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景公曾向孔子请教如何治国,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君主要有君主的样子,大臣要有大臣的样子,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孩子要有孩子的样子。”意思是,每个人做好自己该做的,否则就乱了。景公说:“讲得好啊!”
孔子不仅只是说得好听,真的治理起国家来,同样是万世师表。今天我们就讲讲孔子是如何治国的
化行中都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五十一岁时,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中都相当于今天的山东汶上,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市长的位置。
他任职期间,按照周礼的规定,制订了一系列礼仪规范,注重节俭务实,使老百姓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生有保障、死得安葬,能够安居乐业。这样的体制施行一年之后,成绩斐然,中都百姓很有安全感,心情舒畅,对孔子十分爱戴,各地也都纷纷效仿起中都的治理办法来。
鲁定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召见孔子,问:“先生治理中都有什么秘诀啊?”
定公问政
孔子恭敬地回答:“以身作则,自己行得正,不用下令大家也会遵纪守法;自己身不正,再怎么下令,也不好办啊。”
鲁定公点点头,“用您治理中都的这个方法来治理鲁国,您看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即使治理天下都可以,何止一个鲁国呢!”
鲁定公兴致勃勃:“好,那你说说,治理鲁国,该怎么做呢?”
“如果用强权压服,用刑罚约束,只能暂时避免犯罪,不能使人生出犯罪可耻的心理;如果用道德教化,用礼仪引导,人们才会知道廉耻,自我约束。”
定公盘根究底:“这么说,礼很重要了?”
孔子答:“是啊,如果国君如果能以礼来约束自己,那么百姓就会效仿,就容易治理了。”(《论语》。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鲁定公困惑,又问:“可是我听说,百姓更喜欢追逐利益呀。”
孔子答:“为追求利益而做事,会招致很多怨恨。”(《论语》。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有道理,既然礼这么重要,那么君臣之间该怎么相处呢?”
“国君对大臣要以礼相待,大臣对国君要忠诚。” (《论语》。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升职
鲁定公很满意,决定任命孔子担任小司空,主管国土建设。
孔子离开中都时,百姓倾城相送,在东门外,排成十里人巷,含泪与孔子道别。孔子说:“希望大家遵循礼仪规范,长此下去中都必然万世安泰。”边说边脱下脚上的一只靴子,说:“留下这只靴子,以示我永远立足中都,大家既然拥戴我,我走后请仍然按我的倡导行事吧!”
后来人们在城东门楼上专门修建了一层楼阁,供放孔子的靴子,又叫“夫子屐(Jī)”。后来中国古代清官离任时脱靴、留靴的美举,就是孔子那时留下来的。
几个月后,孔子又被提升为大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长,这一年,孔子五十二岁。在鲁国,不是公族却能坐到这个位置,孔子是第一个。
不仅如此,孔子在外交上也表现的十分出色,面对强齐,他是如何维护鲁国尊严的呢?
更多精彩故事,请观看视频:颠覆认知!孔子高大帅气 用这招只三个月就把鲁国治理得妥妥当当。可他为何身居高官却全身而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