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au2022-09-09 19:28:06

好的电影,我想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令人代入感非常强的,你坐在影院,银幕亮了演员开始动开始说话开始做事,你的思路也跟着说话跟着动跟着做事,仿佛打在主角头顶的那盏灯,它到哪里你到哪里,电影完了灯灭了你的思路也跟着重新归位,皆大欢喜(或者怅然不已),回家——该干嘛干嘛。

另一类呢,电影尽管已经放完了灯灭了,人也回家了,然而思路仿佛并没有回来或者没有完全回来,嗯,好像还有些什么拉着你,需要多想一想。

作为观众,前者是跟着(没机会的经历)经历,后者是引起(没想到的话题)思考。我会说,都是好电影。

聊迪斯尼的动画片,说到PIXAR的系列更合适成年人看——我说我同意这个观点。题材在我眼里,永远只是邮差,导演(编剧,作者)真正想表达的,人和物故和事里面的烟烟渺渺丝丝线线,抽掉时代地点舞台留下的气息和味道,需要用心体会的那一部分,才是最挑战观众(读者)的,也是更吸引我的。

生命之所以让我们留恋着迷不已,很多时候是因为每个人可以都有自己的解读,哪怕走过同一段时空隧道,个体感受差异如冰火也没什么稀奇。回看自己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坐下来讲给别人听,无论是听者还是述者,恐怕也只能抓住缤纷里的一束单色光。

那条路那段风景,叫记忆。缤纷的琢磨不定的东西,是穿插于文字间的情感。

Inside Out是以记忆和情感为主题的一部动画片。很有趣的是,电影名被德语翻译为Alles steht Kopf,直译成中文的话变成“脑中万物”。我个人觉得,取这个做标题,会和内容更贴一点。

电影的主题是关于一个11岁的小姑娘Riley的情感变换起伏的故事,包括了喜悦(Joy),忧伤(Sadness),愤怒(Anger),厌恶(Disgust)和恐惧(Fear)。影片起意源于导演发现自己的女儿在进入teen之后personality变得因为不稳定而难以琢磨。制作期间,为了精确描述其中提到的各种情感,制片人专门咨询了心理学家和神经科专家,前后共耗费5年半时间,当然也经历了资金断链的威胁。

不过还好,也算获奖无数,票房漂亮。

从刚出生的小小婴儿开始,小姑娘慢慢增多的记忆被保存在一个一个的小球里,分散在五个独立小岛上,每个小岛代表一种情感。这些小岛由远程中央控制室来操纵,决定了影响小姑娘行为的主要情绪。正常情况下,喜悦(Joy)当然占优,夹杂其他三种情感,忧伤(Sadness)偶尔出现——和平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州,普通人家。

因为爸爸换工作,Riley全家搬到San Francisco。面对的新生活,是破旧的老房子和因工作更加繁忙而来去匆匆的爸爸,一向厌恶的绿菜花做的PIZZA,陌生的学校老师同学,不熟悉的冰球队——Riley的情感里,忧伤(Sadness)开始迅速膨胀。在喜悦(Joy)试图战胜忧伤(Sadness)的过程中,不小心敲错按钮,同忧伤(Sadness)一起被飞出中央控制室。

“搬家”在德语里,和“换衣服”是同一个词,umziehen。细想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可能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当你在特别重要的场合,会选比较正式的衣服出席——套在那件衣服里,自己的言谈举止,也仿佛被有意框了一下,结果就是,formalis(拉丁文的formal)。

我一般穿Tailor上班,回家进门换掉。有一次可能没换就去收拾什么,被孩子抗议,妈妈你还穿着Arbeitsjacke 呢!

喜悦(Joy)和忧伤(Sadness)同时缺席,情感控制室只剩下愤怒(Anger),厌恶(Disgust)和恐惧(Fear),记忆小岛逐个变成飞灰——记忆不见了,emotion突然失去控制,行为当然不再rational——重回尼苏达重新回到过去的生活,成了怒冲冲Riley唯一的想法。

Riley偷拿了妈妈的钱,坐上开往明尼苏达的灰狗。

当然,动画片的结局,一向不合适太悲,影片最后,喜悦(Joy)和忧伤(Sadness)还是在Riley的童年伙伴Bing Bong的帮助下,乘记忆火车重回情感控制中心,Riley变回原来的Riley。

Teen心理学,一向在心理学里被专门划出来。10来岁的小孩子,世界的门对他们半掩半开,而他们,对世界又似懂非懂。生理变化加心理变化的结果是小小学童的行为在大人眼里常常不可理喻——相对于trouble two,这个年纪的孩子,身体上仿佛比幼时强壮了,心理层面实际变得更敏感更脆弱,他们一方面更需要父母的帮助,另一方面又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父母的帮助(这方面的书,我很是苦读了一下的)。

必须老实承认,Book smart没有帮我太多,三只小鬼让我手足无措的状况,经常发生。

有一次孩子跟我说起来她同学很麻烦,我随口说,妈妈的同事才麻烦,然后复习自己经历的种种不公。结果我们孩子听完,看我几秒钟,妈妈,你觉得我年轻,那我的苦恼就比你的也小吗?

我一时失语。

我说这部片不是给孩子看的,根据也就在这里了。这些情感,每个人都有,小孩子和成年人的差别是,小孩子的情感是融化在经历里的,大部分时候可能不是很明白某种具体情感的定义和界限——但是身受的感觉,并不会因此缺失。而成年人,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够多够复杂,在受挫收益中慢慢学会分辨,向前向后向外看世界向内看自己,如同动物反刍,试着把情感和经历剥离,才有机会说一声。aha,原来是这样。

每个人的经历和记忆,都是自己独有的风景,也是“我”是“我”的依据。经历记忆决定情感,情感控制行为,行为引出结果。中文怎么说,各有前因莫羡人?

我原来在大学上班的时候,有个高半级的同事,盯上了同校一个教授的位子。我们这里的教授,是一份很好的工作,抛开从社会地位来看受人尊重的原因之外,收入也算客观,说是高薪一点都不过分。缺点,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除非占坑的萝卜退休或者去别的地方高就,再或者非常不可能的情况即人身意外发生,不然别人是没机会的。我这个同事看好的位子,是最普通的老教授退休。

他当然递材料,试讲,答辩一路过来。最后?没成。拿到那个位子的是一个比他资格老一点的另外一个同事,俩人唯一不同的是,我这个同事当时刚生完第二个孩子,另外一个,单身。跟我聊起这个结果,此君不是不悻悻然的,不过人家最后补充一句“嗯。让我跟Thomas换的话,我是不会换的”。

我笑,你说的对,我也觉得他不如你。

Emotion control,永远是成年人的必修课——也是责任,无论是对家庭对社会。

Age is not a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subject. Anyone can get old; all you have to do is to live long enough----Don Marquis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donau2022-09-09 19:29:29
也看到糯米说情感,正好刚看完的电影赶紧写出来不然忘了
老键2022-09-09 21:53:50
读多瑙的贴会神经分裂,到一半就觉得如那小女孩脑袋被分裂在一百个小岛上,求治愈
糯米粥2022-09-10 01:10:55
特喜欢文里你说的—那条路那段风景,叫记忆。中间琢磨不定五彩缤纷的叫情感
糯米粥2022-09-10 01:16:28
赞多瑙!笔头子真快!我这阵子懒洋洋的,最近还在听南北战争里的将军Grant传记,
糯米粥2022-09-10 01:19:40
脑补了一下,赵子龙读黛玉宝钗写的诗词,读后头晕不已。我给你开方子:赶紧去喝酒吧
木有文化2022-09-10 02:05:53
很久以前看的了,基本剧情都忘了,只记得这一段当年看的很感动
核桃小丸子2022-09-10 02:21:03
电影看过,还有些记忆片段,青春期确实是人生很重要的阶段,各种体验,跨过去了就走向成熟,能自我控制,没过这坎,就成老键了
木有文化2022-09-10 07:30:07
ulysses grant 是个军事天才。等你的书评
dhyang_wxc2022-09-10 21:47:00
发现你是不需要睡觉的,真有精神头。
donau2022-09-12 11:59:47
多谢回帖。如果不是丸子给置顶了可能就错过你的回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