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时任苏联最高领导人的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会场上演惊人一幕,他以“秘密报告”的形式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其严重后果。
对于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不少苏联领导干部也有不同看法,勃列日涅夫就是其一。勃列日涅夫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报告不是很公允,这不是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态度。因为报告所采用的材料都是为证明个人崇拜的危害性,但所有证明斯大林正确的东西也应该被宣传。”
言下之意很清楚,勃列日涅夫认为不能对斯大林进行全盘否定,在某些方面甚至应该坚持斯大林时期的政策。不过,鉴于复杂形势需要,勃列日涅夫此时还并未掌权,对于赫鲁晓夫的不满也只能压抑在心里。
赫鲁晓夫之后,登台的勃列日涅夫开始全面进行改革,“静悄悄的斯大林化”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政策。
当时,基于赫鲁晓夫反斯大林政策的惯性 在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初,苏联宣传部门依照惯例又推出了一批反斯大林的作品。但让人惊讶的是,勃列日涅夫看到这些文艺作品后却大发雷霆,严令相关部门追究到底。
事实上,作为苏联内部少有的少壮派政治家,勃列日涅夫并未经历过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对斯大林践踏法治、滥杀无辜的做法也没有切肤之痛。相反,勃列日涅夫最初的发迹还是靠斯大林提拔的,他能在苏联内部一路平步青云,斯大林也功不可没。正因为如此,勃列日涅夫才在日记中认为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的做法不恰当,在某些方面也存了打压的心理。
与此同时,为树立勃列日涅夫统治的正统性,环绕在勃列日涅夫周围的苏联官僚集团也积极要求“翻案”。当时,包括苏斯洛夫在内的一批苏联理论家、军队高级将领和一些斯大林时期的受益者秘密上书勃列日涅夫,要求否定苏共二十大的路线,对斯大林本人重新进行评价。
基于这种背景,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开始实行“静悄悄的斯大林化”政策,并在诸多方面为斯大林“翻案”。
典型的例子就是针对苏联文艺界的整顿。1966年初,苏联当局做出决定:彻底终止“非斯大林化”政策。不过,当时仍有一群作家顶风作案,著名作家西尼亚夫斯基和丹尼尔就是其一,他们因“诽谤罪”而入狱。
除此之外,还有多位文艺界人士遭到当局驱逐。如《古拉格群岛》的作者索尔仁尼琴被驱逐出境,《斯大林大清洗内幕》作者费尔德宾则受到克格勃的公然追杀。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时期反对个人崇拜的一些著名人物也遭遇了政治危机,撤职、流放、关进精神病院都只是次要的,最要紧的还是通缉追杀。
当然,历史具有戏剧性,当年受到当局迫害的苏联作家在苏联解体前夕并未“阴阳怪气”,然而积极为苏联奔走,典型的例子就是被当局迫害了长达二十年的麦德维杰夫。
在勃列日涅夫全面肯定斯大林的大背景下,为斯大林时期受害者平反的工作也在政治浪潮中悄然终止。1969年12月是斯大林诞辰,一座斯大林的巨幅塑像被树立在列宁墓身后,至此,斯大林又重新回到了苏联公众面前。
事实上,亲斯大林的思想倾向在苏联复苏并非偶然,它也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方面,苏联在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已经渐入颓势,经济发展濒临崩溃。而以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为首的苏联官僚集团却对此置若罔闻。他们对斯大林并没有太多恶感,毕竟他们还是斯大林大清洗的受益者,如果没有斯大林的清洗,想要坐上高位绝非易事。为此,他们感激斯大林,也赞美斯大林时期确立的官僚制度。
另一方面,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理论确实站不住脚。赫鲁晓夫反对的是斯大林个人,而不是斯大林体制的种种弊端,这就注定了赫鲁晓夫的改革是自相矛盾的。尽管斯大林被批得体无完肤,但仍有人力图为斯大林翻案,这也是赫鲁晓夫最后被赶下台的原因之一。
或许是尝到改革甜头的缘故,在为斯大林个人崇拜大开绿灯的同时,勃列日涅夫本人也悄然加紧了对自己的个人崇拜,当然这也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