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本来计划半年左右,但是记不得什么原因,不知是李登辉还是陈水扁,拖累了中美关系,也不是我们这些底层人员能懂的,总之谈好的项目被中方压下了, 同时在美国我只是一个学徒,后来带我的工程师辞职了,我就自然接手了他的工作,这样我在美国也就拖成了一年多。
国内新成立的外企大概还管理混乱,我国内的工资本来不能支撑在美国的生活,但是也没法加工资,加了以后就不好降下来,就又发了一份美元的工资,在美国时间长了,我知道那就是我们这行业一个大学刚毕业新人的工资水平,同时,短期出差的人每天有三十美元的补助,我这种情况应该不算短期,但是这补助也一直有。我在美国一年多的时候,就有了一笔不少的存款,按1:8的汇率,就是很多人民币了,有了这笔钱,我们就讨论在上海买房,现在人说买房得六个钱包,当时也一样,我父母出了一笔钱,估计还借了钱,她父母,和我们的全部工资,终于凑够了一百二十万元人民币,在上海不算太差的地段买了房。当时上海房子的均价才五六千元左右,但是好地段的可远远不止这样了,究竟是多高呢? 我也不知道,我总觉得那不是我们这种小门小户的普通人家能住得起的,我还不是上海本地人,又在美国,就更不清楚了。房产证是她父母的名字,我当时觉得没什么,没预料到后来的变故。
终于到了回国的时候,想到就要见到久别胜新婚的妻子,我非常兴奋,但是她听说要回国,说什么都不同意,我反复解释我是公司派出来的,国内的项目开始了,我不回去,太不地道,也没合法的渠道留下来。她说那么多人都能留在美国,怎么你就不行,你还是不尽心尽力。我在不愉快的气氛中踏上了回国之旅。上海的建设速度令我惊叹, 才一年多,很多地方就面目全非了
回国后,先说工作上的事,本来我去美国是想学项目管理的,但是我觉得在国内做项目太难,这得所有参与方都遵循同一规则才行,就像工业标准化,有几个零件不标准,就没法运行,当时国内企业还动辄就是什么”大干三十天,早日完成XXX”的年代。同时原来的美国老板完成了本土化后,也换成了中国经理。这样我就成了单纯的技术人员。新经理不说人好坏,他老婆是复旦的老师,在英国留学,估计是公派,他下班后无家可回,就在办公室耗着,我看他其实就是在打游戏,他不走,我们也不敢走,就得假装工作,他一下班,大家就一哄而散。每天下班都很晚,新买的房子一来没时间,二来钱也都用光了, 没钱装修了。我有时宁愿出差,又得和妻子分离,我们结婚后也没在一起生活多长时间。
她大学时考过托福,成绩不太好,又重新考了托福,GRE, 准备申请美国大学,我提到移民加拿大的事,她对加拿大很不喜欢,上海人看来,出国就是去美国,去别的国家算什么出国? 讨论来讨论去,还是我一个人申请去加拿大,她申请美国的大学,双保险,其实我当时很不想出国,但是也拗不过她。
她得到了几所美国大学的录取,都没奖学金,九十年代,没奖学金就不可能拿到签证,我们开始觉得没希望,后来想她有去美国两次游玩的经历,我的工资也比较高,说不定可以试试,准备了材料,还附上了我在美国的工资单,签证顺利的办下来了。我们很兴奋,去了东方明珠电视塔,那美丽的建筑已经建好一阵了,我们还没去过,看见上海到处都是脚手架,到处都是工地,蒸蒸日上,有些舍不得,但是看见灰蒙蒙的天,想想美国的蓝天,就又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送她去美国的时候,看着她昨晚纵欲过度的黑眼圈,我突然预感到我们的夫妻缘分可能就尽了,其实从结婚算起,我们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就一年左右, 我很想拥抱她一下,送行的人多,又有些不好意思,黯然回家了。
我移民加拿大的手续也很快办下来了,不像后来的甚至要拖几年,我一直到最后期限才启程,在这过程中,我渐渐领悟到国内职场的残酷,无休止的加班,无限量的劳动力供应,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力资源,我知道自己不能长期这样工作下去,我们在外企的还好,私企的更糟。 我开始想念美国以前工作的一板一眼,有条有理,怀着对未来的忐忑不安,来到了以前几乎没留意过的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