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精舍 金剛上師 德威仁波切
一般人常問及顯密佛法的種種疑問,上師在此處做詳細解釋,除此之外,在上師著作「認識『金剛乘』佛法-什麼是正信密宗」、「認識『金剛乘』佛法-寧瑪派及大圓滿介紹」、「皈依發心大禮拜法要」亦有詳細介紹,有意者可向各地中心索取。
答: 「顯教」、教外別傳的「禪宗」、「密宗」、以及「金剛乘」等。
答: 所謂「顯教(Sutra)」,是指依「經、律、論-三藏」學佛修行;「經、律」是釋迦牟尼佛所傳,而由其弟子集結而成的經典;「論」則是後代佛法大師在某角度切入,闡述佛法精義,例如龍樹(Nagajuna)作「中觀」,彌勒(Mitriya)作「唯識」,馬鳴作「大乘起信論」,無著(Asanga)作「攝大乘論」等。
答: 較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中國佛教是顯教,但顯教不只是中國佛教;藏傳金剛乘佛教包含比中譯大藏經更完整的顯教,以下會解釋什麼是西藏顯教。
答: 雖西元400年姚秦時代,已有鳩摩羅什法師來到中國,但完整大藏經來到中國,是唐太宗貞觀19年玄奘法師西行印度求法之後,由印度帶回來的。貞觀3年玄奘法師花了三年多走了五萬里路才到達印度。之後在那瀾陀寺隨戒賢論師主要學唯識宗旨。留學印度約十年,貞觀19年回到中國,帶回梵文佛經,太宗皇帝請住弘福寺譯經。一生弘揚唯識宗教義,成為中國唯識宗初祖。
請大家用邏輯想一想:
玄奘法師只在印度留學十年,除了要學會能瞭解佛學專有名詞的深奧印度文,又要學全三藏經典,能學得全那瀾陀寺的所有經典嗎?再者,再想想以當代古時紙或竹簡,所有經典重量有多重嗎?光空手去程就花了三年半,未聽說有大批隨從與交通工具,回程帶這麼重的經典,徒步回中國走三年,能搬得完那瀾陀寺的所有經典嗎?
而藏傳佛教始祖 蓮華生祖師化生於印度,先隨釋迦牟尼佛堂弟阿難尊者學全三藏經典,再拜師印度各大持明修習密宗,以及大圓滿祖師吉祥獅子修習大圓滿等,蓮華生祖師是阿彌陀佛化身,更有凡人難解的佛菩薩傳法加持多種傳承,示現閉關多年証道,修成長壽佛虹光身無死成就,進西藏前就有九百年歷史(詳見『蓮師傳』)。
蓮華生祖師是印度本土第一大宗師,已証果的佛菩薩;玄奘法師是原本不懂印度文的留學生;
蓮華生祖師在入西藏前有九百年;玄奘法師待在印度約十年;
比比長安和西藏與印度的距離;
西藏與印度的近距離,加上藏王全力支持取經譯經的人力與交通運輸工具;
長安與印度的遠距離,玄奘法師未聽說有大批隨從與交通運輸工具;
兩者相比較之下,蓮華生祖師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絕對優勢。第一,蓮華生祖師是西藏國師,國王全力支持交通運輸工具取經與譯經;第二,西藏與印度的距離極近;第三,蓮華生祖師本人是印度本土當代的第一大宗師,已証果的佛菩薩,將印度佛法末期所有的顯密經續全盤搬到西藏後,訓練大批翻譯人材,將經典全部譯成藏文「甘珠爾」及「丹珠爾」藏文大藏經,因此許多譯成藏文的典笈中國都沒有。
民初呂徵仔細比較藏文「甘珠爾」大藏經及中文大藏經,藏本798本,漢本只334本,發覺蓮華生祖師傳入西藏的藏傳金剛乘佛教,經典與法義保存更是完整無缺。並且藏傳佛教各傳承都有千年傳統的大型佛學院(Shedra),以學習顯教經律論為主。
並且請大家比對一下西藏「甘珠爾」大藏經中譯版,與玄奘法師譯260字的《心經》內容,就會發覺中譯版只有相當於「正行」的「正宗分」,缺了相當於「前行」的「序分」,與相當於「結行」的「流通分」。
絕無不敬偉大的中國祖師,只是提出事實,請大家思考以上客觀的條件,自己來回答以上問題,其它就不需多言了。
答: 佛圓寂後,現今尚流傳的佛法主要分四支:
再詳細講,必需要談到「九乘佛法」。
答: 此處略述,『認識『金剛乘』佛法-什麼是正信密宗』有更詳細介紹。
蓮華生大士是阿彌陀佛化身,應藏王赤松德真邀請由印度入西藏,將印度佛教末期的顯密佛法精華,完整傳入西藏,創立了最古老的寧瑪派(意思是「舊譯派」,有別於後來其他祖師創立的「新譯派」白教、花教、黃教等),俗稱「紅教」。
寧瑪派將佛法分為九乘次第:顯教三乘,外密三乘,內密三乘。
答: 「顯教三乘」為化身釋迦牟尼佛所說。分為「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包括四聖諦、十二因緣、菩薩六度等。一般需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
答: 「外密三乘」為報身佛金剛薩埵所說,又稱「下三部瑜珈」,在唐朝開元年間由金剛智、善無畏、不空三藏三位大士由印度傳入漢土。日本留學生空海和尚(弘法大師)得惠果法師傳承,帶回日本,現流傳於日本又稱「東密」。內容可見中文大藏經密教部四本部份。
外密三乘分為:
答: 「內密三乘」為法身佛普賢王如來所說,統稱「無上瑜珈部」,藏密三年三月閉關聞思修的部份,因緣具足能即身成就,配合四級灌頂次第實修:
答: 藏傳佛教稱「金剛乘」,是蓮華生祖師應藏王邀請,帶入印度佛教所有的九乘顯密佛法。俗稱「藏密」易生誤解,因為包含「顯、密」,不只「密宗」。
答: 「密宗」分為「東密」與「藏密」。
「東密」傳承與內容見先前「外密三乘」所述,俗稱「真言宗」、「密教」或「真言密教」。
「藏密」是藏傳佛教「金剛乘」中,「無上瑜珈部密宗」部份,傳承與內容見先前「內密三乘」所述,又稱「咒乘(Nga)」或「密宗」。
以下「密宗」稱呼,專指「藏密」。
答: 藏傳佛教包括密宗,但不只是「密宗」。
藏傳佛教正式的名稱是「金剛乘(Vajrayana)」,包含顯密。「密宗」只是俗稱。
答: 除了以上所談的顯密之外,還有釋迦牟尼佛捻花,大迦葉尊者微笑,以心印心、教外別傳的「禪宗」,稱「宗下」而非「教下」,指有別於一般因乘顯教,另成一脈。印度本土傳了二十八代後,由達摩祖師帶來中國,成為中國禪宗初祖。
達摩祖師是中國禪宗初祖,其實他在中國並不如意,遇到梁武帝根器不相應,話不投機,才去面壁,主要以心印心傳了二祖神光,並未廣開大門大量傳法。
「禪」者智慧也,由達摩祖師,經神光、僧燦、道信、弘忍,到六祖慧能前之「直指禪」只一脈單傳,由上師直指引見自性;後世文人習禪淪為解悟口頭禪,走入歧途,因此禪風一改,以「參話頭」功夫練定力,時機至時,師用公案、機鋒、轉語、棒喝,逼至離心意識處,真如法身頓現時,剎那認取。
答:明眼過來人看,聖喜金剛「大圓滿椎擊」、帝洛巴「大手印飛鞋」、「禪宗棒喝」,都是立斷粗細妄念,離心智慧頓現時認取之。其實「禪宗」引見自性智慧的方法,與「大圓滿」前半部「立斷(藏音:徹卻)」相似,以這角度看,應屬「無上瑜珈部」的「大圓滿-立斷」次第。
答: 中國「禪宗」,有直指真如自性本體之方便,並無如何起用之詳細指示及修鍊。
密宗「無上瑜珈部」中「生起」及「圓滿」次第,指示証「法身」後如何現起「報身」與淨土,及「真如心氣」如何起用,是修鍊報身佛如何現起千手千眼,聞聲救苦的深密法要。
「大圓滿」後半部「頓超(藏音:脫噶)」指示在明心見性後,化虹身証報身的法要。
答: 達摩祖師是中國禪宗初祖,其實他來中國之前,經過也住過西藏,傳過更多法要,為密宗「施身法」男派祖師(這大約是密勒日巴祖師的時代),他所傳大圓滿次第部份,等於西藏禪宗。
因此禪宗也不專屬於中國。中國人由於不知道達摩祖師曾住西藏傳法,認為禪宗屬中國顯教,其實達摩祖師在中國並不如意,遇到梁武帝根器不相應,話不投機,才去面壁,而在西藏卻極受歡迎尊重。
但密宗聖喜金剛祖師由佛界帶來人間的正宗大圓滿次第更是燦然完備,除明心見性的「立斷、本淨(藏音:徹卻、卡大-由已悟聖師直指,立斷妄念,面見本淨本性的頓悟禪法)」,更有化虹身的「頓超(藏音:脫噶,在『寧瑪派與大圓滿法門有詳細介紹』)」。
答: 一般發心出離,想實修完整金剛乘藏傳佛法,大約有四個過程:
答: 這是西藏寺廟喇嘛出離專修的初級基礎訓練。
年幼初入寺廟前五六年學認字、讀書、寫字,然後入寺廟待數年學「藏音楊替噶誦」,及初基佛法,法本唸誦。
「誦(sum)」是藏文「三」的意思,「藏音楊替噶誦」指以下三項訓練。
答: 由以上介紹當明白,「金剛乘」是西藏 赤松德真國王迎請藏傳金剛乘佛教始祖蓮華生大士入藏弘法,所傳入在印度佛法末期,包括那瀾陀寺(唐貞觀年間三藏法師玄奘留學印度取經之處)所有的顯密佛法。它當然是佛教,並且是最完整最正宗的佛教,並且「金剛乘」不但是大乘佛教,不只是佛教的一個支派,其自身體系已完整包括貫通了「小乘」、「大乘顯教和密宗」,也包含了原始「禪宗」(印度由釋尊到達摩祖師的禪宗)。
答: 如果修行人在此實修體系,在佛學院只聞思修到顯教經律論部份,停留在此不再進修深造密宗部份,就是合格的西藏顯教法師。
如繼續深造密宗部份,就是顯密雙修。任何金剛乘的法王、仁波切、金剛上師,都是受過以上完整的顯密訓練,是名符其實的「顯密雙修」。
顯密是一體兩面,毫不對立。完整的藏文大藏經,六十二部是大乘,其中一半是密宗,由佛所說,梵文所寫。
答: 不僅釋迦牟尼佛傳過密宗,也有法界諸佛將密乘佛法傳入天界與人間。
釋迦牟尼是賢劫千佛第四佛,本時代最著名的導師。釋迦牟尼佛住世時,也傳過密宗,可見於中文《大藏經密教部》,藏文《甘珠爾》大藏經,以及《時輪金剛密續》等(釋尊曾應香巴拉國王月賢請法,傳「時輪金剛」密續)。印度 佛密論師、釋迦親論師等著作述說,釋尊在河邊入定時,其智慧心曾被鉤召至色究竟天受諸佛灌頂。
但法界無量諸佛也沒閒著,有些密宗傳承,是由法身佛普賢王如來及報身佛金剛薩陀(五方佛的集中化現,或稱東方不動佛)或金剛手菩薩(Vajra Pani)傳入天界及人間。例如聖喜金剛(Garab Dorje)帶來佛界最高的「大圓滿法」,金剛總持傳「大手印法」,金剛手傳各種本尊等「無上瑜珈部」法要,詳見密宗傳承其他處有解釋。
佛陀遍知正覺,為利益不同根器的眾生,能以不同化現,開顯無量方便法門。大乘顯教和密宗都是佛所說的大乘佛法,都是「依菩提心正因,引眾生明白因果,入佛知見,覺悟解脫」,「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淨障集資,「自淨其意」以開顯本有真如自性,只是因應眾生根器,方便與遲速不同。
有些南傳佛教,說大乘佛教不是佛法,有些顯教行者,認為密宗非釋迦牟尼佛所說,是因為不明白以上情形,也不完全瞭解佛的「法、報、化」三身所造成。
除以上所說之外,禪宗中國初祖達摩祖師,曾在西藏住過並傳過密法,藏人稱「Padamba Sange」,被尊為密宗男派「施身法」的祖師。這段歷史一般漢人可能不清楚。
答: 千言萬語濃縮成一句話就是「修本尊瑜珈」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釋尊悟道時說:「原本眾生就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無明,不能証得」。
眾生身心是無明系統和智慧系統的混和,本性認識本性自己叫「開悟-覺」。
不認識叫「無明-迷」。
各層次佛法都為引導根器條件不同的眾生「由迷入覺」。
一般而言,化身釋迦牟尼佛所教授的佛法,許多都是因應弟子根器依方便而說,例如「聲聞、緣覺」二乘,但後來在《心經》與《法華經》又指出其錯處。
「金剛乘」雖包括九乘佛法,但藏密只最重視實修得証即身成就的「無上瑜珈部」,這是法身佛及報身佛在淨土,直接向菩薩弟子宣說自身經驗,離一切戲論,指出如何頓悟証自性的果乘教法。並非因應低根器弟子,以黃葉止兒啼,修這種法門易即身証道。
答: 「無上瑜珈部」的「三次第」為:
初修藏密「無上瑜珈部」時,
「生起次第」好像初級「本尊瑜珈」,
「圓滿次第」好像中級「本尊瑜珈」,
「大圓滿次第」好像高級「本尊瑜珈」。
三次第其實是「相、功用、體」一體三面,未成就自性本尊前分段鍛鍊的方便。
由迷入覺時,其實,
「大圓滿次第」卻好像初級「本尊瑜珈」,住在真如本體;
「圓滿次第」卻好像中級「本尊瑜珈」,依智慧心氣動能生起妙用;
「生起次第」卻好像高級本尊瑜珈,如過去諸佛証入法身後現起色身,現起佛身淨土。
三次第是自性本尊的「體、功用、相」。
答: 所謂「本尊」,梵文dewa,藏文yidam。法界有無量佛菩薩,但與自己有緣而專修的這一尊,稱為「本尊」,也就是自己根本這一尊佛菩薩。
「瑜珈」字有多重意思,梵文yoga,藏文naljor。是相應,無分別的意思(union, inseparable),此處並非指現代流行印度教的瑜珈術。
「本尊瑜珈」指如何和自己主修的這一位「本尊」佛菩薩達到相應。
「迷時師度」,依外在上師教授,外在本尊加持。東密下三部瑜珈視本尊在外。
而「悟時自度」,藏密無上瑜珈部灌頂時就指出自性原本具足外佛的體性與能力,直接了悟,經教授明白見地後,實修開發自性。
答: 「本尊瑜珈」的修持包括「前行、正行、結行」三部分。
雖有「前行(準備工作)」、「結行(善後工作)」等外相,但「正行」部份則在修「三密相應-意瑜珈、語瑜珈、身瑜珈」。
就像少年立志,模仿最敬佩的偉人,怎麼做呢?思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