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开后的农民们纷纷跪下求化肥厂。对比一下,现在中国尿素年产能接近9000万吨,世界第一,问题反而是产能严重过剩。
毛时代中国自己可伶的化肥工业,正是当年经济失败的写照。
63年,中央想搞大中型氮肥厂,以小氮肥厂补充。文革动乱,急需化肥,中型厂又上不去。土法野蛮发展小氮肥,几乎县县都建氮肥厂。到79年,全国居然有1533个小氮肥厂,一般都是年产合成氨3000吨。能耗和成本高,产品有效成分低,不如含氮量高的尿素受农民欢迎。1982~1987,中国不得不进口2400万吨尿素。网友们回忆过,当年农民用尿素口袋做衣服的景观。
80年代,下狠心整顿,关停大批效益低的小化肥厂。激烈竞争中的优胜者,终于打造出了本国大型的化工化肥企业。山东鲁西化肥厂90年代还是个产能不过2万吨的小氮肥厂,到2000年形成了年产26万吨合成氨、43万吨尿素的规模。后来一举兼并了6家小氮肥厂,做大做强。2017年鲁西化工化肥产量达180余万吨。并且,化肥业务仅是较小的业务板块。除尿素、复合肥以外,还生产百余化工产品。
宜昌化工厂1981年产仅为1万吨合成氨。1987年起,宜化围绕市场经济扩大生产规模,。由单一的煤化工企业发展成煤化工、磷化工、盐化工三足鼎立的大型化工企业,偏居宜昌一隅的地方企业发展成中国最大的氮肥企业,产量超过3个73年引进的厂。
这些都是改开,引进外资和技术,市场经济的成就。要说与毛相关的话,恰恰是拨乱反正,走出了毛乡巴佬的,无效率的计划经济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