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世纪末,欧洲爆发了追捧来自东方的“瓷热”,王室们以及富商都被收集和使用亚洲瓷器的热情所吞噬。因为当时从远东以高昂的代价运来的中国和日本瓷器的价格都非常昂贵,所以拥有它们就被视为声望和品味的有形标志。瓷器甚至在当时被称之为“白金”,被认作是18世纪欧洲最珍贵的材料之一,只有非常富有的人才能买得起这种极其易碎材料制成的物品。
中国人都知道,带有瓷器属性的瓷是在东汉时期开始在中国发展起来,但其配方一直是一个严密保守的秘密。直到近1600年后的18世纪初,在经过多次实验后,欧洲的约翰·弗里德里希·博特格(Johann Friedrich Böttger)才发现了制作真正硬质瓷器的含有高岭土的神奇配方(注:在中国的历史里,说是由西洋传教士从中国偷盗而得之),并在1710年在一个德国的小镇名叫梅森(Meissen)的成立了梅森工厂来进行瓷器生产和研究。还有一位名叫埃伦弗里德·瓦尔特·冯·茨钦豪斯(Ehrenfried Walther von Tschirnhaus)的陶艺家也因为发现了制作硬质瓷的秘密(技术),这是一种在中国和日本以外没有人知道如何制作的精美瓷器。结果,梅森一炮打响,很快就取得了成功,而且也变得很富有。
而一个属于西洋欧洲地区的官窑故事也由此开始:
虽然当时在处于巴黎郊区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上,有一家制作陶器的陶瓷厂也许并不是有史以来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但塞夫尔(Sèvres)国家制造厂的故事 - 通常就被称之为塞夫尔 - 则是一个充满了阴谋,间谍,战争,革命,皇室以及在那里制作了一些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装饰艺术作品。随着在德国的Meissen瓷器的成功,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对此极为嫉妒。所以他命令他的陶艺家们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来找到制作硬质瓷器的秘密 - 无论这意味着是复制,间谍还是偷窃......
最初的工厂成立于巴黎郊区的文森斯(Vincennes),由法国陶艺家Jean-Claude Duplessis领导。到18世纪50年代,他们甚至开始雇用来自梅森的陶艺家,包括著名的陶艺家Jean Hellot。蓬巴杜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是18世纪法国最重要的艺术赞助人之一(她也是路易十五的情妇),正因为她对该工厂产生了兴趣,使之后其生产开始蓬勃发展。在1756年,她要求将工厂搬到塞夫尔镇,这样它就可以离她所居住的城堡更近了。
在塞夫尔,最初还只是试图进行模仿梅森瓷器。比如,一些小壶和盖子模仿了早期梅森作品的形状和装饰,上面画有海港场景。然而,塞夫尔很快就开始与德国竞争对手保持距离。到了18世纪后期,塞夫尔已经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装饰风格和式样。1770年,塞夫尔终于发现了硬质瓷器的秘密,成为在欧洲的第二家这样做的制造商。当时生产的第一批作品是带有色地和镀金的小型饮茶和咖啡器皿。其早期的青金石或绿松石色地特别独特,具有美丽的水洗状或“斑驳”品质。该工厂还以其绚丽的蓝色céleste色地而闻名,是生产成本最高的颜色之一。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在该产品开发后不久就订购了该颜色的整套器皿。塞夫尔(Sèvres)瓷器底部经常是用两个蓝色涂成“交错”的L标记。在这方面,塞夫尔还是一个有着特别纪录的工厂,因为画家和镀金工都被允许在他们工作的作品上添加他们的“标记”,以识别自己。故而这些画家中的许多画家和他们的作品都记录在工厂记录中(现在保存在塞夫尔的档案馆中),由此是可被识别的。
因为Ls标记很容易会被各种用模板,印刷或绘制的标记所仿制,所以塞夫尔标志经常被其他大陆的工厂伪造,最常见的是在19世纪。所以若仅仅因为一件瓷器底部有交错的Ls,它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它是由塞夫尔工厂生产的。有时这可以通过辨认绘画标记的熟练程度来进行判断,有时也可以通过作品的质量及其装饰内容来揭示。 比如,“假”的可能是一个花瓶,但上面画着一个画工很差劲的场景,或者一个绿色地但又太花哨的茶碗,或者一个镀金地又厚又亮的纹饰。其中也还有些作品可能是在18世纪被留空白的塞夫尔白胎瓷器,后来又再被绘画和装饰。但这些作品的特点是它们通常在白瓷体中有黑色斑点......
就像和梅森瓷一样,塞夫尔是一个受欢迎的工厂,用于委托和生产皇室和外交礼品,以及皇室和贵族直接购买。法国女王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是早期的支持者,她从塞夫尔订购了花瓶装饰品,茶器和晚餐用器皿。在1784年,女王下令在胭脂红色地上装饰玫瑰,并镶嵌人造珍珠和三色堇装饰。原本打算在凡尔赛宫使用,然而在完工后,国王路易十六将其作为纪念瑞典国王访问的外交礼物送给古斯塔夫三世。但法国玛丽女王不习惯对此作出自我牺牲,所以她并没有等待太久,又以同样的订单为自己使用。 同样,在1782年,夏尔特公爵路易-菲利普·德·波旁(Louis-Philippe de Bourbon, duc de Chartes)下令为他的朋友、英国驻法国特使纳撒尼尔·帕克·福斯(Nathaniel Parker Forth)的法定妻子提供了精心制作的蓝色塞莱斯特器皿。
当时,一些西方世界的君主和领导人都向塞夫尔进行委托生产和做重大的采购。俄国的凯瑟琳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 )在1776年从塞夫尔订购了一整套神话般的器皿,但最终在1779年交付给她的情人格里戈里·波将金王子(Grigori Potemkin)。凯瑟琳大帝还指定色地是模仿绿松石的蓝色塞莱斯特的器皿,该系列中最壮观的部分是贴有浮雕。这些浮雕用肖像仿真以制作出真正的浮雕,生产成本极其高昂,塞夫尔花了将近四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使其财务,技术以及艺术等资源的使用达到了极限。这批器皿的大部分都保存在圣彼得堡的冬宫,但多年来已经有一些作品有出售,包括出现过一对冰桶(含盖)以及其内衬,售价达85万英镑(含佣金)和一个汤盘,售价为137,000英镑。
对塞夫尔来说,法国的皇室及其政治性的赞助对其连续持续了几十年,直到19世纪及以后。拿破仑订购了“Marly Rouge”系列的器皿,于1809年10月交付给枫丹白露城堡,不久后国王抵达并在那里停留了一个月。这些器皿在红色和镀金边框内装饰着精美的蝴蝶。其中的一部分于2018年5月在佩吉和大卫洛克菲勒(Peggy and David Rockefeller)的收藏中以1.8多百万美元的世界纪录价格出售。
1790年代发生的法国大革命使得塞夫尔工厂处于特别困难的状态,尤其是在财务上。但到了19世纪初,塞夫尔已经超过了梅森,成为欧洲最受尊敬的瓷器制造商。当时,人们的注意力也随之转移到了东方来寻找灵感,即出现了中国风。1846年制造的塞夫尔镀金金属和象牙镶嵌茶壶和盖子在档案中被描述为“Chinoise ronde”,并将这种新形式与欧洲装饰相结合。
从那以后的200年里,无论谁统治了法国,塞夫尔工厂一直是法国国家的宝贵财产,无论是在革命、战争、繁荣还是和平时期,都掌握在当时的政府手中。 因此,塞夫尔国家制造厂不仅仅是一个位于法国小镇上的陶瓷工厂,它更是法国国家权力和声望的象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西洋地区的官窑。塞夫尔的创新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持续不断,即便是今天工厂仍在进行着创新。
下图是本人收藏的一对产自塞夫尔的玫瑰红地上画玫瑰花的花瓶,其底部上写有法文“Palais Royale,Exhibition de Londres 1851”字样。据查,1851年,在英国伦敦曾经举办了一届著名的世界博览会,这对器物当时应该是代表着法国而去参展了,随后被购买后流入民间,而今又被我收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