的含金量高!
娓娓2010-11-07 19:26:31
共勉~~ :))
娓娓2010-11-07 19:27:56
愿费嘉一切安好,我们共勉~~ :))
娓娓2010-11-07 19:30:21
谢谢山菊妹妹阅读,与你一同欣赏这对老人的美妙人生故事。
娓娓2010-11-07 19:34:37
龙头这一篡改~~
娓娓2010-11-07 19:35:45
谢谢大坐家拨冗阅读,问候周日好~ :))
娓娓2010-11-07 19:37:22
心妹谬赞了。新一周愉快~~ :))
娓娓2010-11-07 19:39:24
俺怕
苗青青2010-11-08 20:27:46
娓娓笔下描画了热爱生活, 超然物外的一对人儿。 欣赏。
娓娓2010-11-08 22:27:08
谢谢青青,俞老夫妇的那股子悠闲,有着深厚的家庭渊源,是与生俱来的气质,我们这个时代怕再也难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