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交替时,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称Electrification(电气化)是20世纪最伟大的工程成就。电力不仅是工业基础的基础,也是基本民生的基本。没有手机只是会很不方便,但没有电呢?
中国可是最早赶电时髦的国家之一。英国人立德尔在1882年创办的上海电气公司,中国的第一个发电厂,只比法国巴黎北火车站电厂晚建7年,比英国的电厂晚建6个月,比圣彼得堡电厂早1年,比日本早5年。可见19世纪末的上海是多么前卫。
1888年李鸿章从丹麦购进一台15千瓦的发电机,让紫禁城和达官贵富们用上了电灯,随后张之洞在广州用燃油机发电,李鸿章又在大连创立大石船坞电厂。1890年广州华侨黄秉常建广州电灯公司、1899年德国人库麦尔在青岛电灯厂和大型发电厂、1900年冯恕建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1903年开平矿务建唐山煤矿发电厂与林西矿发电厂、1910年两江总督张人骏建金陵电灯官厂、1911年租界工部局建杨树浦电厂、1915年董世亨建浦东电气。到1936年,中国发电容量达到了136万千瓦,年发电量44.5亿千瓦时。
上面这些电厂的设备全是进口的。最早国产发电设备诞生于抗战中。日寇侵华打断了中国高速发展的电力进程并封锁中国。1938年,昆明中央机器厂第四分厂,从瑞士引进了2,000KW汽轮发电机组制造技术,外加仿制瑞士苏尔寿的2台12t/h电站锅炉,造出两套2,000KW火力发电设备,一台安装在四川泸县,一台在云南昆湖电厂。
1945年,美国西屋电气与民国签了份合同,在中国建发电机制造厂。内战让合同没法执行,但西屋在美培养了96名中方技术人员,这些人成为中国第一代电力骨干。
1949年后依靠苏联搞了上海、哈尔滨、东方(四川德阳)三大发电设备制造基地。1958年搞出了25MW和50MW火电机组。1949-1958这十年,缺钱,缺技术,缺发电机,后来又与苏联闹翻,发电量每年增长速度都是个位数和十位数。1959-1964年发电量一直在400-600亿千瓦时上下徘徊,三年困难时期还出现过萎缩。1965-1968这四年开始恢复正轨,发电量还是以十位数在缓慢增长,因为第一台国产100MW火电机组虽然是1960年研发成功,但实际应用是在1967年。后来100MW以上火电机组陆续批量制造出来,发电量才从1969年开始上一个台阶。发电设备是瓶颈口,那时中国缺粮,但不缺煤。
中国是何时,如何摆脱电力发展的困境的?下面的文字来自“能源界—全球中文能源门户”网站:
1969年后,中国雄心勃勃想去研发600MW火电机组,但搞到1977年,根本研发不出来,因为辅机、锅炉、控制系统、关键配套件等很多环节搞不定,而且自己试投产的100MW、200MW和300MW火电机组不停地出事故,用着用着就坏了,修都修不过来,根据电力部门统计,光1980年一年,我们研发的8台200MW机组停机检修过95次,17台125MW和3台300MW机组发生事故21次,检修77次,1980年我们一共有97台共12,500MW大型火电机组,几乎全部都有问题,个个都跟间歇性神经病一样,一下正常一下不正常,专家们在1981年开了个会,发现了290多处质量问题,要修好这些问题要花费3到5年,约2亿人民币,还不敢保证以后一定能用,而且我们当时的发电机耗煤量也大,平顶山的姚孟电厂300MW机组发电煤耗为360g/kW.h,美国西屋公司同类机组只要317g/kW.h,一台机器一年要多烧3万多吨标准煤。
质量这么差,问题这么多,可把当时我们的研发人员愁死了。
以中国当时纯正农业国起家的底子,要人才没人才,要技术没技术,就靠苏联阵营扶持过一段时间,跟苏联翻脸后搞不定这些技术环节其实是很正常的。
1977年年底,第一机械工业部把一帮专家叫过来开会,讨论我们这发电机以后怎么造,讨论来讨论去,大家一致认定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少走弯路,直接买他们的技术,这时候不可能找苏联帮忙,但幸好我们跟日本美国重新建交了,1978年10月到12月,第一机械工业部就派人去欧洲和日本考察,参观了欧洲11个发电设备制造企业、5个高压开关厂、日本三菱和日立共177家工厂,大开眼界,回来深受刺激,觉得跟他们差距太大了,没法玩了,更坚定了买技术这条心。
1980年5月,由副总理薄一波同志牵头,国家决定拿出仅有的一点外汇,让第一机械部负责引进制造技术(电力部则负责引进电厂设计)。
6月中旬,第一机械部把美国通用、西屋电气、燃烧工程、拨伯葛、瑞士勃朗.鲍威利、法国阿尔斯通共6家公司都请到中国来谈判,前前后后一共谈了3个月,请了90多名工程师、技术骨干等一批资深中老年理工男把关,理工男们听完各方陈述,一致认定通用的汽轮机跟发电机技术最牛逼,但是通用报价太高,是西屋的一倍,瑞士公司则不愿意转让计算机程序,报价更喊得比通用还高,直接趴死,阿尔斯通价格最低但售后服务太少,最后一合计,就选了美国燃烧工程跟西屋电气的技术。
8月4日,国家计委把各个部门跟国有银行的人都叫过来开会,要跟这两家公司合作生产300MW、600MW主辅机组各一套,并引进这两套机组的技术,共花费2.4亿美元外汇,砍价砍得比较成功,因为当时就是单独各买一套,加起来都要3.3亿美元,还可以掌握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火电机机组制造技术。9月9日和11月21日,西屋电气与燃烧工程分别跟中国政府签了约,并在日后向中国提供了薄膜底图两套、微缩胶卷两套、技术资料四套、计算机程序176项,以及各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等等。
1981年,电力部同时从美国依柏斯库工程公司引进了电站设计技术。
这两件事意义重大,堪称中国电力史的一道分界线,从这时候开始,中国才真正拥有了世界先进的发电机制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