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日本巨灾“麻辣烫”:3.11之后的两周,你所不知道的一个日本
(作者:deng@synlink.c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8cf0a30100pwdn.html
3月11日开始的短短二周,神在折磨日本。地震、海啸、炼油厂爆炸、核泄漏,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规模计划停电、燃料食品不足、农产品流通限制等等……你所能列举的最惨几类天灾人祸一齐肆虐日本东北和关东。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可能让你已感官疲劳。除了地球人都知道的那些,我再添篇“麻辣烫”,第三只眼睛看日本,算一言堂。此文未参考任何一家国内媒体的报道,只取材于日本主流媒体,包括电视、网络从方方面面的跟踪报道,以及亲身所见所感,梳理归纳出这9串对比鲜明的“麻辣烫”,加些必要的日本社会背景阐述,以助您更了解这个可怜而坚强的岛国。
1.日本灾民的坚强 vs 日本政治家的虚弱
2.日本国民的淡定 vs 外国居民的恐慌
3.福岛电站一线员工的无畏 vs 东京电力公司高管的懦弱
4.地方自治体应急体制的高效 vs 中央政府全盘协调的低能
5.专业救援部门的高水平 vs 相关部门新闻发言人的低水平
6.各大企业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vs 日本执政在野党的勾心斗角
7.国际对日本事态的关心与担忧 vs 日本外交及国际沟通力的欠缺
8.媒体对灾情灾民的高度关注 vs 对救援人员及政府领导动向的轻报道
9.灾区国民对各方支援的感谢 vs 全体国民对中央政府的不满
1.日本灾民的坚强 vs 日本政治家的虚弱
日本人的团体坚毅,被世界媒体称赞。地震当天,东京震感强烈,新干线、城铁和地铁----这座国际化都市的神经系统--全部紧急停顿了。车站街头没有骚乱。很多人晚上回不了家,从街头的大屏幕中看了新闻知道了事态的严重后,默默地结伴步行回家。以东京车站为例,当晚滞留十几万人,管理当局除安排部分站内列车做临时旅店外,更多的是安排巴士,沿铁路沿线送大家回家。寒夜中,候车的队伍大家排着整整齐齐。海外媒体发表文章“这个民族冷静得可怕”。
2.日本国民的淡定 vs 外国居民的恐慌
东北海啸灾害刚开始播报,但很快的,全世界媒体的焦点南移,聚焦到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接二连三的爆炸,事态迅速升级,使本来只和几十万日本东北三县相关的自然灾害,迅速变为有可能影响全国甚至世界的天灾人祸。福岛核电站周边居民开始在自卫队的组织下有序疏散。此时,东京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动荡,绝大多数公司都保持正常上下班。“不担心核辐射么?”我问身边的日本同事。“不担心,事态总会平息的。东京不会有事。”日本友人反而像在安慰我一样。不管政治家如何地靠不住,也不管东京电力高层如何地官僚,日本民众都对现场一线的救援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充满信心。
没有必要上纲上线谈什么国民性,旅日外国人的恐慌都情有可原且无可厚非。但我不得不说,面对灾难,日本人更多地表现了他们重团队、亲公司和顾大局的群体气质。
“盐荒”很快过去,在自我解嘲之后,我们也发现了韩国人同时也在抢购紫菜、海苔;美国西海岸,老美也在抢购碘片,同样其价格飞涨……相比而言,日本的市场倒是没有出现什么荒唐事。不断的余震、计划停电的实行和可能扩大化的核避难,使包括东京的关东地区各大各小商店里下列物资供应紧张甚至缺货:罐装水、方便食品、电池、应急灯、手电、卫生纸、婴儿老人尿布及消耗品、大米和面。这个清单不荒唐,实际上恰恰是家庭防灾避难紧急品的正确清单,受过良好防灾教育的日本国民,他们知道在面临紧急情况时,真正要准备的是什么。没有任何一家商店出现骚乱,早到的买到了,也不是夸张的囤积,适可而止,而且商家很快开始了限购,尽量让更多的人能买到,大家也都遵守限购告示老实排队。更重要的,没有发生涨价和商家的囤积居奇,商家们都很道德地尽快把所有存货拿出来对应市场。
3.福岛电站一线员工的无畏 vs 东京电力公司高管的懦弱
“福岛50死士”是国内媒体的提法。其实有些不准确。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出问题后,迅速撤离了厂区及周边近千员工的大部分,留下约50名骨干人员。这是“50死士”说法的来源。但他们并非自始至终处于“死士”的状态。实际上,从爆炸发生后,他们绝大部分都安全撤到核电站指挥中心----考虑到最严重事态而专门建成的电站内安全设施,别说核泄漏,就是核爆炸,这里也安全。在所有给反应堆降温的常规方法都失效后,真正的“死士”登场了:东京消防厅特殊救援队员。在东京消防厅和自卫队开始成功灌海水控制住反应堆温度后的3月19日晚,实际上核电站区域的工作人员已经增加到了400多人。他们的工作非常重要:从外部引入电源,争取启动反应堆的冷却装置。总长十几公里的6900伏高压架线,轮班上阵,昼夜不停。电接进去后,核心技术人员约70人,分3班轮流进入反应堆作业区内抢修电气设备和冷却装置。生命威胁程度虽然客观上降低了不少,但毫无疑问仍是高危作业。这几百人,中途也有被安排回家休息1-2天的,休息完后他们平平静静地告别妻儿,再次返回作业现场。几百一线员工中,没有谁“临阵脱逃”。而且,核发电机组的厂家,东芝和日立,也从各地抽调精锐技术人员,赶赴福岛协同救援。一位东京电力的救险技术人员说:“要是没做好,与其将来在屈辱中活着,还不如死在电站里”。讲这话已经不能用爱岗敬业之类的词来形容了,倒是颇有些武士道的感觉:怀着成仁的无畏,去争取成功的希望。
4.地方自治体应急体制的高效 vs 中央政府全盘协调的低能
岛国多灾,日本各个地方防灾救援体系的组织性和效率是世界一流的。日本各地方应急体制,是谁主管?是地方政府协同自卫队。在这里,必须补充说明一下何为日本的“地方自治体”。日本各县(相当于我们的省),和我们中国不一样,地方执政长官不是中央任命的,而是地方自己选举出的,在行政与地方执政上,地方的自治权很高。所以,日本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不是那种绝对的行政上下级关系,某种程度讲更像伙伴关系。日本各地方的防灾应急体系完备且经验丰富,与来救援的自卫队很快能协同工作。成功避难的灾民,很快被集中到各个避难中心(基本是学校)。海啸后各个“孤岛”上的灾民,也被陆续救出。灾情很严重,2000多个避难所里很快收容了将近40万失去家园的人。但广范围的灾区,缺水缺食缺衣,取暖油不够,停电,道路和通讯都不通。雨雪天气已来临,一面要持续救人,一面要确保避难所的最最基本的物资。情况紧急。
谁来补偿他们?枝野官房长官发表官方声明:由东京电力来赔偿。东电赔偿仍不足的部分由国家补偿。这是一招太极拳了。记者电话采访农林水产省,问:“抽样了多少?”“抽样了菠菜和牛奶。其他暂时没有测。”“没有全面检测为什么禁止那么多?”“以防万一的安全举措。”“那没有被出货禁止的蔬菜就可以说安全么?”“对人体没有立即的健康影响”……和枝野官房长官一模一样的官方答复。菜农奶农们愤怒了,什么叫“立即”?有什么“健康影响”?“又说没有健康影响,又禁止出货。你这日语咋说的?”“无策无能!”
最近几天,“无策无能”迅速成为日本社会的高频热点词。老百姓都如此评价中央政府。现在四县的地方父母官带着老百姓的意见,到东京来和中央政府会谈,期望更公平更适宜的对策,期望对大棚菜和露田菜有区别,期望持续监测并尽快解除出货流通规制……媒体仍在追踪报道……
5.专业救援部门的高水平 vs 相关部门新闻发言人的低水平
日本的一线专业防灾救援水平,在这次巨灾中表现出了相当高的素质,尤其是东京消防厅特别救援队,为核危机整个事态的向好扭转,立下了汗马功劳。3月11日至3月19日,如何冷却反应堆,成为了最大的焦点。直升机浇水、警察防暴消防水龙等都试过了,不行。首次奏效的,是自卫队的特殊消防车,刚好把水注进去,但每次只有四吨,连关西的同型号消防车都调来了,轮番上阵但仅能控制局势,仍没有好转迹象。最后,东京消防厅特别救援队成功实现持续注水。在19日晚上的新闻发布会上,终于披露了前前后后的细节。原来,对应核电站或生化火灾,东京消防厅有一支专业队伍,他们也在较早的时候赶到了现场,但是发现无法立即作业,因为海啸毁损了道路,消防车开不进去。路线勘测、清障、注水方案设计等花了些时间。而且取海水也不顺利,海啸破坏了取水海岸,不抢修施工不行……全部准备就绪后,这些真正的“死士”们把特殊消防车开到了2-3号反应堆之间,距离核泄漏最严重的3号机组仅2米处,架好水龙实施注水。当晚,辐射指标就开始显著下降。现场总指挥,消防厅警防部佐藤部长的详细说明,是11日受灾以来,我们听到的首次利索明了,且结果振奋的救灾说明。综错复杂一波几折的危机克服过程,佐藤部长解释得井井有条。还记得现场直播后,电视新闻主持人最后点评:你该早点把这些和国民讲,让大家放心才好啊。
看来,文科生学点理工科,理工学生学点文科确是必要的,大家都再选修一门“肢体语言”课就最好了,将来哪天说不定就会派上大用场。
6.各大企业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vs 日本执政在野两党的勾心斗角
日本有很多巨无霸级的企业,它们经营优良,企业人格成熟,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它们的公司文化构成了日本商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在本次援灾中,它们担当了积极角色,甚至取代了相当部分的政府职能。
举几个例子吧。各大银行也在灾害当天宣布,在海啸灾害中丢失了存折印章的话,先可以凭有效证件支取10-20万日元以作生活急需。灾后2小时,在移动通讯不畅通时,NTT东京的公用电话马上免费;灾后6小时不到,NTT紧急在灾区几个主要避难点安设了卫星电话,让避难者与亲友报平安。NTT171灾害平安信息台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几大移动运营商DoCoMo,Softbank,au迅速在灾区开始架设移动基站。便利店罗森Lawson,立刻组织300万个饭团子,路没同没法运就请求自卫队的空运援助,紧急运往灾区。石油公司,紧急调拨油罐车,跟着自卫队的开路赶在灾区降雪前运输取暖油。还有前文提到的黑猫宅急便,为灾区物资的合理化集散与配送立下汗马功劳。需要说的是,这些大公司的行为都是无偿和自发的,没有政府的指令与分派,公司高层在第一时间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援灾总部,迅速协调各方力量。这些企业也不是各自为战,他们发挥专业特长,在需要的范围内彼此迅速能团队配合。这几天灾情稳定下来了,这些背后的故事逐步被报道出来。日本的大企业,确实比较给力。
当然,老百姓对这类闹剧看多了,一笑置之而已。事态稍平息,还有相关的国会辩论,还有更多的闹剧将上演。说闹剧也好,说辩论也好,民主社会的政治现实就是这个样子。
7.国际对日本事态的关心与担忧 vs 日本外交及国际沟通力的欠缺
3月11日后,聚焦到福岛核电站的世界媒体眼光,足以把这座电站烤糊。
日本政府一向不善外交和国际沟通,执政的民主党更是没有执政经验的刚咸鱼翻身的几十年在野党,面对如此重大的国际对应,勉为其难,捉襟见肘。世界各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日本官方信息公开很不满意----不管你如何公开,人家都不会说满意的。这就是国际政治。这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负责人天野正巧是位日裔,日本连如此重要的人脉资源都没有用好。在各外国居民恐慌准备离开东京的时候,天野先生主动带着核专家团队来了,检测了东京的辐射指标后,发表结果“东京是安全的”,然后驱车去福岛视察。老百姓对政府的信息公开本来不满意,呼吁政府引入国际以及外国专家,发表独立监测结果。天野先生这样的国际原子能界的扛鼎人物都亲自带队来了,政府难道就不能安排个摄影队多跟踪报道些么?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东京安全”后,政府如果安排天野先生及其团队在媒体上专访一下该多好。热情上门的国际专家团,这么好的公关资源,政府居然不会把握机会,去积极化解一些国际压力。这是实实在在的外交无能。对了,灾害发生前,日本的前原外相刚辞职,新任外相还没有选好海啸就来了,难怪出现外交真空。唉,命苦不能怨政府啊。
8.媒体对灾情灾民的高度关注 vs 对救援人员及政府领导动向的轻报道
日本的媒体,像大多数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产业企业一样,他们也是有秩序和负责的一个团体。从3月11日之后的整整一周,全部娱乐节目和商业广告全部下线,各电视台步调一致。24小时的电视转播中,绝大部分是灾情报道和灾民访谈。对救援人员以及救援活动细节,几乎没有跟踪报道,“因为不能干扰救援活动”。对政府领导动向的报道,除了官方长官在首相官邸每天几次的记者会见一定实况直播以外,“领导视察”“亲切慰问”之类的报道一概没有,当然日本官方也几乎没有这样的活动。
各大媒体,迅速建立了灾后义捐的渠道,手段也灵活多样。有日本雅虎Yahoo基金会的电子捐款,有各个数字放送频道的点播捐款。媒体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和力量,各方义款正源源不断汇往灾区。这么多的民间媒体主持的义捐渠道,侧面也说明了一个事实:日本老百姓对媒体的公信力是放心的,相信不会有“黑洞”的存在。
9.灾区国民对各方支援的感谢 vs 全体国民对中央政府的不满
灾民们对八方支援的感谢也很快上了新闻。中国国际救援队,一时自给食品短缺,在当地便利店补充购买的时候,便利店员工立刻拿来一箱食品,并坚持不收费。一向在日本国民心目中形象恶劣的美军,此次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海岸边航母上的直升机不停起降,把大量的矿泉水和食品运往“孤岛”灾民。
还不得不说一件事,政府近期对于包括福岛在内的关东四县的紧急农产品限制政策已经导致福岛县须贺川市一位64岁的菜农自杀。倾注30多年心血培育的圆白菜,还有几天就可收获了,政府一道政令就使多年心血化为乌有,从地震海啸中刚死里逃生的他,再也受不了这种毁灭性的人为折磨。可怜可叹。
在此,我还是愿为菅首相稍说几句公道话。史无前例的巨灾,换谁都不一定摆得平所有事,况且日本的政治体制积弊也不是哪任首相可以马上改变的。菅首相本来就不是那种临危力挽狂澜的天才领袖,我们还是不要勉为其难吧。
其实谁当首相都无所谓,关键是看有什么样的百姓。“人定胜天”(本意是人定兮胜天,不是人兮定胜天),人心安定、恪守本分,就能克服自然天灾的困难局面。日本老百姓现在于人心安定,加上他们的美德与才能,日本的灾后复兴会很快的。
后记:
樱花季节已经来临。
让我们在樱花树下,品一杯清酒,吃几串麻辣烫,忘记烦恼与忧伤。
神折磨了可怜而坚强的岛国,也将保佑她留住樱花的绚烂。
(选了灾后这两周里给我印象很深的三张图,分别刻画了日本国民、救援勇士和中央政权)
-------------------------------------------------------------------------------
图1:名叫RINNA的日本普通小姑娘,5岁,重灾区岩手县陆前高田市。她从避难所要个袋子,一个人找回已经全损的家,再仔细搜罗出些能有的东西装满,蹒跚地提回避难所。生活要继续。从孩子身上,往往可以看一个民族。(图片引自美国CNN报道)
--------------------------------------------------------------------------
图2:东京消防厅特别救援队的富岗队长。19日晚临危挽救全局的一线负责人之一。谈起自己队员舍身无畏时,他哽咽不能语。男儿有泪不轻弹。(摄自当晚记者会的电视实况转播。这个镜头在后来的新闻和重播中再也没有出现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