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2016-11-30 21:00:11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左传》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当时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和有关言论的具体史实,以及天道、神明、预言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者对凡是可以借鉴和劝诫的都进行记载。

22、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译文]所谓美名,是德行的具体表现而已。德,是国家(大治)的根基啊。

23、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译文]百姓认为好的,我就实行;百姓厌恶的,我就改掉。比喻能体察民心,尊重民意。

2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译文]人民的生计贵在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25、无德而禄,殃也。(《左传·闵公二年》)

[译文]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

26、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左传·襄公十年》)

[译文]众人的愤怒不可以触犯,个人专权的欲望难以成功。

27、过而不悛,亡之本也。(《左传·襄公七年》)

[译文]有过错而不改正,这是败亡的根源。

28、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左传·隐公三年》)

[译文]骄横、奢侈、纵欲、放荡,都是走邪路的开始。

29、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左传·隐公四年》)

[译文]众人反对,连亲信也离去,难以于事有所补益了。形容不得人心,陷入完全孤立。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