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前,即1958年7月20日,中国第一辆“东方红”54型履带式拖拉机正式出厂。
生产线上的“东方红”拖拉机。
位于河南洛阳剑河西部的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现为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引进了苏联DT-54拖拉机的技术,配备54马力柴油机,5进1退变速箱,另有推土机和液压悬挂等改进型。
“东方红”拖拉机进入中国农村。
“东方红”54型拖拉机不仅在农垦方面使用广泛,还在水利、交通、土方施工等方面得到大量应用。这种拖拉机每天可以耕地8公顷(120亩),是耕牛效率的40多倍。20世纪80年代之前,“东方红”54型和75型完成了中国70%以上的机耕地任务。
DT-54拖拉机原型车。
1949年11月,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STZ)开始批量生产具有传奇色彩的DT-54拖拉机。这种拖拉机一经问世便大获成功,持续生产长达30年,总产量接近100万辆。
二战爆发之前,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设计团队就已经开始研制大马力柴油发动机。上世纪30年代中期,该厂设计并测试了1-MD柴油发动机。然而,当时苏联工业水平还不具备大批量生产这种发动机的能力。尽管如此,即便在战争期间,当哈尔科夫和斯大林格勒的拖拉机厂被疏散到阿尔泰时,这个方面的工作依旧没有停止。正是在这样的技术基础上,新成立的阿尔泰拖拉机厂(ATZ)设计团队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相关设计,并在1944年制造出配备柴油发动机的DT-54履带式拖拉机的第一辆原型车。
DT-54拖拉机剖面图。
DT-54拖拉机采用发动机前置,变速箱、主动轮后置设计,整体布局、底盘和行动部分与此前的ATZ-NATI相似。这种新型拖拉机的主要亮点就是D-54柴油发动机,采用涡流室混合的直列四缸发动机,气缸容积7.5升,功率54马力。与ATZ-NATI采用的化油器发动机相比,D-54结构要复杂得多,采用带手动泵的活塞泵、两个燃油滤清器、一个高压燃油泵、针式喷油嘴。为了增加发动机寿命,能够使用劣质燃料,柴油经过粗滤器和细滤器的过滤。此外,还有机油和空气的过滤装置。设计师还研制了配套的五档手动变速箱,以及一个选装的两档变速箱。
生产线上的DT-54拖拉机。
为了提高可靠性,还在行动装置中安装了自紧式金属密封件,可以防止尘土进入轴承和其他摩擦部件。此外,为DT-54拖拉机研制了可靠性更高的先进电气设备,并能够为外接设备提供电源。
驶出总装厂房的DT-54拖拉机。
同时,设计师也关注拖拉机司机的操作性。DT-54配备了带量尺的大容量油箱、PD-10启动发动机和助力转向装置。此外,这种拖拉机还配备了软垫座椅和封闭式全金属驾驶室。
DT-54A拖拉机。
1949年8月,哈尔科夫拖拉机厂(KhTZ)开始批量生产DT-54,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量产时间又要晚两个月左右。而在鲁布佐夫斯克,研制出DT-54拖拉机的阿尔泰拖拉机厂,直至1952年6月才开始批量生产这种新型拖拉机。在此后的国民生产建设中,DT-54拖拉机受到了广泛欢迎。与之前的型号相比,DT-54具有更大的牵引力,行驶速度也有所提高,同时经济性提高了30~40%。事实证明,DT-54比ASKhTZ-NATI更轻,生产成本更低。因此,DT-54的运行成本比以往型号降低了近30%。
DT-54A拖拉机。
在拖拉机司机和维护人员中,这款最新型的拖拉机赢得了很高的评价。上世纪50年代中期,彻底解决了存在的一些小毛病之后,DT-54被认为是苏联生产的最可靠的拖拉机。大修前发动机的运行时间约为4000小时,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指标。
哈尔科夫拖拉机厂生产的DT-54拖拉机,采用木制驾驶室。
DT-54是一款用途极其广泛的拖拉机,在耕作、治理沼泽、修路等方面都取得了同样的成功。此外,在DT-54的基础上,还生产了多种改进型,包括采用煤气发动机的GB-58、沼泽型DT-55和电动型KhTZ-12。哈尔科夫拖拉机厂于1961年停产DT-54,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VgTZ,原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于1962年停产,阿尔泰拖拉机厂则一直生产到1979年。三个工厂共生产DT-54拖拉机95.79万辆。
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东方红”生产线。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就确定引进拖拉机生产线,而苏联提供了当时最先进的DT-54拖拉机技术。DT-54拖拉机以“东方红”的名称在中国服役数十年,成为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以至于一提起拖拉机这个名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种“东方红”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