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孔融让梨 上海小学生作业答案成热门话题
联合早报 (2012-04-25)
“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上海一名小学生写上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个大叉。学生的父亲把试卷发到微博上,连日来引起网民热议。(互联网)
(上海综合讯)最近,上海一个小学生的作业使“孔融让梨”这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一名小学生在回答阅读题目时,因为写道如果自己是孔融,就不会让梨,被老师批改为错误答案,连日来在网上引起热议。
据上海《新闻晚报》日前报道,一道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题问道:“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那名学生认为四岁的孔融不会让梨,所以写上“我不会让梨”这非标准答案,结果被老师打了个叉。
孩子的父亲深感不满,把孩子的作业拍下发到微博上“求公道”,结果一天内就被转发近2000次,评论则达400多条。
许多人认为,这事反映了中国教育的缺点:这流传千百年的道德教育故事不只成了“国家标准”,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一名网民在微博上写道:这是道德考题,却出现在语文试题里。“如果是一个有经验有爱心的老师,他会采取更有技巧的办法,在表扬这名小学生说出心里话的同时,也委婉告知:如果和其他小朋友分享梨,把一个快乐变成两个快乐,从传统儒家理念的‘孔融让梨’到颇具现代气息的“分享梨”,这才是灵魂工程师的价值所在。”
也有网友认为,这名学生说了真心话,至少比那些口是心非回答“让梨”的学生还来得好。《解放日报》评论就指出,这“标准答案”也忽视了孩子的内心。老师应该在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的同时,赞扬他的诚实品质。
网民的议论,也表达了他们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关注。一网民说,此事也反映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真正区别所在。素质教育重在发展人的个性,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具有创造力。应试教育则是泯灭人的个性,将大家统一到一个思想高度里,久而久之就都被培养成某种模式所灌输出来的“标准答案”。
在大多数网友支持小朋友“说真话”的同时,也有一些网友支持老师。他们认为,既然学完了《孔融让梨》这篇课文,就应该学习“孔融让梨”的精神。如果学了课文却学不会让梨,课文就白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