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沧桑2021-09-08 00:07:58

文革时,堂姐所在的医院为响应毛主席的“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组织了数个医疗队,赴农村巡回医疗。堂姐也经常随同医疗队下乡,为农民看病。她很惊讶后山人的抗病能力,一次,当她们辗转到一个村子后,有个患了严重乳腺炎的妇女来求医。那次,她们医疗队下来后走的地方已经很多,看的病人太多,已经没什么药了,只好给了她几片止痛片应付。然而,就这几片止痛片,竟然把这位妇女的乳腺炎给治好了。

堂姐和我说起此事时,还是感到讶异:几片止痛片就可以治好乳腺炎,真有点匪夷所思。

一次,一位新来的男医生和她们一起下乡。他发现医疗小分队的医生都不和老乡同住,而是回到公社去住。他就很革命很忿忿地说,党不是号召我们要和老乡同吃同住吗?为什么你们只同吃不同住呢?!

医疗队的医生们都悄悄笑,不和他理论,也不解释。他就自己到村里老乡家去住了,以示他多么听党的话,和老乡同吃同住。

第二天早上,这位和老乡同住的医生,早早地非常尴尬地回到医疗队驻地。他说,他一夜没睡。埋怨大家没告诉他这里的风俗。

大家说,谁敢不让你听党的话啊!

原来,那晚他留在村里,老乡把他领回家,让他独自住进一间屋子。屋里很黑,一盘炕,没灯。他脱衣上炕,忽然发现屋里还有人。他问了一声,那边应了一声,声音像是个女的。他借着月光仔细一看,原来炕的另一头一个裹着被子的年轻女子正睡着。

夜已深,老乡都睡下了,黑灯瞎火的。这位男医生不晓得是怎么回事,熬煎了一夜没睡。

原来这里的风俗是,家里来了外来男人,是要女人来陪睡招待的。可见那里男人的地位有多高。

这是堂姐亲口跟我讲的。我和堂姐分析猜测这个民俗:莫非是这里偏僻落后,老乡希望有外来人改善人种?

这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可能不再这样了吧?

                                    二

堂姐说,那年她们医疗队在伊盟鄂托克旗蹲点。一天晚上,突然有个男人风风火火地来找她,让过去瞧瞧他媳妇爱花,怀孕七个月头上早产。她一听就头大了,拿上手电就跟上往出走,爬坡上梁走很长一段路才到了。

那家窑洞是最为简陋的那种,窑洞的土壁被长年烟熏得黢黑。土炕南北盘着,锅灶设在北头。铁锅中烧着开水,嗤嗤地冒着水汽。灶台上墨水瓶做的油灯跳闪着豆大的光,她借助灶内熊熊的火焰,才勉强看得见窑里的景象。

此时,产妇的娘正搂着产妇的腰,靠坐在盖窝垛旁。产妇虽一身疲惫,神志倒还清楚,甚至不忘礼貌,弱弱地打声招呼“你坐哇。”

她娘眼巴巴地瞧着堂姐“这可咋办呀?”

堂姐说:“为甚不让她躺下,这样多受罪?”

“不能躺,坐月子就怕血晕呢。”

堂姐站在灶台处,怯怯地问:“这是咋啦?大半夜的……”

她娘的用更怯的语调说:“你看看就知道了,下来一只手……”说着,一把撩开盖在产妇两腿上的被单。

堂姐凑近一看,胎儿的一截手臂露出母体外,软绵绵地耷拉着一动不动,颜色已经黑紫,看来早就不行了。

“流血多不?”堂姐问。

“还行,不算多,就是下不来让人熬煎的……”她娘说。

“孩子估计是保不住了,还是大人要紧。”

“你看咋办就咋办,那娃早就不中了。”

“咱这医疗队没条件,先用点消炎抗感染的药,不行我看还是抓紧送医院哇。”

蹲在灶镬圪崂的男人说:“这儿离公社三十里,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开手扶拖拉机就得多绕二十几里,有几处坡度太陡,半夜三更的怕闹不成。”

堂姐突然想到《中草药偏方验方手册》里有个偏方,那个偏方可以让死胎尽早脱离母体。于是她从药箱找出那本书,翻到“死胎不下”栏目。手册里给出的偏方是:巴豆、大黄、二丑、芒硝各五分,将这四味中药研末后用酒调和,贴在三阴交穴位处。寥寥几句,再无其它解释。堂姐想,大不了不顶事,试试看!

于是堂姐一阵风般地赶回了前村。掏钥匙、开门、点灯、拉抽屉、戥药、研磨、过箩、兑酒调和,不一会儿就完成了全部工序。

敷完药后,约莫过了一刻钟的光景,就有动静了。炕上传来产妇屏住气力发出的嗯嗯啊啊的声音,逐步由弱渐强,分不清是呻吟还是嘶喊。

就这样努了两三分钟,突然听得“砰”地一声,什么东西砸到了炕席上。跟着就是家人的欢呼“下来啦!”

堂姐腾地跳起来查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胎儿面部朝下趴在离产妇两三尺远的地方,后面拖着脐带,再后面是胎盘。三位一体、干净利落,并无多少血污的痕迹。产妇长长地舒了口气,眼睛闭着,浑身再无一点气力。

中医药简直太神奇了,堂姐感到自己有一种巫医施魔法的感觉。她事后细细地想,大概是这些作用下泄的药物敷设,造成了子宫平滑肌的剧烈收缩,再加上又是经产妇,产道畅通没有大的阻力,才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

堂姐收拾起药匣子离去时,告诉她娘:收拾炕席的事儿,我就不管了。除了那个产妇,他们全家都跪在地上给堂姐磕了三个响头。



那时,6·26医疗队贯彻伟大领袖“

西医是要学习中医的

”的指示,下乡为农民看病主要以中草药为主。院党委也强令西医大夫必须学习中草药知识。当时不仅在医院建起了百草园,种了许多草药,而且还组织西医大夫们停诊上山采草药。那时派到医院来的工宣队副队长老吴也被编进了医疗队,一边抓政治思想工作,一边也跟着大家学习中草药知识。可惜他学得不精,有点粗枝大叶,虽然也认识了些草药,但并没有十分地把握那些草药的形态特征。

吴队长知道虎杖又叫“活血龙”,是一味可以“活血”的好药。一次他回老家探望老娘,就用他学到的草药知识为他娘上山去采集活血龙。遗憾的是他采回家的不是虎杖,而是有毒的博落廻。那可是一种罂粟科的剧毒草药,可用来毒杀粪缸里的蛆。其实博落廻与虎杖的形态差别相当大,不知他怎么会搞混。他把采回家的博落廻当成活血龙煎成汤给他娘吃了,几个小时后他娘就被药死了。当老吴回到医院时,手臂上戴着黑纱,但人们没有看出他有什么悲哀或者内疚的样子--或许他想到的是伟大领袖的教导“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所以看上去仍是很坚强的。

堂姐说,如果老吴同志不被派来她们医院当工宣队长,那他就不会和医院的大夫一起学中草药,也就不会发生把自己亲娘毒死的悲剧了。

 

后记:

“(燕)太子丹宾养勇士,不爱后宫美女,民化以为俗,至今犹然。宾客相过,以妇侍宿,嫁取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汉书·地理志下》)

根据上述的引用所记载,可以看出古燕国对于妇女并不重视,反而只是作为一种“陪侍”客人的工具,一直到了汉代民风犹然。顾颉刚先生在《苏州史志笔记》中亦曾对以妇侍宿发表见解:闻蒙古犹有此风,谓客人行旅劳顿,故当令其得燕婉之乐也,此外在古代的外国,亦有此种风俗,比如《妇女与社会主义》一书中就明确指出,15世纪的荷兰,亦有“以妇侍宿”的风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汉书·地理志下》)

 

chufang2021-09-08 05:01:50
我以前听说蒙古族是有这个习惯。
Redcheetah2021-09-08 08:46:50
从成吉思汉那儿传下来的。
十具2021-09-08 13:57:52
有人用键盘就断言,是毛的6.26指示,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连常识都不要了。四人帮用电影《春苗》批邓,说他没看完就气得拂袖而
世事沧桑2021-09-08 14:20:53
毛时代生冻疮,千真万确!
十具2021-09-08 14:33:39
有位朋友的女儿学公共卫生的。与她聊毛时代中国的医疗卫生状况,她根本不信。
欲千北2021-09-08 15:34:08
城里孩子生冻疮很普遍的,我也生过,又疼又痒。上大学时,看到一个同学的手,立刻知道曾经反复生过冻疮,即使在夏天,皮肤不一样了。
立竿见影-12021-09-08 15:45:17
邓喜欢看“姊妹易嫁”。这戏的确还有点意思。
老生常谈122021-09-08 15:46:41
是毛的6.26指示开始重视并脚踏实地地开始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
十具2021-09-08 16:44:24
赤脚医生能做的就是今天AI都能干的,普及常识+土法。没有钱,重视也只是一个态度,不解决问题。
欲千北2021-09-08 16:48:56
不是的。很多的公社卫生院,60年代初就建立了,起了很多作用,但没有巡回医疗。
常态2021-09-08 17:13:58
原来指的是叫床的风俗,见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
行者陌言2021-09-08 17:46:26
如果没有西方的科学技术, 大陆现在还是那个状态
johniewalker2021-09-08 17:46:53
我生长在上海,70年代两只手都长冻疮。奇痒难忍时我发现冻疮贴在书桌的铁架子上会止痒,但后果当然就是更多的冻疮。
世事沧桑2021-09-08 18:13:34
我的我的sibling 出生在文革中,据我母亲说,那时医院闹派性,对待病人,产妇根本不认真。
老生常谈122021-09-08 18:48:23
626指示是1965年,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开始派医疗队下农村边远地区巡诊
世事沧桑2021-09-08 20:10:20
不信是因为只知道眼前这点,不知道过去和别的国家的情况,而且还固执。
johniewalker2021-09-08 20:49:29
农村缺医少药,毛泽东也有很大责任:单单土改镇反就杀掉、或打倒管制了无数农村医家,加剧缺医少药困境。
世事沧桑2021-09-09 00:16:55
good point!
大阿牛2021-09-09 03:00:40
生冻疮我可是有资格发言的。当年我的手,脚和耳朵每年都生冻疮,流血裂大口子。武汉没有暖气,这是冻死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