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有文化2022-05-28 17:18:47
弱弱的问一句:苏美尔文明对中华文明有影响我是相信的(早于我们不少),但这么多字都是他们那里传来的,是定论还是猜想?
来罘2022-05-28 18:07:50
好问题。清末民初文明西来说做出大胆假设,我在做小心求证。优势是百年后甲骨文与楔形文字的破译有长足进展。
kirn2022-05-28 18:33:58
这个俺同意。总不能看起来长的像,就说前面那个催生了后面的吧。两个语言需要彼此借字,该是系统性的吧
kirn2022-05-28 18:36:57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用毛笔写字的呢?难道不是象形毛笔吗
来罘2022-05-28 19:12:23
我正在归纳证明二者之间的相似是系统性的。相似性多到如此程度,说前者影响后者是合乎理性的推断,倒是否证需要更大的努力。
来罘2022-05-28 19:14:21
有些陶器上的符号应该是毛笔写的,可惜量太少,不足为据。
Shubin2022-05-28 19:17:50
觉得求证的难度相当大。貌似不是从字形字义的层面就能完全认定的。泥板不是啥高科技,但华夏文字主流载体好像不是泥板。
kirn2022-05-28 19:29:18
泥板在苏美尔地区到还真可能是高科技,那里的土质决定了只能烧泥板来刻字。试想一下,活多少水多少泥,配方哪是那么简单的,还要
papyrus2022-05-28 19:39:03
埃及象形文字里“金字塔”也是比简单的“象形”更复杂的解构
kirn2022-05-28 19:44:15
我倒觉得象形字其实是不需要借字的,人类抬头看太阳,难道东方人看了是圆的,西方人看了是方的么?
来罘2022-05-28 19:44:19
求证难度的确大。假说百年前已有,主要根据是语音,详情见内。文字载体与地理环境直接相关。
来罘2022-05-28 19:50:14
开眼界。埃及文字有可能是华夏文字的另一个来源。古纸兄若能单开一帖系统介绍就好了。翘首以盼。周末愉快。
Shubin2022-05-28 19:55:58
觉得是“存活千年” 决定了苏美尔泥板的科技含量。如果华夏师从苏美尔,完全可以用陶板或青铜板来记事。
来罘2022-05-28 19:56:57
文字载体与地理环境直接相关,两河有河泥,华夏有竹木。甲骨是一种偶然,占卜的需要,幸亏祖宗迷信......
来罘2022-05-28 20:05:45
我真有此意,曾犹豫过是否值得花时间学习AI,让AI来干粗活。不过,寻找系统的和有规律的相似性更有效。
Shubin2022-05-28 20:07:16
以语音对比求证?有穿越时空的感觉。如果以现今华夏各地方言,估计能考证出某地区是历史上某文明直接的遗留。
来罘2022-05-28 20:12:14
另外,华夏文字是二阶象形,象虫如秋字其基础却是楔形字的收获。血字象皿形盖因楔形原字象皿形。
Shubin2022-05-28 20:19:18
希望能从三星堆里挖出几块泥板来。 :) 周末愉快。 :)
来罘2022-05-28 20:22:17
C.J. Ball找了几个通岭南方言的老学究,象对暗号一样,按音索韵。具体对比片断见内。
Shubin2022-05-28 20:30:09
谢谢来罘兄费心贴图。看来人家确实是下了大功夫,很是佩服。 祝周末愉快。
kirn2022-05-28 21:09:44
这个真的很好,可以用deep learning. 很值得一做
kirn2022-05-28 21:14:27
那是公先利其器,可是巧妇不能无米之炊。陶版的成分是啥没看过,但是估计硅盐的含量需要很高。
kirn2022-05-28 21:15:34
学习了。我赶紧再去谷歌一下
Shubin2022-05-28 22:55:10
我是看大陆出土的陶器和青铜器比较多来猜想的。假如有苏美尔文传入,就得在载体上,比如小块的泥板之类的,然后本地人学着搞。
木有文化2022-05-29 08:21:21
Kirn 居然知道correlation and causation 令人刮目相看啊
未完的歌2022-05-29 15:00:01
以前也看过一些文章和研究说甲骨文受苏美尔楔形文字影响。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比甲骨文早2000 多年,
kirn2022-05-29 16:32:59
好像我不会说人话似的。呵呵,我回来继续回这个贴了。既然你是做数据的,应该帮来阜出一个主意
kirn2022-05-29 17:21:18
这是俺随手查的
木有文化2022-05-29 18:54:05
你的这个留言不是也 AI 回的吧,比你本人水平高很多啊
kirn2022-05-29 19:56:23
当然是我的AI回的。我叫木有AI.
Shubin2022-05-29 20:03:10
我也经常即时查一下。觉得学习外来文化,容易学的部分,比如载体和书写工具,会首先被接受。然后是字符和发音。
核桃小丸子2022-05-29 20:57:11
可能最近看到不少粮食危机的文章,看到这个字就想到天下粮仓:)
来罘2022-05-29 23:06:54
二位都是内行。窃以为,一步到位肯定不现实,从原子到分子,人脑加AI,梯次逼近如何?
来罘2022-05-29 23:08:53
百年前已有先贤高屋建瓴,只是技术层面的工作比较单薄。如今甲骨文和楔形文字的破译有了长足进展,我辈可再续前缘。
来罘2022-05-29 23:09:54
丸子这理论联系实际的速度,我等也望尘莫及。
kirn2022-05-29 23:18:35
你这个真的不一定,因你有图片文件。木有文化应该更清楚,就是图像识别的原始数据库质量要多好,以及你可以直接使用的算法有多少
来罘2022-05-29 23:38:35
那可是泥破天惊!盼着有这么一天。周末愉快。
来罘2022-05-29 23:49:40
窃以为,真正的挑战不是图象识别,而是楔形与甲骨文字相似性的认定。AI能大规模代劳前者,但后者,...,脑仁剧疼。
Shubin2022-05-30 00:42:46
看到国内有一家公司,合合信息,搞甲骨文AI 识别。链接在里面。
来罘2022-05-30 01:20:01
我的梦中人已进他人门。尽管龟甲上的字是优化过的,但方向对头。惟望活久见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