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批判性评价 (完)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我从去年四月份开始就一直鼓吹反向隔离,反对压平曲线社交距离。不要认为我孤身一人,而专家们人多势大,在事实面前专家是错的,美国CDC是错的,WHO也是错的。我们本来可以在两个月左右控制新冠疫情的。
所谓批判性评价,就是完全独立的,基于事实的评价,没有党派、政治、学科、利益的影响。
一、压平曲线是最差防疫战略。Flattening the curve is the worst strategy.
二、疫苗接种对抗疫的效果甚微。Vaccination is not an effective strategy.
三、群体免疫不靠谱。Herd immunity is a myth.
四、最大的风险是病毒变异。Deadly mutation is the biggest risk.
五、建议。Suggested Actions.
四、最大风险是病毒变异
以上的讨论是基于病毒没有发生大的变异。如果发生大的变异,一切都得重来。
RNA病毒变异是一直在不停发生,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异到更加致命?
这种随时可能发生但不可预测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这是战略家必须考虑的问题。西班牙流感就是变得对小孩和年青人特别致命。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地控制疫情,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毒在国家间的传播。
时间是第一要务,可能提前哪怕一天致命的变异就避免了。正常隔离、反向隔离和封城都可以在两个月左右控制疫情,而压平曲线要两年,单从时间来看压平曲线就是最差的战略。如果没有选择压平曲线,疫情早结束了,也没有疫苗什么事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疫苗接种不被选为有效的抗疫战略的原因,虽然可以作为有用的战术工具。正常隔离、反向隔离和封城都可以在两个月左右控制疫情,而目前的疫苗接种四个月还不能在以色列和美国控制疫情,更不要说其他国家了。
从经济损失角度考虑,也是尽快结束疫情最为有利。美国一天的损失就是三十亿美元以上。
也不能让病毒在各国窜来窜去以减少变异机会。必须实施强制的边境隔离,无论打没有打疫苗。
五、建议
新冠病毒之新,使一些原有的假设、模型、策略失效。而一些专家照本宣科,未能预见措施的系统性灾难后果。当然,行政长官(主席、首相、总统)更没有这种能力。这个全球疫情灾难凸显系统性人才的重要性。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福岛核电站事故也是同样的原因。
隔离是王道。隔离有两种基本形式、正常隔离(隔离感染者)和反向隔离(隔离高危人群)。全员隔离的封城是一种极端形式。有效的防疫措施可以说就是一种,就是隔离。也可以说有三种,就是正常隔离、反向隔离、封城。
对全世界防疫的建议只有简单的两点:
(一)、限制国际旅行,所有来自疫区的人员必须强制隔离,无论打没打疫苗。
(二)、国内采用正常隔离、反向隔离(包括放任自流)、或封城,在大约两个月控制疫情。
疫苗可以作为一种战术手段发挥作用。比如让一线医护人员打疫苗,利用疫苗极高的防病有效率来保证一线医护人员少生病而不会出现人员短缺,一般人员就不要浪费疫苗了。
战略确定以后,细节决定成败。正常隔离有台湾越南新加坡作为榜样,封城有中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作为榜样,不用多说。反向隔离的放任自流实例都不是主动的选择,而是现实的结果。你要是看柬埔寨和尼日利亚的官宣也是社交距离,但现实是基本上放任自流。印度孟买贫民区是没有办法保持社交距离,尽管印度的官方政策是压平曲线社交距离。在第一波的时候,一个印度的流行病学家就纳闷为什么贫民区测算出来的死亡率比富人区要低,按常理要高。第二波的时候,都不用算,贫民区好太多了,也就是说放任自流比压平曲线要好很多。
简单地说,反向隔离就是让人群自愿地分为健康群和高危群,健康群完全自由,高危群自愿隔离。一切都是自愿的。这个策略的容错性特别好,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
有一点细节要提出来,就是要彻底肃清压平曲线社交距离的影响。要把”戴口罩、社交距离、洗手”改为”健康人完全自由,高危人戴口罩社交距离也不能保证安全”。原来的口号给人们一个错觉,以为戴口罩社交距离就没事了。压平曲线的策略无故地给健康人群不必要的限制,而没有给高危人群恰当的保护,这种一刀切的办法整体效果不太好。
佛罗里达和德克萨斯已经取消口罩令和其他禁令,这只是一步。还要加上反向隔离才成为完整的有效的战略。大家看到了,反向隔离是加一步,反向隔离对高危人群来说其实是比社交距离更严格的保护措施。
改变,Change,美国已经在防疫最差的状态了,改变才能变好。
只有每一个国家都控制住疫情,世界才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