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与财富成反比2021-05-14 16:51:27

 

 

八路军,很多中国人提起、听到这三个字,大多会在心里一笑,感到一种亲切感。八路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简称,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由主力红军改编而成,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八路军的称呼,具体是从谁、从哪里叫响,各有说法,众说纷纭,没个确切说法,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八路军的的确确对中国的抗日产生了深远影响。

八路军,是穷苦百姓的救星,是北方大地的燎原之火,更是中国抗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数十年时间里,时有父母给孩子取名叫“八路”,当时的中国人都不觉得这很土气。取这个名字,个人以为,既是纪念,也是希望孩子像八路军一样命硬成长。绝大部分中国人对八路军的看法,源自中国人自己拍的抗日剧和抗日电影,这是中国人眼中的八路军和八路军战士,那么作为“外人”和“敌人”的日本人,是怎么看待八路军和八路军战士的呢?

1917年出生在日本福井县敦贺市,毕业于日本陆军工科学校,在1938年应征入伍,作为陆军工种技术候补生,转战中国华北等地的泽昌利,曾在晚年写了一本回忆录《太行恶梦——一个侵华日军的日记和回忆》。日本战败后,泽昌利回到日本本土,在金属工业统制会等处工作,后转营私人企业。

泽昌利祖上阔过,自江户时代开始,他的祖先世代以运输业为生,到他这一代,随着时代潮流有所转变。其实《太行恶梦——一个侵华日军的日记和回忆》一书,泽昌利本不想公开出版的,这不过是他自己撰写的长篇回忆录《留给子孙们》的一部分,算是家训和家族往事吧,用以告诉子孙后辈的金玉良言。中日战争期间,战斗虽然紧张,摸不透什么时候有生命危险,泽昌利还是会写日记,作为一种习惯未曾放弃。

泽昌利的日记本,像是一本“救世之书”、一个精神支柱,伴随着他在兵营、行军、宿营、埋伏、野战等等,时刻带着。日记本,随时,随地,记录下泽昌利的所见所闻。泽昌利认为,这是自己最宝贵的财富,比金钱、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想方设法保存下来,带回日本国内,细心收藏,一直保存,作为家族的一项重要传承。

1977年,泽昌利60岁,反省过去参加中日战争的过往,便以自己在战争期间的所写下的日记为蓝本,写下一本《我的人生回忆录》。泽昌利并不想出版这本书,只是想把自己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所见所闻写下来,留作纪念。最后为何会出版呢?不为名,也不为利,只是单纯地为了争一口气。

1981年,旧日本军队敦贺步兵第19联队战友会准备编写回忆录,向泽昌利约稿。泽昌利便从自己写的回忆录抽出一部分给他们,没想到对方拒绝刊登,理由是:“你的观点不符合战友会领导人的看法,我们不理解你的想法,更不理解你对那段历史的那种思考。”泽昌利主动向战友会解释,可惜越描越黑,分歧越来越多,而且走向政治,不再是刊登与不刊登的问题,而是深入涉及到对那次战争的认识、日本天皇军队的本质和日本民主主义,及和平问题。

争执了很长一段时间,双方谁也不能说服谁。1982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日本教科书展开批判的事件爆发,就日本发动战争的责任和日本对战争的反省进行批判、质问,没想到日本政府作出毫无责任感的答复,引发被侵略各国的谴责和外交对抗。泽昌利十分担心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再次抬头,决定不再保持沉默,否则将会抱憾终生。泽昌利是日本的一位普通民众,侵华日军的一名普通士兵,却选择必须将自己亲身经历、所知道的真相公之于众。

泽昌利说自己到晚年,一听到“八路军”这个词,就感到有一种亲切感。虽说八路军是日本华北派遣军的敌人,但泽昌利怎样都不认为八路军是日本官方所宣传的那样,是惨无人道的敌人。泽昌利的思想里,八路军是军事术语中的假想敌人,并不将其看作可恶可恨的敌人,自然不会产生仇恨和敌对心理。相反,泽昌利的意识里,听到八路军、看到八路军,就想进行朋友般的互动打招呼。

这不是因为泽昌利叛国不爱日本,而是种种原因累积下的结果,例如泽昌利很早就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并不是恐惧;例如带大泽昌利的伯父,经常向他说明自己“喜欢中国人”的想法。泽昌利的伯父年轻时候到过中国旅游,海参崴、上海等地都去过,还交过几位中国朋友。伯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评价中国人,告诉泽昌利。久而久之,泽昌利的思想深处产生了“喜欢中国人”的潜意识。

泽昌利的伯父是大阪市的大学教授,名叫木村和三郎,是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侵华战争开始后,木村和三郎因与马克思主义有关,因此被迫离职。泽昌利对八路军的情感很复杂,日本政府的宣传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让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泽昌利说: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是勇敢的、坚强的,受到全中国人民的信赖。

而国民党军队,泽昌利在书中充满着不屑之意:在山西省,国民党的军队并没有担负起抗日战争的主力角色,在我们对面担负主力作战顽强抵抗战斗的是八路军。泽昌利等日军士兵,将与自己对峙的八路军叫做“老八路”。山西在国民党阎锡山的统治之下,在共产党势力逐渐渗透下,抗战主动权逐步被中国共产党掌握。

泽昌利时常会想:山西是阎锡山的家乡,阎锡山又是受国民党领导。山西境内的抗日斗争不该是由阎锡山的军队在正面与日军周旋抗争吗?为什么真正积极出现在战场战斗的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泽昌利认为,日军总是与八路军对峙,因此战后掌握国内主导权的是中国共产党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日军大肆宣传,说八路军的武器装备是苏联援助的,相当的精良;日本大部分士兵和日本国内大部分百姓,相信了这一说法,认为共产党军队十分“凶恶”。但当泽昌利等日军士兵走上前线,与八路军面对面交手后才发现,这是天大的谎言,实在是“谬以千里”,宣传和实际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不管是出于哪种目的散布这种谣言,都很令人吃惊,不能理解。

泽昌利披露了八路军当时的装备很糟糕的事实,所谓的苏式精良武器,从开战到结束,从来没见到过。华北日军最大的胜利,长治、离石战斗,围歼了八路军的两个正规团,缴获的武器大都是锄头、木枪等东西,对于近现代战争而言,这无异于是赤手空拳与日本侵略者战斗的。八路军所拥有的精良武器,几乎所有都是以命搏杀日本侵华者,夺下他们的枪支、军刀、刺刀武装自己,这才有了真正的战争武器。

蒋介石从国外得到大批武器、物资、金钱等援助,但是他一点都不给中国共产党。中国军队的武器,多数是由地方军阀从外国购买的,其中不包括八路军。苏联等社会主义各国给越南援去的武器,在中国没有看到过。泽昌利说,八路军和他们下面的民兵,手持“古老”的武器作战,例如土枪、长矛、青龙刀、老套筒(汉阳造步枪)等,还有从日本军队手中缴获来的步枪、长枪、刺刀、军刀等。武器装备真是五花八门,但八路军一点都不嫌弃,再旧的山炮对他们来说也是宝贝。

泽昌利用浅显的文字揭露了一个沉重的事实:“以自己所拥有的各种武器,进行顽强地战斗;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从日军手中一件一件地夺取兵器,用以装备自己。”日军从八路军手中缴获到的战利品中,有从苏联、日本留学带回来的军事教材中文译本,却从没看到过日本官方宣传的“苏联援助武器”。

日军与八路军的战斗中,存在八路军从日军手中夺得的武器,又被日军夺回去的现象;泽昌利将其命名为“兵器争夺游戏”。当时泽昌利是日军兵器伍长,负责缴获武器整理,登记造册报告上级。这种战斗会让军官们获得勋章奖励,上级把此现象作为“重大战果”来看待。泽昌利非常反感这一行为,认为这事过于幼稚,是自欺欺人。

由于八路军和日军双方存在有过大的火力装备差距,因此八路军很有自知之明,没有主动向日本发起“主动进攻”。八路军以毛泽东的“持久战战略”作为作战的根本战略,自然不会发动那种自杀式的决战。日军将包括民兵、游击队在内的地方部队,都称作“老八路”,而且为他们取了个绰号“蝇子”。

华北战场上,八路军与日军作战的场景一般是:日本军队进行讨伐和追击,八路军立即跑掉;日本军队一旦撤退,八路军又会在不知什么时候回来,根本捕捉不到八路军的主力。泽昌利说八路军是很难对付的敌人,派出小股部队,势必会遭到数倍于其的八路军的袭击,全歼是必然的,这种事情时有发生。日本军队不知道八路军有多少人,目的是什么;八路军却对日军的行动和人数了解得一清二楚。

有时,八路军还会在夜黑风高的晚上,瞒过日军哨兵,潜入日军驻扎的营地,投入大量手榴弹。往往遇到这种情况,日军就会大喊“有敌人!有敌人”,以此示警。但是搞不清八路军有多少,更搞不清敌人在哪,因此面对袭击日军乱作一团,一点办法没有,各种枪炮声响起瞎打,没什么效果,只为给自己壮胆。正当日军乱打一通时,八路军却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人影都看不到。

泽昌利总结说道:“这正是奇袭战、精神战,使我们感到好像时时在八路军的四面包围之中。”事实上,日军的确处于重重包围中,不过是处于中国人民的包围,八路军不过是一个代表。

从这些介绍中,大家对八路军的了解应该有所加深,这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抗日剧中有所不同。历史现实中的八路军,比抗日剧中的八路军,武器装备更差,面对的环境也更糟糕。我们原以为八路军抗日的难度是“困难”,没想到是“地狱”。正因为如此,愈深入了解八路军,对其愈发钦佩。

hkzs2021-05-14 16:58:20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与八路基本上和平共处了。
飯盛男2021-05-14 17:14:26
日本方面那時称之為治安戦、文中也提到”蝿子”大概日文”コバエ”的意思
caral2021-05-14 17:21:21
我一直说,纯粹从军事角度说,八路就是共军塔利连
gweipwu2021-05-14 17:38:10
有人性的日本兵不止泽昌利一位。
老生常谈122021-05-14 21:15:34
1944年日军一号作战(豫湘桂会战)时,八路军拿下日军6座县城。
daxigua012021-05-15 02:44:07
潘汉年就是因为知道了土共见不得人的事情,后半生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