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历史2020-11-15 18:54:33

处于三国鼎立的时期,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军师。担任敌对国家的军师,竞争就在所难免。周瑜和诸葛亮则是其中的代表,人们常言“既生瑜何生亮”,这是对周瑜的可惜,却也在某种层面上认为周瑜不如诸葛亮。在今天,很多人对三国的了解是基于《三国演义》,然而这是一本长篇小说,它并不等同于历史。在真实的历史上,周瑜和诸葛亮又是怎样的呢?
周瑜生活日期是175年至210年,诸葛亮则是181年至234年。周瑜21岁起跟随孙策平定江东,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则发生在207年。也就是说,他们分别作为两方势力的军师产生的交锋只有三年。而且在这期间,还有北方曹操势力的存在,且曹操的势力十分强大,他们想在三国中生存下来必须先联合起来对抗曹操,因此两国直接的正面交锋并不多。
揭秘三国:周瑜真的不如诸葛亮吗?别被演义骗了
产生交锋是在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建议软禁刘备,还没有得到孙权的同意。孙权决定听从周瑜的建议讨伐益州不久,周瑜就病逝了。而且当时的周瑜在东吴为孙权所重用,才名远扬,曹操甚至曾派人游说周瑜。诸葛亮虽然也协助刘备,并得到重用,但当时诸葛亮主要在于发展稳定后方,巩固实力,诸葛亮的才华虽然也得到了肯定,但是还未才华广传。两人的名气暂时还不属于同一水平。周瑜又如何会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呢?
作为两国的重臣,对他们进行比较应着重他们的事业发展,重点在于对吴国和蜀汉发展做出的贡献。周瑜21岁丹阳借兵支援孙策还提供粮草支持,24岁正式跟随孙策并身居要职。孙策临终前将国家大事委托给孙权,周瑜便尽心服侍孙权,出谋划策。周瑜还多次率领军队出战,斩首麻、保二屯首领,俘虏邓龙,抓获黄祖。其后又联合刘备击败曹操,大破曹仁,为吴国的发展立下重大功劳。

诸葛亮27岁时跟随刘备,劝说孙权共同对抗曹军,平定益州,调整赋税增强蜀国实力。先帝托孤之后鞠躬尽瘁辅佐刘禅,之后带兵北伐,后期操劳病重而亡。

周瑜对于吴国的贡献多在于政治军事方面,在吴国势力扩张的过程中,出谋划策,并亲自上场指挥战争。诸葛亮对于蜀国的贡献则更为全面,在经济方面,兴修水利,开建农田,军屯耕地都是诸葛亮所提出的发展之策,这些政策也确实促进了蜀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为后期蜀国北伐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在政治军事方面,诸葛亮辅佐刘备,分析天下大势,但蜀国的战争更多是关羽和张飞与敌对战。诸葛亮后期率军北伐曹魏之时,也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并未成功。

因此,对两人成就的比较是不合理的,他们所效忠的对象实力有差距,在各国担任的职务也并不完全相同,而且基本没有正面交锋。综上,‘“既生瑜何生亮”只是《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所说,而非出自历史上真正的周瑜之口。三国时期,周瑜和诸葛亮也并不存在谁强谁弱的问题。如果硬要比较,大概还是司马懿吧,毕竟他从臣子变成了权力掌控者。这只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出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一种描写。历史纷纷杂杂,各种史料流传众多,具体了解每个时期的历史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现实。小说则以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成为人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但当评价一个人物的时候,还是应该去了解历史记载,而不是把小说和历史混为一谈。

偃月劃戟2020-11-15 19:23:17
您真的知道周瑜 吗~?
Redcheetah2020-11-15 20:45:11
他老婆挺靓地
白镜天2020-11-15 21:16:26
不明白为什么要有这一番议论,想说明啥?“议论”也没有说清瑜亮谁强。只是重复了《三国》是演义不是历史。
白镜天2020-11-15 21:26:36
事实上,罗贯中演义的“既生瑜何生亮”,要揭示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难以容人的性格特征。比较谁更强,次之。
白镜天2020-11-15 21:45:31
演义描写人物性格笔墨较重。以此留给后人很有意义的“性格决定事业”,“性格决定命运”的哲理或思想。
swmpsp2020-11-16 07:16:07
别的不好说,讲打,诸葛亮一定被周瑜打得满地找牙。周瑜打仗就没输过,曹操都干不过他。诸葛亮六出岐山,打得个什么玩意,耗尽国力,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