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au2022-09-04 07:48:29

这两天因为和大家讨论判断和观点的问题,不由想起这本书。作者Daniel Kahneman是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特别要说明一下的,这个奖的全称是是Gedaechtnispreis für Wirtschaftswissenschaften,翻译成英文,是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s Sciences,官方的叫法是,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再通俗一点,才是我们中文里说的经济奖。不同于其他5项自1895年开始颁发的诺贝尔奖,经济奖是1968年才决定设立,起因是瑞典中央银行Sveriges Riksbank庆祝诞辰300年,董事会提议赞助这样一个奖项并获全票通过,之后交由瑞典皇家学院统一管理。第一位获奖人是荷兰经济学家Jan Tinbergen,他的题目是“经济分析过程中的应用动态模型”——嗯,我一看做模型的就觉得特别亲切,必须给张照片。

说到诺贝尔,好像中国人特别喜欢。带孩子们去斯德哥尔摩,如果不是因为买了套票,我是不会想起来去诺贝尔奖博物馆参观的(我这么俗),结果一进去,以为到了王府井——满屋子中国人!

而且,我对这种一向感觉了了,我出国的第一个(半个)老板,是91年的诺贝尔。20年过去别的已经没有印象,就记得他天天上班另一包,然后包的拉索还是坏的,只好那样半敞着,他装的乱七八糟东西又多,看着永远像要随时掉出来的样子。所以如果我远远看见他在前面上楼,会故意走慢一点——不想他东西掉出来了还要我帮拣!

经济奖获奖人还有我喜欢的John Nash。他是数学领域里统计学方向因为博弈论而奖,研究的是著名的囚徒问题。

我把经济奖的全称特别写出来,是想强调诺贝尔的经济奖,非常向心理学方向倾斜,可以说基本是心理学的题目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包括Daniel Kahneman的研究。

Daniel Kahneman提出的理论,叫Prospect theory,中文翻译成“展望经济学”,主要解释了由于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因此对风险的估计不同,表现出来的,就是在别人眼里非常不理性(rational)的经济行为。

因为看到大家针锋相对的观点和讨论,所以想把这个话题拿出来多聊两句。

Kahneman的理论里,人们对一件事情的判断和选择主要来自于两种思维模式,intuitive thinking,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直觉,或者,第一反应,和第二种,slower, more deliberate and effortful form of thinking——作者把它们分为两种模式,System 1和System2,也就是本书的题目,快思考和慢思考(fast and slow)。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是本能的自发的,完全不用花力气,所需要的知识完全是记忆中的储备——Memorial真的是恰如其分啊!比如看到一张陌生面孔,不需要任何其他解释即可判断画中人是欢快还是愤怒。后者定义为从脑电波图像观测到的很复杂行为,包括专注,计算,筹划,给的例子有考试,倒车进很窄的胡同,填税表,etc.。

人们的日常行为,当然是第一类为主,就是向省力气节约能量的方向靠拢——想想这倒是也很符合物理学原理,电子在轨道间跃迁,一样是往能量最低的能级跑。

或者,一见倾心?——这是多么不可靠啊!

不花力气的代价,就是风险大。风险大的结果,就是犯错率高。如图(这张图可能人人见过)。不错,明明是两条一样长的线,在我们眼里,变成一长一短,如果不启动System 2,self-control和cognitive effort,找工具量一下的话。

两者最简单的关系是,在System 2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人们行为的直接反应,是System 1。比如当你在全副精力对付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端来一盒巧克力,你可能很自然选第一眼看着舒服的包装,而忘了查是不是“更健康的”黑巧克力。People who are cognitive busy are more likely to make selfish choices, use sexist language, and make superficial judgements in social situations。因此,System 2也被称为“lazy System 2”。

说回到判断和选择。

统计学里有个方向叫对策论(或者决策论),其中一个很著名的原则是“最大最小风险原则”。其核心观点是,完成一个项目如果已知有几种方案的话,每种方案常规来讲一般有最大风险和最小风险的(估计)上下限,做选择时,可以只看各个方案的最大风险,然后选其中风险最小的一个。这样得到的解,并不能保证是最优的,但一定不会是最差的。

所谓风险,也就是犯错的概率。同样是错,在人们的认知里也是不一样的。举例,“我看到一只三条腿的鸡”和“我看到一只四条腿的鸡”,哪一个更错?自然的反应,显然是第一个。

再看影响判断对错的因素。

抛开理论,普通人的常识也知道,mood influences performance,特别是来自于直觉的判断,when we are uncomfortable and unhappy, we lose touch with our intuition。另外一个结论是,来自于直觉的判断,正确率大于随机抽样的选择——也就是说,直觉貌似随机,其实并不随机,取决于个人的知识结构。即便很多时候人们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做抉择的过程在大脑也是很复杂的多重计算工作,Multiple computations are going on in your brain. The accessments are carried out automatically by System1, and one of their functions is to determine whether eytra effort is required from System 2。

由此诞生的一个概念是,cognitive ease,ease介于Easy和Strained之间。这三个概念都比较容易从字面理解,Easy是完全不用花力气直接凭本能反应给出结论,Strained是尽管很辛苦地筹划,也未必能给出答案,而ease指的是,在心态比较平和(good mood)的情况下,经过包含逻辑个体经验在内的合理分析,作出判断。

最不会犯错的是哪个?当然是ease那个。

想到个笑话。

有个家伙,说到他不喜欢的女的,评论是,Her favortite position is beside herself, and her favorite sport is jumping to a conclusion。

Jumping to a conclusion is efficient if the conclusion are likely to be correct and the cost of an oocational mistake acceptable, and if the jump saves much time and effort. It is risky when the situation is unfamiliar, the stakes are high, and there is no time to collect more information。

我个人以为,Jumping to a conclusion仅作为一个行为来看并无褒贬,但是其表象很多时候容易让人反感,比如“贴标签”,我在我眼里就是典型的,Jumping to a conclusion。

回到上面关于System 1和System 2的话题讨论。人在做决策对事物现象判断思考的过程中,正常来说,大脑最先运用的是System 1模式,容易带出的结果是轻信和有偏判断(gullible and biased to believe)。而是否会启动System 2,则比较in personal。System 2的特点是in charge of doubting and unbelieving, critical thinking,当然会大大减小错判率。不幸的是,仅就已有的实验结论来看,System 2是比较懒的(lazy and busy),所以大部分时候人们倾向于不启动它(实验结果,不是我的结论,人性而已)

再说个关于人性的实验结论。

“如果你支持一个总统的政治主张,很可能你也会喜欢他的外表包括说话腔调和声音”——这个现象,叫Halo Effect,也称为Halo Error。指的是人们在认知上对某个人,品牌,公司或某种特别产品因为在一个侧面有positive的经验因而会对和其有关的其他方面产生同样positive的biased判断。

(Bias是人性的一部分,客观存在。比如这两天的帖子我翻了一下,biased发现一剑和丸子联手欺负老键,于是毫不犹豫地biased选择站在老键一边。嗯,你们干嘛。我先来我先来!!!)

另外一个在这本书里被Kahneman提到的cognitive bias现象是,WYSIATI (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这个概念是,当你见到一个自己确认可以被证实的现象,会automatically忽视那些你没看见的事实,因此人们会仅根据已有的(并认为那是全部)信息做判断,下结论。

结果?biased,有偏啦。

能不能避免?我个人的看法是,100%避免,是不可能的。不过可以努力一下,减小犯错误的概率。方法呢,就是,多看多听多跟别人讨论,特别是不同意见的人——当然了,得是大家在同一个page同一个level。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子罕》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老键2022-09-04 11:14:44
终于坐到你沙发啦。我被人欺负了吗? 没觉得啊。是人都有bias,所谓个见,谁的个见一直可以是真理?
SwiperTheFox2022-09-04 12:40:39
Jump to conclusion 容易出现错误, 所以要与实际的证据不断对照, 并审视自己各个结论是否自洽。
donau2022-09-04 12:52:14
你没被欺负是我看错了。大家爱你如真如宝
donau2022-09-04 12:53:29
有道理。我一直想不出来自洽是哪个英文单词因为中文我也没见过人用
SwiperTheFox2022-09-04 13:07:57
self-consistent--虽然“准确”, 但实际中没怎么见过;反义词是paradoxical
dhyang_wxc2022-09-04 14:05:27
我遇到过一个有名的物理学家,聊中国学生,做题还行,bla-blah。我打断他,请教说,你做题会不会出错。他思索了一会儿,
Lancet2022-09-04 14:06:08
现在的政客都是半斤八两,投票的时候谁的颜值高投谁。不过美国这几次大选候选人的颜值基本相等,应了
Lancet2022-09-04 14:09:12
同意,是人就有偏见。关键是明白自己的偏见,不把偏见当真理。
Shubin2022-09-04 14:43:41
谢谢分享。觉得system1 翻译成快思考或感性判断比较合适,因为有些人不喜欢动脑,或不喜欢观察或考察,或不喜欢
Lancet2022-09-04 15:00:02
天下没有好政客,只有两坏取其轻。这个感性判断大概没错儿吧。
老键2022-09-04 15:18:22
你真缺乏形容词,两极颠来倒去,没见我被批得满身是鳞,不过大多数与我观点不同算不上欺负
Shubin2022-09-04 15:29:14
觉得不好一概而论。不同年代,不同民族和国家,都有不同。
陶陶三2022-09-04 15:40:34
很长,还夹杂了那么多英文,点赞。
Lancet2022-09-04 15:56:59
抱歉没解释:
donau2022-09-04 16:28:01
你批评的对。我立马买本新华字典重新学习中文。哎新华字典标哪字是形容词吗
donau2022-09-04 16:30:17
多谢。明白了
donau2022-09-04 16:31:11
多谢回帖。很抱歉没看懂你想说什么
donau2022-09-04 16:32:08
你点赞也没用我知道你看不懂
核桃小丸子2022-09-04 16:33:04
老键是走廊的堂吉柯德横冲直撞,但他就是不敢惹你,他知道你不好惹:)
donau2022-09-04 16:37:35
我不是学这方面的。仅泛泛的说我会说传统的重视理论,现代的重视人的行为
Shubin2022-09-04 16:43:07
这个说法太武断了吧,陶陶兄才高九斗,貌可倾坛,人家只是没功夫置评而已。 : )
陶陶三2022-09-04 16:44:15
因为看不懂,所以无惑。因为无惑,一高兴,就点了个赞。
Shubin2022-09-04 16:47:07
呵呵,政客是起点,政治家是终点。 另外,觉得有些人的思维有定式,比如所有问题都是感性判断,几十年如一日。
Shubin2022-09-04 16:47:49
system1.
核桃小丸子2022-09-04 16:51:30
现在做市场分析预测的频频掉链子,拿着理论当令箭,而对人性心理与行为把握不住或者说经验不够,你说那些分析师
核桃小丸子2022-09-04 16:54:11
三哥小脑袋里盛满了才子佳人,没地方装柴米油盐。
donau2022-09-04 16:59:24
说的对。你这个准则好。老键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可以经常拿来判断一下看误判率有多高
dhyang_wxc2022-09-04 17:05:24
呵呵,就是comparing 一下 notes。
核桃小丸子2022-09-04 17:06:00
还有你说的对政客的判断人多少有点爱屋及乌,比如演员,看演技就好了,可人还想着德艺双馨。政客我比较偏向于一码归一码
donau2022-09-04 17:09:13
美国的事我不了解基本插不上嘴。对演员大家肯定是容易爱屋及乌幻想德艺双馨。当然人双不双的咱一般人也不知道啊
核桃小丸子2022-09-04 17:09:21
我怕有一天老键不来了,咱们咋活啊,可能会生无可恋:)
donau2022-09-04 17:15:28
肯定的。先割块肉下来省得将来不见影了。你瞅那块合适?人古人割点头发留个念想咱不得整点实惠的
核桃小丸子2022-09-04 17:19:31
头皮太血腥了,割头发吧,永久保存,就怕老键已经寸草不生:)
Lancet2022-09-04 17:59:31
我在说政客, 你在说。。。?人们在思维有定式时,很容易根据自集的知识结构作出结论而忽略事实。
Shubin2022-09-04 18:15:49
我开头说的就是政客。好像没有人生下来就是政治家吧? 从政之初不就是政客么?做的久了大家看着像个从政之人,之后如果做得好,
糯米粥2022-09-04 18:32:14
我也读过这本!读你写的读的津津有味,尤其前面一半关于经济诺贝尔奖的
木有文化2022-09-04 18:34:54
确实我们都在cognitive bias。能承认这一点就走出了第一步
糯米粥2022-09-04 18:39:51
再有一个引申,算是相关
糯米粥2022-09-04 18:40:37
哈哈,俩位老人家都是divider in chief
核桃小丸子2022-09-04 19:13:11
这不就是土豆到处挨削的智商和智慧不同理论吗:)
核桃小丸子2022-09-04 19:18:28
Washington Crossing the Delaware也是直觉非理想,精神力量是信仰撑着,圣诞夜敢摸石头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