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传人同学当翻译了。找到一篇长文分上中(?)下给大家弄了个英译中。
我没细看,只是注意了几个问题:
1. 原文出自The Atlantic, 中国人喜欢叫《大西洋周刊》。 没有纽时,华邮那么厉害,但影响还不错。应该超过中国文革时期某某《红星周报》。我瞎猜哈,
文革传人喜欢报纸,他能注意到这篇文章,也说明它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剑注意到的是,这个翻译翻得很艰难,看这段:
“作为一名上诉法官,梅里克·加兰 (Merrick Garland) 以制定不易被引申的法律决定而闻名,这些决定可以在不引起争议的情况下达成共识。作为一名政府方的律师,他以极度遵守法律条文而闻名。作为一个人,他不引人注意,一个干巴巴的健谈者,一个好学的倾听者,与一个善讲故事的人相反。他的朋友们说,作为一名司机,他的速度慢得令人发指,而且几乎小心的可笑。
作为国家的首席执法官,他是一个极度谨慎的制度主义者(institutionalist,不好译。本老汉注)他只想悄悄地、积极地恢复司法部在正直、程序和非政治性方面的声誉。这就是为什么我很难想象他会对他现在面临的选择感到高兴:是否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起诉前总统的司法部长。”
这比山水苍茫写的诗还高深呀, “上诉法官”,“不易被引申的法律”, “他不引人注意,一个干巴巴的健谈者,一个好学的倾听者,与一个善讲故事的人相反。他的朋友们说,作为一名司机,他的速度慢得令人发指,而且几乎小心的可笑。”
没办法,我只好看了下原文,恍然大悟,原来说的是那个呀。。。。
问一下文革传人同学: 你这个译文是想给文学城读者读的?
2. 题目“对唐纳德.特朗普的不可避免的起诉” 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 无论如何,老子都要起诉老川?
我看不出这个事有什么新闻价值,也不知道为何文革传人要花那么大气力去翻译。 起诉老川这个事就像我们每天在文化走廊炮轰老键一样。
什么格调呢, 看看老键吧。面对隆隆炮火,老键穿着沙滩裤在悉尼的海边漫步,右手端着啤酒,左手叼着雪茄(如果不抽烟,也可能拿着雪糕)。手机响了,键嫂惊慌地告诉老键: 文化走廊那个一剑又在开三蹦子戳你了!
老键淡淡一笑: 哈哈,他不戳我才奇怪呢。我不关心他,我关心那个丸子,那个多瑙还有那个石头是不是也在戳我。他们不戳,本坛红没有流量!
老川也一样,起诉老川有什么新鲜的。越起诉他就越红。有本事把他关起来才有点用。
老键说: 对! 戳我有个P用,有本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