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羽2021-02-20 12:44:34

吉州志诚禅师者,本州太和人也。初参秀禅师,后因两宗盛化,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曰:“能大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

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付衣法,岂徒然哉!吾所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无滞于此,可往曹溪质疑。他日回,当为吾说。”

师闻此语,礼辞至韶阳,随众参请,不言来处。

时六祖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

师出礼拜,具陈其事。祖曰:“汝师若为示众?”

师曰:“尝指诲大众,令住心观静,长坐不卧。”

祖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师曰:“未审大师以何法诲人?”

祖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

听吾偈曰:一切无心自性戒,一切无碍自性慧,不增不退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师闻偈悔谢,即誓依归。

 

神秀大师, 对六祖推崇有加。而弟子们, 因为六祖不识字, 而生轻慢之心。所以我说, 佛弟子修行, 先修忍辱波罗蜜, 去了我慢, 其它才有可能。

六祖这首偈, 如果把最后一句中的“本”换成“自”, 就是:  自性戒,自性慧,自金刚,自三昧。  这才是真正的戒定慧。我以前说,佛不以法成,不以修成,不以律成。我今天要说,佛不以戒成,不以定成,不以慧成。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你如果是个男人,你还会需要做什么来成为男人吗?你如果是个女人,还需要做什么来成为女人吗?你见过一个男人,先把丁丁切掉,然后再想办法修炼成男人吗?没有这样的傻子吗。真的没有吗?很多修行人就在做这样的傻事啊。我就不拿女施主们打比喻了,免得被骂流氓,呵呵。

你本来就是佛,要法,修,律,戒,定,慧,来做什么?你先把自己定位成凡夫,不就是先把丁丁切掉么?空性不增不减,无论做什么,都是不相妨。法,修,律,戒,定,慧,对空性不产生一丝一毫的影响,要来何用?无有用心处,不是说你要特意地不牵挂,特意地放下,特意地舍弃,而是要明白不相妨没有影响。你悟了这个,就是想用心也没有落脚处啊。

“会吗?”

 

匾担山晓了禅师者,传记不载。唯北宗门人忽雷澄禅师撰塔碑盛行于世。

其略曰:“师住匾担山,号晓了,六祖之嫡嗣也。师得无心之心,了无相之相。无相者森罗眩目,无心者分别炽然。绝一言一响,响莫可传,传之行矣。言莫可穷,穷之非矣。师得无无之无,不无于无也。吾今以有有之有,不有于有也。不有之有,去来非增。不无之无,涅槃非灭。呜呼!师住世兮曹溪明,师寂灭兮法舟倾。师谭无说兮寰宇盈,师示迷徒兮了义乘。匾担山色垂磅色,空谷犹留晓了名。”

这位晓了禅师, 是位不出世的高僧。如果不是他的弟子忽雷澄禅师撰塔碑, 世人根本不知道他。 可是他教出来弟子, 都已经明心见性了。

无无之无, 便是真理。还记得无无法么?

我的同门师兄弟中, 有六位师兄先我而悟, 只是世人不知罢了。

草莽出英雄,

荒野有高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hongloumeng2021-02-20 13:03:21
你我本来就是,这没错。无需修无需证。问题是这是果位境界。没有证到之前,只是个知见而已,没用啊。
平等性2021-02-20 13:05:05
善哉,善哉,师兄觉悟得彻底干净!
hongloumeng2021-02-20 13:05:37
嗯,这就是孔兄所讲“立究竟地”吧。非常好,继续。非常有道理。因地和果地是一样的。
法眼2021-02-20 13:12:23
善哉。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孔雀羽2021-02-20 13:18:06
你还要证什么?你一直都在用:)
法眼2021-02-20 13:20:18
道不属修,不属不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hongloumeng2021-02-20 13:24:32
哈哈哈哈哈哈哈
法眼2021-02-20 13:44:57
祖师这么说,大意是,佛性在理体上本来现成、不属修正;但是,在事上,凡夫心与理体是不契合的,若不修,未免沉沦生死轮回。
孔雀羽2021-02-20 14:02:36
出世与入世
nearby2021-02-20 14:04:11
读了这么些,道理懂得,可是做不到啊。羡慕
nearby2021-02-20 14:06:52
"凡事从自性的角度来看", 努力之
孔雀羽2021-02-20 14:14:16
禅宗先贤的说法开示,都是从自性的角度说第一义,无我无众生,所以很难懂:)
法眼2021-02-20 14:15:24
出世与入世是不二的,自性中本无出入。能否生死解脱,那要看是不是不为妄念所转、不为境界所牵;妄想执着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nearby2021-02-20 14:18:41
早先陶陶兄也这样讲,从自性说义。我可以试着这样做、这样想,看看有什么不同。
法眼2021-02-20 14:26:21
是啊,同意你的看法。欲达究竟,需要方便;欲到彼岸,需乘渡船;不是说心里知道有个彼岸就可以了的。古人都是很多年的用功啊。
孔雀羽2021-02-20 14:26:51
我上面回红师姐时说了,你一直在用,可以无始无终的用下去。已经俱足。还要做到什么?
nearby2021-02-20 14:30:38
请教个问题,关于忽雷澄禅师撰写的塔碑:"师住世兮曹溪明,师寂灭兮法舟倾。师谭无说兮寰宇盈,师示迷徒兮了义乘"。
孔雀羽2021-02-20 14:33:04
何为妄念?何为非妄念?何为被境牵?何为不被境牵?师兄陷在了两边。
法眼2021-02-20 14:35:40
这种事,我说的不算数,只能依了义经典。
孔雀羽2021-02-20 14:36:44
这个赞叹的意思,好比老毛说“国有疑难可问谁?” 痛失英才的意思
nearby2021-02-20 14:39:22
"因为修,本身就是因。而佛不是果。"这句说的透彻!精句。
孔雀羽2021-02-20 14:52:04
了义的经典也不是每一段每一行都是说的第一义:)
法眼2021-02-20 14:55:50
我们的看法大约有些许不一致。暂时先讨论到这里吧。 合十。
nearby2021-02-20 14:57:16
我有一个比喻:自性就是彼岸,但彼岸并不是沙滩,却是悬崖绝壁,所以即使努力划船过去也到不了彼岸,最后一定是要飞上去的。
nearby2021-02-20 14:59:34
今天讨论还是挺有收获。
法眼2021-02-20 15:06:46
你这个比喻是恰当的,还真有飞越、或者说顿超的时刻。
法眼2021-02-20 15:09:36
:)))
平等性2021-02-20 15:27:52
法眼师兄,您觉得贪瞋痴有本性吗?或者说,贪瞋痴是不是同样是空性的自显现?如果是的话,息灭贪瞋痴会不会连空性都息灭呢?
法眼2021-02-20 15:34:45
烦恼即菩提;怎么会?
hongloumeng2021-02-20 15:37:39
当然贪嗔痴也是空性化现啊,一切都是。
平等性2021-02-20 15:56:58
对呀,烦恼即菩提,贪瞋痴同样是空性的自显现!我们真的能抑制空性的力量吗?它可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停,无生无灭的;
nearby2021-02-20 15:59:55
应该是如此
平等性2021-02-20 16:05:12
您说得很有道理,如果痴迷于贪瞋痴的流转,那么我们所觉悟的就不可能是空性的全部。修行很重要,它能帮我们静心去体验空性,
法眼2021-02-20 16:05:59
烦恼与菩提的体性本来不二。但是,凡夫就是被贪瞋痴奴役着。哈哈。
玉珠2021-02-20 16:23:13
对啰~
陶陶三2021-02-20 17:02:09
玉珠喜欢听故事,我就打个比方,大致体会孔兄的那个意思。当然,任何比喻都是天然有缺陷的:
法眼2021-02-20 17:28:21
其实,
陶陶三2021-02-20 17:32:19
法眼兄,这个比喻肯定有不恰当的地方。不如把保送清华,改成一定可以上大学。至于真相是什么,那可不一定。
法眼2021-02-20 17:36:02
是的,不论如何,六道的众生都具佛性,只是业障厚薄之别。
陶陶三2021-02-20 17:40:05
所以就是个回归机制的问题。:-)众生是如何回归的,是只需要发现真我,还是需要提升等级。一死便知。:-)
法眼2021-02-20 17:46:23
禅宗顿教的殊胜之处在于一开端就重明心见性;之后则称性起修,不至妄修瞎练。这个回归算是最直接了。
陶陶三2021-02-20 17:49:21
一把利刃,锋利无比。善根器者得之,可谓逍遥无比。哪怕你只是单纯的相信也好。:-)
法眼2021-02-20 17:55:45
密宗的宁玛派和噶举派也是走相似的路线。
法眼2021-02-20 17:56:54
是的,哪怕只是单纯的相信也是有受用的。
法眼2021-02-20 18:08:27
话又说回来,若非往昔种善根,纵然闻法难受信。
陶陶三2021-02-20 18:15:17
嗯,是这个道理。所以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需有善根。普通人三生三世,佛陀、慧能亲自说法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