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K10252017-12-04 06:39:48

丁香园:一年狂卖7.5亿的洗脑神药,请放过中国老人!

 

【丁香医生原创】只要你活得足够长,都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时间里碰上一种疾病——白内障。

在中国,60 岁以上老人的患病率是65%。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结果可能是失明——中国眼病致盲的原因中,白内障高居首位,高达47%。

眼科医生经常开玩笑说,如果谁能研发出治疗白内障的药物,拿个诺贝尔奖也没问题。

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没有这样的药,但中国有,每年还能卖出好几亿人民币,你一定听说过它——莎普爱思。

图片来源:莎普爱思官网

想知道有多洗脑吗?在网上搜索一下「莎普爱思卡通形象广告片」,打开视频看一下

一、洗脑的中国式神药

刷屏的「神药」有多神?看看身边孜孜不倦,购买不歇的长辈亲朋就知道。这种「神药」单是在2016 年一年就卖出了2800 万支,年销售额7.5 亿人民币。

在广告里,它几乎无所不能:

▼ 旧版广告里,几乎所有眼科问题都能滴

▼ 得了白内障,就用莎普爱思

等到失明就晚了!坚持滴是关键!

图片来源:莎普爱思旧版广告截图

▼ 白内障,看不清,莎普爱思滴眼睛……已经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一个流行段子

图片来源:莎普爱思最新广告

▼ 会致盲,怕不怕?我们能治!

图片来源:莎普爱思淘宝广告

仅2016 年一年,莎普爱思公司的广告费用就高达2.6 亿人民币,而同年的药物研发费用只有0.29 亿,白内障相关的药物只有550 万,连广告费的零头都不够。

图片来源:莎普爱思2016 年公司财报

有了巨额广告费的支持,莎普爱思滴眼液用各种广告轮番洗脑,简直把老、中、青、幼,一网打尽!

只要眼睛不舒服,人们第一个就会想到它。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二、被眼科医生痛恨的神药

可以这么说,莎普爱思几乎完成了全国近40000 名眼科医生的梦想——让老百姓都知道白内障防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然而,这个看起来很「有良心」的药物,并没有得到眼科医生们的支持。

相反的,它是眼科医生极为痛恨的一种药!

图片来源:一些眼科疾病科普文章留言

莎普爱思公司在1997 年上市时,主要在医院进行推广,莎普爱思公司的招股说明书里提到,「公司虽然尽力在医院推广,但未达到预期效果。」

很显然,眼科医生们并不好忽悠,但普通公众就不一样了。

2004 年,国家药监局批准将莎普爱思眼液转换为OTC 药物。

这意味着,它可以脱离眼科医生的约束,直接面向普通公众,这也有了文章开头那一系列的魔性洗脑广告,开启了莎普爱思的吸金之路。

三、假科普,真营销

神药摧毁了大众的认知

有些制药公司发明了新药,改变人类对抗疾病的进程,也赚取属于自己的利润。

还有些制药公司,为了高额利润,摧毁了大众对疾病的正确认知。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这是全球眼科医生的共识。

《眼科学》第8 版上说:目前临床上有包括中药在内的十余种抗白内障药物在使用,但其疗效均不十分确切。

国家卫计委旗下的中国防盲治盲网说:不论何种白内障,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手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被证明能治愈白内障,或阻止白内障的发展。

美国眼科学会2016 年的《成人白内障临床指南》中写到:对于人类来说,目前没有发现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有效治疗或延缓白内障的进展。眼科医师应该对患者说明这一问题。

不少眼科医生都告诉我们,许多老年人,一听到要去医院,要做手术,就会心里打鼓,莎普爱思恰好利用了这样的心理。

我们采访了几位医生,给我们讲述了他们遇到的病人们的真实的心理。

崔红平是东方医院眼科主任,也是最早指出莎普爱思营销危害的眼科医生:

「莎普爱思正是是利用了人类恐惧开刀的心理,错误宣传白内障不开刀也可以治好,我的专家门诊每个星期都会碰到这种病人。它如果真的治愈白内障的话,拿诺贝尔奖是没有问题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李灿教授给我们分析了老年人的心理:

「到我们门诊来看病的病人90% 用过莎普爱思,但几乎都是用了还是决定来手术,如果买点药就能阻止白内障,他们都是愿意试一下的。老人们普遍固执,不相信医生,相信电视上他们信任的人,相信健康频道“专家”的话。」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的卢弈教授也碰到不少这样的病人:

「临床上碰到的病人多数都是这种滴了眼药水最后仍然要过来开刀的病人,我从一个眼科医生的角度来说,这药物没效,这是明确的。」

是呀,眼睛有问题,滴滴眼药水就能好,多方便。

有的老人,在广告的宣传下,一滴就是半年、一年,甚至好几年,视力越来越差也不愿意去手术,坚信眼药水能够治好他。但实际上,如果不进行手术,结果很可能还是会失明。

崔红平教授说,他碰到很多病人滴眼药水,滴到白内障都过熟了,引来青光眼和葡萄膜炎。一个本来是十分钟手术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让病人延误好几年,模模糊糊的,不仅牺牲了长时间的生活质量,而且在最终不可避免进行手术时,还增加了手术风险。

图片来源:崔红平医生微博截图

一个原本只需要去医院做个小手术就可以治好的疾病,却因为这些眼药水,让老人在模糊的世界中生活了半年、一年、好多年……

他们看不清电视,看不清家里的家具,看不清桌上的饭菜,看不清马路上是否有车,甚至看不清自己的孙子孙女长什么样……

但其实,他们原本可以拥有清晰的、幸福的生活。

更可怕的是,白内障不严重时,手术相对比较简单;但如果坚持滴眼药水,拖延到过熟白内障再进行手术治疗,会增加手术难度,不仅花钱更多,还可能影响术后的视力恢复。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青光眼、葡萄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这些,莎普爱思的广告都没有告诉你。

在莎普爱思的官网上,有这样一句话:

企业愿景:只要是中老年人,一定要用莎普爱思。

四、国外用不用神药?

如果把眼睛的晶状体比作鸡蛋,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年岁增加,眼内的蛋白质逐渐变性,就像鸡蛋被一点点被煮熟,这个过程是无法逆转的。

目前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换一个鸡蛋(手术)。

但莎普爱思可不是这样认为的。在这家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里说,在白内障疾病早期,药物是临床治疗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的主要方式。

莎普爱思的宣传里,赤裸裸地写着:

图片来源:莎普爱思官网

预防治疗白内障,认准莎普爱思?

莎普爱思滴眼液中的有效成分叫苄达赖氨酸,在少数动物实验中对于延缓白内障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具体到人体,目前,全世界没有一种药物,被证明能有效预防或治疗白内障,莎普爱思(苄达赖氨酸)不行,其他滴的、抹的、吃的药也全都不行。唯一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

我们向国内多位顶尖的眼科医生询问了各国治疗白内障的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的卢奕教授这样告诉我们:

「药物治疗白内障是中国特色,国外几乎很少有药物治疗,白内障要么手术,要么早期有些患者可以通过配眼镜暂时提高视力。

因为这些药物在动物实验上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没有任何人体试验证实它们对人类的白内障有治疗效果。

说实在的,这个事忽悠的过了。各国都没有像中国这样大的一个白内障治疗药物的市场。」

崔红平医生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很多药物的药理作用是理论上的,实际用到人体可能是两码事,如果动物实验上有效的药物都能用于人体,癌症早就被治愈了。

在国外,也有极少数治疗白内障的药物,它们是处方药,医生一般会告诉病人这种药基本没效果。为什么还有这种药?很多时候是安慰剂,有些人它因为身体原因或者因为个人精神问题确实没法接受开刀,然后就给他开点药作为安慰剂。

全世界每年开眼科大会时候,从美国到欧洲到中国大家都是有共识的,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药能够治疗白内障。」

莎普爱思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得益于上个世纪90 年代,在中国的药监系统对于药物临床试验还没有那么严格的时候拿到了上市许可,而且在中国,并没有成熟的药物退市机制。

崔医生还提出了一个建议:

「既然这么多眼科医生来质疑这个事,国家药监局是不是能要求他重新进行严格的大规模临床实验,你已经是上市公司了,赚了几十个亿了,拿出两个亿来做个临床实验,给大家一个交代,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退一万步说,被批准的莎普爱思的适应症是「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然而这家公司早在洗脑式的广告中,模糊掉了早期二字。

图片来源:莎普爱思广告截图

莎普爱思不仅宣传能预防治疗白内障,还列举了白内障的症状。这是广告里最聪明的地方:用症状替换疾病。

滴什么滴啊!确诊了吗就滴?

白内障确实会出现黑影、重影等症状,但很多眼部疾病都会有这样的情况!

这一下就能多出来好多好多「患者」。不少人因为看了广告,听了宣传,发现自己有相同症状,就跑去药店、网上,甚至医院里买莎普爱思滴眼睛,医生拦都拦不住。

图片来源:莎普爱思某网售平台用户留言

而乱滴眼药水带来的后果,可能是非常严重的:

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长期坚持使用,会损伤角膜;
有些人根本不是白内障,也随便乱滴,耽误治疗。

例如有些青光眼患者,不去好好治病,自己乱滴眼药水,滴着滴着,青光眼越来越严重,可能就发展到失明的结局。

五、做更洗脑的广告,挣更多的钱!

其实早在2013 年,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眼科主任崔红平医生就实名爆料,指出莎普爱思存在虚假宣传。这一说法得到了不少眼科医生的支持,各地工商监管部门也都曾打击过它的违法宣传。

图片来源:2013 年的报道截图

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举报中,在广大眼科医生的声讨中,莎普爱思滴眼液没有停产,没有去做更大规模的试验,反而是把广告改了一代又一代,影响力越来越大,销量节节攀升,大把大把地赚钱。

甚至还成功于2014 年在中国A 股上市,销售额年年创新高。

图片来源:某理财软件

从2012 年的5 亿,仅仅4 年,莎普爱思公司就创造了营收近10 亿人民币的神话,其中莎普爱思滴眼液的销售额就高达7.5 亿。

更可怕的是,莎普爱思给药物营销带来了新的思路,成为了经典案例和学习典范。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在未来,不知道有多少药物,会学习莎普爱思,走上营销的「成功」之路……

你的家人、亲友,在用莎普爱思滴眼睛吗?

请让更多的人,知道疾病和广告营销背后的真相。

部分内容由眼科医生漆剑提供,来源公众号大白诊室《大白有话说,神药刷屏可以休矣!》

参考文章:

Olson R J, Braga-Mele R, Chen S H, et al. Cataract in the Adult Eye 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J]. Ophthalmology, 2017, 124(2): P1-P119.

赵堪兴, 杨培增,眼科学[M]. 8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世界卫生组织(WHO)视力损害和盲症实况报道,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282/zh/

中国防盲治盲网http://www.moheyes.com/

Abdelkader H, Alany R G, Pierscionek B. Age‐related cataract and drug therapy: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opical antioxidant delivery to the lens[J].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2015, 67(4): 537-550.

Balfour J A, Clissold S P. Bendazac lysine[J]. Drugs, 1990, 39(4): 575-596.

 

 

李鸿政:曹清华胶囊,你到底还要坑骗多少人,才肯罢手

 

近日,杭州丁香园打响了“围剿中华神药”第一枪,莎普爱思四面楚歌,为了响应这场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广州熊猫也不甘示弱,拉出部队开了第二枪,势必把名震江湖的“曹清华胶囊”扯下神坛。

中国200万医生都不曾用过的药物,它却把自己捧为神药,这是不是可笑?是笑我们愚蠢,还是笑我们白痴?是笑我们地大物博人傻钱多,还是欺我华夏无人?为什么屡屡通报却依然屹立不倒?这背后的真相,让我们大吃1吨!!因为曹清华胶囊不仅疗效不靠谱,更可能对患者造成一万点打击!!带来严重不良反应。

一、曹清华是谁?

曹清华胶囊的官网做得非常漂亮,富丽堂皇五彩缤纷,典型的中华神药门面。

曹教授说:“毛泽东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在我看来,风湿骨病也是一只“纸老虎”。因为再强大的敌人,都有他的“死穴”。只要我们切中要害,就一定能够战胜他…..近年来,在中医学希望的田野上,我们战胜了非典,攻克了禽流感,征服了埃博拉,我们也一定能够将风湿骨病这只“纸老虎”彻底打趴下!

说的真好,真有道理,如果我不是医生,我或许也已经帮衬他们的生意了!

现今曹清华胶囊官网没有对曹教授没有更多的介绍,但是根据网友提供的资料,以往的官网对曹清华教授是这样介绍的:曹清华教授,女,1946年11月生,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现任西安医科大学临雁医院诊疗部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类风湿专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疑难病诊疗咨询特邀专家,香港国际传统医学会理事等多职。从医四十多年来,曹清华教授一直从事 “风湿骨病”临床工作和治疗药物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研究水平,特别是对风湿病中侵犯关节或关节受损害较为突出的一组疾病治疗,造诣较深。曹清华教授出身中医世家,在曾祖父曹至清时期,家族已是西北五省的中医名门。曹清华教授总结家族四代名医治疗风湿骨病的经验,历经37年风湿骨病临床工作和药理研究,研制出震惊杏林的“开骨除痹”风湿骨病配方,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以她的名字为其研制成果命名——曹清华胶囊。

单看上述介绍,你或许认为曹清华教授的确牛逼。一旦我们深究,挖掘挖掘,真相总是让人心酸的。

第一,西安医科大学?早在2000年西安医科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更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曹清华大学任职于西安医科大学如何说起?

第二,临雁医院?据记者调查,西安交通大学共有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西北医院)、附属口腔医院这3所直属附属医院和10家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教学医院,在这名单中并无“临雁医院”的名字。西安交通大学医院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确认:“即便在西安医科大学合并进西安交通大学之前也没有临雁医院 ,合并之后更没有这家医院。

为了进一步确认,冇办法,只有借助度娘,我们搜索“临雁医院”的结果是这样的:

而搜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这样的:

很明显,没有人知道临雁医院是个什么东西。

第三,中国中医药学会类风湿专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可笑的是,我们虽然有“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药协会”,但根本没有“中国中医药学会”,又何来类风湿专业研究中心?何来的副主任?更何来的曹华清?后面一系列的头衔都是自封的,都是子虚乌有的!

二、曹华清胶囊又是什么药?

曹华清身份被证明是假的,所以现在曹清华胶囊的官网上已经找不到曹清华教授的出生履历了,这招叫毁尸灭迹,死无对证。那么曹华清胶囊呢?

曹清华止痛胶囊的生产商西安阿房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9月由西安中药厂改制而成立,是一家主要以中成药的生产研发营销为一体的企业。这些信息网络上都是查得到的。他们精心打造的帝国“曹华清胶囊”到底针对哪些疾病呢?为什么那么热火呢?为什么电视广告层出不穷呢?

熊猫我闲的蛋疼,搜搜曹清华胶囊的来龙去脉。曹清华胶囊的另一个名字叫做“薏辛除湿止痛胶囊”,在中国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CFDA)能查到,说明这个药不是下三滥的、无名无姓的假药。

曹清华胶囊(薏辛除湿止痛胶囊)的批准文号是有的,国药准字B20020225,这个可以查。药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国药准(试)字+字母+8位数字”。其中“药”代表是药品,字母包括H、Z、S、 B、T、F、J,分别代表药品不同类别:H代表化学药品,Z代表中成药,S代表生物制品,B代表保健药品…..可见曹清华胶囊是保健品,一个保健品,竟然在官网上说出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话:

关键是,这样一个“名震江湖、气吞山河、雄心万丈”的神药竟然是个保健品!后面还搞成了个OTC,也就是说,病人不需要经过医生,就能够在药店中随意买到。而且买到的价格还不便宜,全国统一标价498元/盒,1个月一盒。

它价格那么昂贵,但依然有那么多人买,它的疗效真的如此让人动心么?

我们评估一个药物是否有疗效,必须得有临床数据说明,这是金标准。不是你说好,他说好就行,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可是,曹清华胶囊疗效的数据在哪?我搜索了万方数据库、知网,分别使用“曹清华胶囊、薏辛除湿止痛胶囊”关键词搜索,结果是这样的:

这样的结果,是200万临床医生的意料之内,曹清华胶囊是个什么东西,临床上根本没有正规医生在用。但对于广大的受害群众来说,可能就要大跌眼镜了。

我们再看看专业论坛上医生们对曹清华胶囊的评价:

再看看知名社区知乎的朋友对曹清华胶囊的评价:

不管是正规的医学文献,还是专业医学论坛,或者是一般的知识社区,大家对曹清华胶囊都是嗤之以鼻的,说明其疗效远远没有它说宣传的那么神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明文规定:任何药品广告不得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不得利用国家机关、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或者专家、学者、医师、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曹清华胶囊的广告已经明显违法了该法规。

明明已经严重违法的曹清华胶囊,为什么依然能够“立马横刀、笑傲江湖”呢?

三、洗脑式的广告,霸占着屏幕

因为买药的人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或者是没有医学基础的普通年轻人,看到家中老人痛苦,医院医生又说这个病得慢慢来,长期治疗才行。刚好曹清华胶囊从天而降,似是蝶谷神医,又像再世华佗,说的天花乱坠,加上电视上各种洗脑式广告,天天播,日日看,又是请明星,又是祖传秘方,难免不心动。曹清华胶囊团队的营销手段,简直是天下无敌、宇宙第一。

在CFDA官网上,查到了薏辛除湿止痛胶囊(曹清华胶囊),药品广告总共128个!这是什么概念?普通药物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广告,临床上真正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处方药物,比如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塞来昔布等等,基本不做广告。

广告做得再好,不代表药物本身好。我看了曹清华胶囊的广告,差点忍不住下单买一个疗程试试,你说这广告洗脑的威力有多大?

在CFDA备案的曹清华胶囊广告一共128个,包括视频、图文广告,熊猫我花了几个小时认真阅读完这些广告之后,只有两个字概括:震撼!

其广告设计题材的丰富多彩性、故事编剧的完整性、情感交流的细腻性等等,就像天罗地网一样撒向我们,长期以往,我们出门都会默念:曹清华胶囊真的很棒!

视频广告中就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渔夫篇、公交司机篇、奶奶篇、铁娘子篇等,故事的开始是一个饱受风湿、类风湿、颈椎、腰椎病痛苦的渔夫、公交司机、奶奶或者铁娘子,经过曹清华胶囊的洗礼后,挣脱束缚、得到自由、重获新生,赶快拿起电话订购曹清华胶囊!!

另外,根据需要,视频的长短有5秒、10秒、15秒、30秒、60秒、180秒之分,满足不同时间段的播放,丰富人们的茶余饭后生活,彻底洗脑!

认准曹清华!快用曹清华!短小精悍的十个字,字字震撼人心!直达中老年人朋友的内心!曹清华胶囊的真实面目仅仅是个辅助治疗,但这辅助治疗四个字放在最卑微的地方,病情丝毫不被言语提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只是“认准曹清华”、“快用曹清华”。这种伎俩,用在超市上卖纸尿裤,或者卖咸鱼,都是可以的,但是用在一个药物/保健品上,就是大大不妥,因为它所宣传的疗效已经远远超出了产品本身能力,属于高度夸大、夸张,我们必须严厉指出: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对人命尊严的践踏!!

四、曹清华胶囊辣手摧花,难道没人管么?

这么明目张胆的为所欲为,不可能不被人举报、投诉,问题是,为什么到现在它依然能够屹立不倒、笑傲江湖?

我们先来看看这么多年来,都有哪些地方对曹清华胶囊做出通报批评!非常非常非常多!

2012年,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几十上百个“神药”做出通报,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曹清华胶囊,药监局认为它的违法原因: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利用患者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做证明。处理结果是:移送同级工商管理部门。

2013年,国家FDA总局对曹清华胶囊做出了通报:

2014年8月和12月 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监测的涉嫌违法食品药品广告中曹清华薏辛除湿止痛胶囊再次上榜,违法表现为“在福建电视剧频道,利用患者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作证明。

不列举了,太多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搜一搜。臭名昭著的曹清华胶囊,为什么在那么多次被勒令整改、移交工商管理部门等等之后,依然能够一柱擎天??

是谁,赋予了曹清华胶囊如此大的权利?

为什么国家药监局(CFDA)一方面在勒令曹清华胶囊整改,另一方面药监局的官网还能查到曹清华胶囊在堂而皇之地逛花园?还能批准曹清华胶囊如死神洗脑般的广告满天飞?CFDA官网显示最新一款曹清华胶囊的视频广告有效时间为2017-9月到2018-9月,内容跟之前一模一样,为什么??难道曹清华胶囊集团真的能一手遮天么?

五、有人说,曹清华胶囊除了骗钱,还要命

曹清华胶囊说明书显示其成分为:当归、白芍、白术、薏苡仁、附子(制)、桂枝、乌梢蛇、地龙、牛膝、细辛、甘草。说明书认为功效包括:散寒除湿,活血止痛。用于痹症寒湿闭阻,瘀血阻滞引起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的辅助治疗。没错,在这里他们说出了“辅助治疗”四个字,但在宣传上从来都是一字不提、避重就轻,这对于一般的商品而言或许能被谅解,但对于一个被疾病折磨的患者吃下去的药物来说,就是万恶不赦的做法!

一个医生不认识、没用过的药物,一个宣传效果极为显著、里程碑式的药物,一个患者说疗效不好被骗了的药物,却依旧横行于市,让人匪夷所思,得多巨大的利润,才能让这帮商人铤而走险。单凭曹清华胶囊夸大其词、子虚乌有就已经是不可原谅,如果曹清华胶囊本身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呢?是不是就该凌迟处死、永劫不复?

那曹清华胶囊有什么副作用呢?现在曹清华胶囊的官网有这样一段话:

这tm都是废话,哪一条有说曹清华胶囊的副作用了?也是,它自己也没搞清楚这个药到底是什么药,这个药到底有没有副作用,它又怎么能够告诉你呢?即便是知道,它也未必能如实告知。所以,它的药品说明书写着: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这句话真的是让人相当厌恶!很多中药、中成药都有这样的做法,这可以被视为相当不负责任的做法!相当猥琐、可恨!因为不知道,所以预防就无从下手,一旦患者在服药期间发生肾功能损伤、肝功能损伤,它可以矢口否认,你有什么证据说明是我曹清华胶囊导致的呢?对于一个个体患者来说,我们真的很难断定他这个肝肾功能损伤是由某个药物引起,尤其是患者可能同时服用好几种药物。但如果我们纳入几百、几千个患者,然后用临床研究最简单的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一组吃曹清华胶囊,另一组不吃曹清华胶囊,比较一段时间后发生肝肾功能损伤的比例,用数据说话,谁是神谁是鬼一目了然。

可是,又有哪个临床医生闲的蛋疼会去做这样的临床试验呢?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呢?在中国还要问一句,这样的项目能用来晋升么?答案或许都是否定的。所以到目前为止,从未有相关的临床研究。但没有临床研究就没有证据了么?也不是,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观察、总结,得出一个可能正确但未必被大家接受(因为没有随机对照研究数据)的结果,那就是:哇,好像吃了曹清华胶囊的患者多数都有肝肾功能受损哦。

如果真如曹清华胶囊所言,它的成分包括那么多味中药,那么问题来了,长期吃这些中药真的好么?这些中药真的纯天然无毒副作用么?中医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卖药给你的人说你不适合吃了么?

六、总结

曹清华胶囊,神药中的战斗机。屡屡被通报批评勒令整改,却始终能在江湖浑水摸鱼,并且风生水起。多少中老年人被骗而不知,打电话时还叨叨念念叫儿女从广州买几盒神药寄回老家,哎,从营销这一块来讲,它曹清华胶囊的确干的漂亮!或许某一天,有几个苦命之人因为服用了某某神药而致死,我们才能真正大刀阔斧、真枪实弹地跟它干一场。问题是,难道还没死人,或者死了人而暂时未知道,再或者是死了人但是没人报道,我们就熟视无睹,任由它践踏中华这片美好的家园么?

曹清华胶囊,你爷爷奶奶还在吃么?你这个不肖子孙!

 

 

烧伤超人阿宝:医保费用为什么失控?让我们来看看这几种神药

 

医保的控费问题最近搞得医疗圈鸡飞狗跳,四川和贵州相续出台严厉的控费要求和问责制度。控费未达标,医院降级,院长撤职,医务人员扣工资。

可以想见,医保控费压力绝非仅仅存在于四川和贵州。这种压力应该是全国性的。但是,把控费压力一刀切的踢给一线医院和医生,似乎并不是公正的做法。医保目录的调控和药品的审批管理,都不是一线医院和医生能承担的责任。不仅如此,除非管理部门出面组织,普通一线医生也没有能力对药物做系统全面的再评价。

其实,在我们主管部门批准的国家医保目录和地方医保目录中,不乏一些中国特色的神药。这些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高度可疑,却每年耗费大量的医保资金。

我们的主管部门在以雷厉风行的手段逼迫一线医院和医生控费的同时,是不是应该认真反思一下:这些药物是如何进入国家和地方医保目录的?以及,这些药物的生产许可为什么至今没有撤销?

下面,阿宝冒着被集体追杀的危险,说几款年销量几十亿上百亿的神药。

一、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2017年10月15日,一则新闻引起了轰动:杭州发往四川的“救命药”未能及时送达。当事人质问快递公司:人没了药还在路上,谁应该负责?

这本来是一个快递行业送药不及时延误病患用药的新闻,但在继发引起的讨论中。该药是不是救命药成为敏锐的医药专业人士的讨论焦点,业内人士几乎一边倒的指出该药:仅是辅助用药,与救命毫无关系。

出于好奇,阿宝对这个药做了一些功课。结果令人目瞪口呆。

首先,此药好生了得,在2016年国内等级医院生物制品销售额排行中名列第一,销售额突破百亿元,占生物制品药品整体销售额的十分之一,超过著名的救命药物人血白蛋白!

2016年国内等级医院生物制品销售额品种TOP排行(单位:亿元)

这个神药在中国如此流行,想必是疗效奇佳风靡全世界了?

笔者的好奇心来了,查阅了全世界主流药品监管部门网站。结果发现:欧美日等各国均没有批准这个药品上市,只有国外只有一个叫TrbPharma的企业在巴西和阿根廷注册了该药。

这种药物在中国最初使用,是来自进口。因其当时批准的适应症极其广泛,在医院大量使用,销量惊人增长,引发国内数十家企业仿制,甚至超过真正的救命药人血白蛋白,成为销售第一的生物药品,中国的销量占该药全球销量的99%以上。

2017年6月2日国家药监局对进口到中国的巴西和阿根廷的生产企业进行了核查,发现其生产工艺与注册工艺不一致,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风险,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为保证公众用药安全,决定自即日起,在中国境内暂停销售使用该产品,各口岸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暂停发放该产品的进口通关凭证,并组织依法处理。见《总局关于暂停销售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的公告(2017年第69号)》。

不仅如此,从去年该药频频出现在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上,国内生产药品和进口药品的都被要求修改说明书《总局关于修订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16年第172号)》。

总结一下:1.全世界范围内,该药仅仅在中国和巴西阿根廷上市。2.该药在中国生物制品排行榜雄踞第一,销售额过百亿。3.中国销量占该药总销量99%以上。4.该药原研药物已经因为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停止进口。

由于政府的背书和企业的宣传,很多医生对其疗效深信不疑,甚至让患者家属千里迢迢从杭州往四川送药。

目前,该药在全国17个省的医保目录上。

《2016年国内等级医院生物制品销售额排行榜》靠前的还有几个神药,均有共同的特点,辅助用药,价格高,国外已经淘汰或主要国家从未上市,这些药包括,蛇毒血凝酶、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脑蛋白水解物都是销量几十亿元的重磅品种,我们来看看这些药在国内外的“天壤之别”药物的庐山真面目。

二、蛇毒血凝酶

“立芷雪”是最早的蛇毒类止血药,是由瑞士素高药厂生产,来源于巴西矛头蝮蛇蛇毒提取物。

二十多年前, 蛇毒血凝酶曾在法国、意大利等8个国家上市,但在随后的十多年中,被淘汰陆续退市,在“立芷雪”的原产国瑞士没有上市。

立止血在我国进口批件已经于2010年2月到期,素高药厂于2011年3月、5月和9月再提起注册申请,均被国家食药监总局驳回,早已正式退出中国市场,驳回的理由是:1、资料显示,本品未在生产国上市。2、本品2005年再注册批件中,明确要求申请人在本品中国临床使用期间,请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请组织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进一步证实其临床疗效,规范说明书内容(包括适应症),为下次再注册提供再评价的依据。此次提交的临床试验结果中没有充分数据说明本品用于预防出血的有效性,且存在潜在的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随后,瑞士素高药厂不服国家药监局禁止其进口的决定向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继续审批进口血凝酶,但被北京市人民法院驳回,法院支持了国家药监局停止进口的结果。

蛇毒血凝酶,这种药物甚至未在其原研国家瑞士上市。然而国内以此为标杆的仿制品(类似物)销售额七十多亿,此类药物主要有四个。尽管四个药的蛇毒来源不尽相同(包括其中之一号称一类药),但其在上市前的临床试验,均对比的是“立芷雪”,结论都是和其疗效相当。

“立芷雪”因疗效不确定被药监局的否定意味着国内仿制品的上市前临床试验参照物和参照标准合法不存在了,因此原有的临床试验数据失去意义,换言之是疗效相当不确切,按照常规惯例,国外的原研药品一旦因为疗效不确切或安全性风险被撤市,则其仿制品必须被相应撤市。在国外位数不多的几个国家被一一撤市时,我们国家对仿制品并没有采取行动,最后在素高药厂最后一个销售国—中国停止其进口时,中国药监部门仍然没有要求仿制品随之撤市,甚至连要求其进行临床再评价也没有,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是不是蛇毒血凝酶疗效很确切并没有安全性风险呢,然而并不是,2013年,国家药监局在其网站上要求蛇毒血凝酶修改其说明书,删去原说明书中“本品具有止血功效,不影响血液中凝血酶含量,故不会导致血栓形成”的相关文字;删去原说明书中“虽无关于血栓的报道,为安全起见” 的相关文字;增加“有血栓形成风险患者慎用”增加“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收集到以下不良事件:过敏性休克……等众多不良反应”。

在全球一国一国淘汰蛇毒血凝酶的同时,药监局虽然也禁止了蛇毒血凝酶的进口,却忘记了的中国还有仿制的的蛇毒血凝酶,成了全球停用后的孤岛。

该药目前在国家医保目录中,属于乙类药品。

三、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

除中国外,仅在奥地利、德国和俄罗斯上市,原研药为奈科明公司(2011年被日本武田制药收购)生产的“爱维治”。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属辅助用药,适用于多种症状,单价高、利润空间大。目前,国内企业占全球市场份额的95%。

2015年,国内生产该药品的一家企业被查处,此后多家企业在检查中也发现问题,被认为该类产品存在系统性风险和安全隐患。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违法生产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的通告(2015年第21号) 》中规定:生化药品原料多来源于动物组织,成分复杂,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要求高,注射剂属高风险产品,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工艺生产。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化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对擅自改变工艺、外购提取物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依法严厉查处。

小牛血类药品也是地标升国标的产品,其有效性评价差距很大,不良反应较多较重。CFDA的数据来看,2014年共收到小牛血类药品产品不良反应1274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56例,占4.4%。

目前,该药在全国28个省的医保目录中。

四、脑蛋白水解物

除中国外,仅在原研国奥地利上市。

早在2008年,CFDA就发布《关于加强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监督检查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8〕734号)》规定,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在产品质量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建议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生产企业主动停止该品种的生产,并按相关技术要求,组织开展改进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工作。在相关工艺改进和质量标准未经批准前,暂不宜恢复生产。

之后,去年两个公告《总局关于修订脑蛋白水解物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16年第173号)》《关于停止进口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等4个药品的公告(2016年第13号)》,指出奥地利艾威特药品有限公司(EVER NeuroPharma GmbH)的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商品名:施普善)实际生产工艺与注册工艺不一致,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