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渔翁2013-07-06 20:42:16

中科大6221(26)一而二,二而一

 

                        作者 何克祥

 

     1964年,是“前30年”中最好的一年。我的一位初中同学董经训,在道兵某部当兵。奉命修建北京地铁一号线,周末在西单一家餐馆请我吃饭。一元五角人民币($0.25),吃了一条两斤重活全鲤鱼,还有素菜,十分丰盛。市场上,五分钱,可买一大盆西红柿。号召人民吃“爱国肉”,成了各级党委一项政治任务。吃饱了,没事干。我的老乡,桐城人方以智,发动了一次“文化小革命”。

 

  1964年到1965年,我国发生一起重大事件,就是关于“合二而一”问题的“论战”。它开始以学,但不久就转为政治批判。批判著名哲学家献珍。其起源却是桐城人方以智,在五百年前提出的“一而二,二而一”。如果把这次“政治批判”称做“文化小革命”,始作踊者就是方以智。

  

  1964年秋天开始,中科大6221每周都有几次,学习“一分为二”,批判“合二而一”。哲学课上,老师为我们演示,如何将一个棒槌锯成两半。再将剩下的一半锯成两半,继续下去,“万世不竭”。证明直到“基本粒子”,永远可分。6221同学更是利用自己的优势,把“哲学”命题变成“物理”课题,探讨“夸克”分裂后,会不会产生新的“链式反应”,制造出“夸克”弹。

 

  方以智(1611—1671),明末清初,桐城名人。明末复社袖之一,政治活家。后半生坚持反清,做明朝遗老,颠沛流离。上家学渊源,博采众,主中西合璧,儒、、道三教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物理,无所不包。 方以智还是我国早期著名物理学家,与西方“以太学说”类似,提出光的“气”波动学说。

 

  方以智在他的著作西均”提出,“尽天地古今皆二也。两无不交,无不二,而一者相反相因”,就是“一而二,二而一”。他指出有无、虚静、阴阳、体用、形气、道器、生死、可知不可知等等,都是矛盾的两端,是裂一二,二复一。献珍在中央党校课堂上,介绍了方以智著名论断。1964年5月29日,光明日“一分二”与“合二而一”文章,由此引起了关于“合二而一”问题的“论战”。这场论战”,历时近1年,全国刊共表文章380篇,集中批判“二而一”观点。

 

   正方第一辩手是有“Red Dragon (红色恐龙)之称的康生,手持尚方宝剑和“圣旨”。观点是,“合二而一”是反毛主席的‘一分二’的,是修正主的矛盾阶级调。 后来公开毛主席在中央工作会讲话,“一分二是辩证法,合二而一恐怕是修正主阶级调的吧”! 果真如此。接康生、艾思奇等人时更直接挑明:“双十条的第一个十条的前一段,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我写的。触及到了有些人的痛献珍就是一个,他出来搞合二而一反我”。还没有成为“小爬虫”的关锋,也表现积极,捞取了不少“政治”资本。

  

  方以智的“一而二,二而一”哲学思想,只有一半得到“xxx主义者”承认。万事万物只能一而二”,不能“二而一”。现在许多明星大腕都喜欢扮“二”,真的不知道中文“二”字学问有多大。单纯赋予“二”字以哲学含义,搞懂一而二,二而一”,实属不易。如果和“政治”相关联,“二”字就成了李傲所说的那两种“东西”。最脏,男人最爱。

 

  1964年到1965年那场批判“二而一”的“文化小革命”,在中科大6221没有兴起大的波浪。只是开了很多会,念了很多报纸。除了哲学课上那根无限可分的“棒槌”,只有幻想中的“夸克弹”了。不过“一分为二”,却在我们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多年以后,才知道,不仅可以一而二”,还可以“二而一”。只有

一而二,二而一”,才是我们老乡方以智的哲学思想。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中科大6221(26)一而二,二而一
  • 上光记事(1)惠令凯论文综述 (下)
  • 上光记事(1) 惠令凯论文综述 (中)
  • 上光记事(1) 惠令凯论文综述 (上)
  • 中科大6221(25)苗而不秀,银样镴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