涯生2021-05-20 03:26:00

曾在中国历史上因第一场空战而闻名海内外的杭州笕桥机场(现为军用),最初是由国民政府建造的只有六百米跑道的机场。新中国成立后,杭州笕桥机场于1957年和1965年先后整修过两次。1957年元旦,笕桥机场揭开了民航飞行史新的一页,首辟上海至广州经停杭州和南昌航线。在民航杭州站的基础上于1960年5月25日扩编成立了民航浙江省管理局,使这个距离市中心十二公里的军用机场正式变为军民合用机场。

当时光来到1971年,此时对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于1972年访华,原本美方的中国之行计划中并没有杭州这站,是我方主动提出增加的,当时我方高层对中美会谈的艰难性做了充分准备,认为无论是在北京还是上海,发生的谈判必然会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杭州能作为一处微妙的回旋地,可用其温婉冲淡谈判的火药味。更重要的是1945年10月18日至12月4日,“飞虎队”曾驻扎在杭州笕桥机场,故地重游有利于增进双方的友谊、消除隔阂、加深了解。现在看来历史的渊源尤为重要。

1971年9月,基辛格率美方人员秘密来到中国,为尼克松到访打前站。他们也到访了杭州,在实地考察后认为笕桥这座以军用为主的机场太小,跑道只有两千两百米长,起落的几乎都是小型战斗机,无法起降大型客机。而美国总统的专机“空军一号”(波音707)分量重,冲击力强,原有的跑道肯定吃不消,难以起降,而且连候机大楼也没有,因此美方要求对机场进行扩建。

为适应“波音707”大型飞机起降笕桥机场,国务院、中央军委于1971年11月8日下达“关于扩建笕桥机场”的紧急指示,周总理亲自参与审定机场设计方案,将原来两千两百米的跑道加长、加厚,新建候机楼,扩建停机坪,修建到机场的杭笕公路。此项工程被命名为“118工程”。

“118工程”的重任落在了时任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副组长金孟加的肩上,1971年11月9日他被省委任命为笕桥机场建设工程指挥领导小组副组长。由于时间紧,接到命令的当天,他就到笕桥机场实地勘察,研究制定可行性方案。

经过研究,有几个棘手的问题,一直在他心头挥之不去。第一,扩建得征用几百亩土地;第二,各种建筑材料加在一起有好几十万吨,用普通的卡车不知要运到“猴年马月”;还有,水的问题如何解决?不单要解决建筑施工用水,而且还要解决几万建筑大军的生活用水。

11月11日,工程指挥部紧急商讨施工方案。经研究工程指挥部决定,把铁轨铺到笕桥机场附近,用火车运送材料,然后再用卡车转运,这样既方便施工又节省时间。同时在机场和钱塘江之间架一条水管,用水泵直接从钱塘江取水。

11月12日,移民工作座谈会也迅速召开,确定由乔司农场划出等量土地安置移民,计划用半个月时间,移民近百户,共五百多人,征用土地约五百亩。其效率之高可和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速度”媲美。

笕桥机场扩建工程,中央领导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一直亲自过问。他曾经建议,笕桥机场候机楼要建三层,具备接见、宴会和休息等多项功能。

“工程有了初步方案之后,我们不敢怠慢,即刻进京向周总理汇报。”金孟加回忆道。11月18日下午,他和另一位工程负责人从笕桥出发,经上海虹桥机场转机,在次日零点多到达北京。第二天周总理就接见了他们两人,对于工程方案,问得很具体、很专业,金孟加回答了许多具体细节。

遵照周总理的指示,第二天他们还去实地考察了北京国际机场的建设,返回时又在上海虹桥机场逗留,还借到了虹桥机场候机楼的设计图纸,可谓一路顺利,接着是返回杭州,投入到紧张的工程建设中。

当时,杭州园林文物局高级设计师胡绪渭和省建筑设计院设计师唐宝恒,被派到笕桥参加“118工程”,唐宝恒负责候机大楼设计,胡绪渭则负责机场和机场杭笕路两边的园林绿化设计,两人分头各自准备。胡绪渭提出的园林绿化方案——以绿色为基调,机场周围主要种植低矮灌木,机场路两旁则种植四季常青的高大乔木——被工程指挥部迅速采纳。

规划虽得到了批准,但工期依然空前紧张。这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谁也不敢怠慢。为确保工程进度,浙江省和上海市与南京军区等各方紧密协调。正在杭州半山担负“8311”绝密工程施工的三〇一团(时为空军工程兵三团) 接到紧急命令,即刻开赴笕桥担负机场主跑道及主要道路混凝土工程等核心项目的施工。同时,指挥部上报军委紧急抽调广州空军一个工程营、南京军区一个陆军工程营及民兵团等驰援。当时杭州各生产队也都派出了最壮的劳力。11月15日,两万多军民开进笕桥机场,工程建设正式开始。一场声势浩大的会战在笕桥机场拉开。

三〇一团原参谋长冉昭乾回忆:“工程开工那天,周总理在北京要听搅拌机开机时间的报告。当时已经是晚上了,因为施工模板由浙江省负责供应,我们全团指战员在团长带领下在工地上等候模板运到。眼见模板迟迟未到,不能开机,大家伙焦急万分。大约夜间11点了,我对团长说,你去休息吧,我们守在这里。哪知团长立即大吼,今天要开机,这是命令,命令你懂吗!这个时候怎么能休息,天上就是下刀子也不能离开这儿啊!快到夜里12点了,模板终于运到,现场一片欢呼。指挥部立即通过电话向周总理报告‘118工程’开机了!”工程开工后,指挥部决定施工力量实行两班倒,吃住全部在工地,不管下雨下雪,工程建设日夜不停。冉昭乾回忆:“团里司政后从首长做起,天天守候在工地,每天从机场这头跑到那头,又从那头跑到这头,作业面一个个地挨个检查,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那时施工运输全靠战士们推着小车飞跑,一个个腿都跑肿了,手和脸冻得皲裂了,但他们依然热情高涨,因为大家都明白,工期关系毛主席战略部署的落实……”笕桥(生产)大队的建设者黄毛银后来回忆说,去机场内干活的主要是笕桥、同心、横塘、草庄、黎明大队的党员与基干民兵,政审不过关的还不要,吃住在里面,一周休息一天,一天十个工分,早上8点上工,一直做到晚上。“很吃力,但没人叫苦。开会和加班是家常便饭,一声哨子响,就必须马上出门。”黄毛银说农民的任务是运沙子、拌水泥、拉石头,技术活则是部队做。

在修建到候机室时犯难过,因为时间紧迫,墙面刷上油漆将很难干透,不仅气味难闻,还容易露出紧急扩建的马脚,丢了“地主”的面子。这时,一个工程人员想出个好主意:把淡米色的丝绸整匹整匹地铺在刮了腻子的墙上。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异味,也体现了杭州特色。

当年机场路旁一带的老百姓也被动员起来了,每家每户都安置“118工程”民工,以解决住宿问题,为“118工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用当时的话说打了一场人民战争。

经过连续艰苦奋战,1972年2月10日,一个5870平方米的新候机大楼落成,34000平方米的停机坪,经过加厚的跑道长3200米、宽60米,完全满足起降“波音707”大型客机的笕桥机场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并顺利通过中央验收交付使用,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后来人们把当年笕桥机场扩建称之为“笕桥速度”。

 

图 候机楼正面入口

图 候机楼面向宽广的停机坪一面

图为国内航班候机厅内景,由图可见这在当时可称得上豪华了

图是入口前的毛主席诗词屏挡,用毛主席诗词作装饰可谓政治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图是厕所有机玻璃把手,这是一般影集里难得一见的私密场景,可见新的候机楼体现了人文关怀,以及干净整洁的追求,这在当时可谓先进的理念

图是每个机场必不可少的贵宾室,省部级以上干部和国外旅客则要在此候机,这是他们的专属;

图是双人套间会客室(另有双人套间卧室),这是按周总理指示,候机楼要“具备接见、宴会和休息等多项功能”特意建设的,想必是为领导人会客所用

图是位于二楼的小卖部,在那个什么物品都要凭票供应的年代,每个机场的小卖部都是旅客登机前的首选地,所有旅客都不会放过在这免票的购物机会。

从内部装饰看,无论是二楼入口前的屏挡,还是小卖部墙上的中国字画,无不展现了中国的传统特色,这在“破四旧”“立四新”的“文革”还没结束的时期不得不说是大胆的突破,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领导层对回归传统文化,以及对外开放的渴望。可见后来改革开放政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这只是一次小小的机场扩建,却引起了中美高层如此的关注,可见双方对中美关系的走向无不充满着期待,也体现了领导者的大智慧。

 

 

公鲨2021-05-20 06:51:44
当年尼克松到访杭州杭州居民感受最直接的是新建的公厕和街头突然涌现出的大批(1-200辆)上海牌轿车
信笔由墨2021-05-20 15:16:48
当年尼克松到访杭州,浙江省地质局的大厨是迎宾宴主刀大厨。
多哥2021-05-20 16:49:00
老周是有抵触情绪的;一开始坚持“原则”什么都不肯让步。后来毛主席批评,又一泄千里什么都不讨价还价一味让步。再后来如何,我就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