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Lin642021-11-18 01:19:44

三、“闲”时的农活

生产队里的活虽然清闲了一点,农民可是照样起早贪黑。早上下自留地,晚上收工后砍一担柴回家,这是当地农民的惯例,一年四季都是如此,只有春插、双抢和秋收时除外。如果生产队收工比较晚,砍柴还没下山就已经天黑。没有手电,全凭着对路的熟悉和一点星光挑回家。上山干活穿的一般是草鞋或破解放鞋,雨后走到山上鞋里鞋外都滑溜,我后来就干脆赤脚上山,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我上大学后的一九七八年。一个稚嫩的少年,一个夏天就一条短裤一双赤脚,上山下田。我说给我外甥听的时候,他说我很会编故事。

秋收,除了割稻子以外,油茶子、红薯、玉米和可能少量的小米也要归仓。红薯和玉米会稻谷的比例【注三】立即分到各家。秋收后到春插前,大约有五个月的时间,算是农闲的时候。说闲也闲不到那里去。家里的自留地里就有干不完的活,柴也是不怕多的,多了可以挑到县城去换一点零用钱。生产队里的活也不会少。给所有的茶林进行全面的锄草(松土)是第一件事。这种活没有什么值得特书的,但一九七六年初冬的一天使我终身难忘。那天,我跟往常一样穿一件衬衫去上工,走到路上已经感到气温的变化,但没当回事。到了目的地开始劳动时,我真正感到了寒风的刺骨,只好通过加倍的卖力来缓和一下澈骨之寒。只穿一件单衣的还有三人,其中一人顶不住而中途回家了,另外二人跟我一同坚持到底的,第二天未能出工。我不但坚持到收工,收工后还到附近的林子里砍了一捆竹子回家作竹编用。一进了树林,身子顿时就暖和了。

开垦荒山以便来年种玉米或茶树也是冬天的活之一。大的松树砍倒、锯好堆起来做枕木,等涨大水时随溪流筏到县城,从县城再用汽车运出去,卖给国家铺铁路。最有用的是杉树,大大小小,只要不是太嫩,都有利用的价值。细小的在火上加热后做成藤子,固定房架或其它东西都用得上,牢固而耐用,几十年乃至上百年都不朽坏﹔中等的作家具﹔大的作房子的梁柱。其它的一律当柴火。树木砍光后,再放一把火烧净,最后是挖树根。树根耐烧,是最好的柴,但在冬天挖树根是一件苦差事。随着锄头挖到树根而震动的手就在寒风中开裂,血就立刻从新鲜的裂缝中挤出来。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但雪要是长期不化,牛就没有了青饲料。在冬天能给牛作青饲料的是茅草,也就是割破鲁班的手并由此发明锯子的那种。在积雪的山上砍茅草(不是割,因为杆子也能吃。同时也是为了重量而多计工分),没有雨鞋,没有手套,手脚受冷的程度可想而知。但更痛苦的还不是冷。砍茅草要求手劲大,刀又利,左手一把抓紧,右手一刀砍断。如果左手不抓,摆动的茅草很难砍断,砍断后再理整齐也费事﹔如果左手抓不紧,砍下去的刀就把茅草从手中往下拉,左手心就被锯成一道道血痕。一担茅草到家,左手掌已是一片血肉模糊。

除了寒冷与外伤,有时还会受雨淋。谨慎的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只要离家有几里路,都会带上雨具——斗笠和蓑衣(或塑料薄膜做的雨衣)。一次在玉米地除草,我什么都没带,活没干多久雨就倾盆而下。我硬是在大雨中坚持劳动到收工。现在想起来,那时候身体真是好,日晒、雨淋、寒冷都经受得住。割破的伤口,几乎不用什么药,在几天内就会痊愈。

我在生产队劳动的两年里,可以说是脏活累活抢着干,也乐于助人。在家的空余时间还免费给人编斗笠。不过,大多数人还是用一担柴火来还情。有一次分配到我和另一位给禾苗喷农药。和我搭档的是老油条。他带着我早早地喷完了农药,然后就从容地找找一担干柴回家。没有其他人在一起干活时,应付一下应该是常事,只不过我很少有这种机会。可是我还没有感到内疚,反而觉得占到了便宜而高兴。这与我平常的“积极”态度形成了对比。这大概也是我后来不认同“人之初,性本善”的开始,到美国后愿意接触基督教的一个主因是我认同人天生的罪性。

(待续)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randd20002021-11-18 01:34:57
当农民不容易,真的很辛苦
老生常谈122021-11-18 02:07:14
一次
法眼2021-11-18 02:09:18
你外甥说你编故事;不经过那时代,谁相信。我还没上小学时,就跟我姐到处挖野菜;我上大学后,爱吃光米饭,不吃青菜,同学不解。
法眼2021-11-18 02:15:03
你外甥说你编故事;不经过那时代,谁相信。我还没上小学时,就跟我姐到处挖野菜;我上大学后,爱吃光米饭,不吃青菜,同学不解。
华府采菊人2021-11-18 02:21:45
出圈是个恼火事, 很多地方猪圈旁边就是厕所, 男人进入猪圈将人及猪的屎尿混合物挖到箩筐里, 递出来让女人挑地里去
法眼2021-11-18 02:23:50
打农药是个很苦的活,还有危险;三伏天时,背一桶农药,在棉花地里打药,棉花长得齐人高,不透风,热得要死。
YangLin642021-11-18 02:27:31
猪用稻草,一起往菜地或田里挑。厕所也许离猪圈很近,但人粪不和猪粪混合。
chufang2021-11-18 02:36:23
包谷饭看起来像蛋炒饭挺吸引人的,可是吃起来口味比白米饭差多了。
法眼2021-11-18 02:44:05
那时,红薯没少吃,但没吃厌;红薯藤真是吃厌了;那时,凡是能吃的都没浪费的;现在回老家看到人们喂猪吃的都是光米粥,我很感慨。
老生常谈122021-11-18 03:11:34
我从来没挨过饿
欲千北2021-11-18 03:23:14
出猪亵很脏,不是很臭。
欲千北2021-11-18 03:23:14
出猪亵很脏,不是很臭。
法眼2021-11-18 04:10:34
你比较幸运,插队的地方可能较好;郭永怀的女儿15岁初中毕业后插队,又苦又累的,弄得一身病,后来早逝。
-hutu-2021-11-18 04:19:00
我们每年有两个月口粮是红薯,有小孩的家里懂得搭配,一年里米和红薯掺着吃,知青没有余粮,那两个月只有红薯,开始还行,一两个星期后,
-hutu-2021-11-18 04:20:07
吃一根就吃不下去了,但一上工就饿,但回城后,对红薯并不排斥。
法眼2021-11-18 05:13:47
红薯的产量高,又比较省事,好歹是粮食,我们还想多种点;但那时规定你种什么、种多少,你自己还不能做主。
BeagleDog2021-11-18 05:15:23
地瓜藤过去都是喂猪的,现在还成了健康食品。
法眼2021-11-18 05:22:47
过去啥时候?毛时代,我们那里的猪没这个福报,只能吃猪草,一年难得长到一百斤。我小时经常在河里捞猪草。
BeagleDog2021-11-18 05:28:56
包谷饭是什么?玉米碴子粥?
BeagleDog2021-11-18 05:39:27
谢谢楼主的有生活气息的回忆文。几坛就是要有这种有自己独特经历,又能引起共鸣的文章。
YangLin642021-11-18 05:39:35
我们那一带基本够吃,除了少数未成年男孩多的几家。会到我们家来借米。经常听到我母亲会抱怨,还的米不但不如原来的干净,分量还会不足。
yunshangao2021-11-18 06:47:51
看LZ的文章,几乎就是对我的童年和我们生产队农民生活记录。农活的内容都几乎雷同。
Tiger6662021-11-18 10:25:22
除牛粪稍好些,因牛是草食动物。
Tiger6662021-11-18 10:27:12
楼主应分类为回乡知青。
Tiger6662021-11-18 10:32:57
我们知青点基本不够吃,但最严重的是1976年,差不多缺粮两个月,大家都回家了。最后公社特批了几百斤玉米才渡过难关!
coach19602021-11-18 12:12:11
干活儿不觉得苦,乐于受苦那是某一类人的天性。年龄小的知青比较乐观,觉得总是会有熬出头的那一天
lao五2021-11-18 12:31:50
和洋插队一样,总觉得有希望,最后也就认命
欲千北2021-11-18 13:39:35
我们是一粒米都没有了,找到了大队书记,问题勉强解决了。
chufang2021-11-18 16:19:07
把包谷磨碎了,混在米里煮出来的饭。
YangLin642021-11-18 17:02:50
没看到“回乡知青”这一类别
Tiger6662021-11-18 17:54:43
可能是 “回乡青年”,记忆有误了。
YangLin642021-11-18 18:04:50
看来我们老家离得不是太远。
大江川2021-11-18 18:54:05
千总可以拼爹。
大江川2021-11-18 19:04:29
下乡没有1粒米?千总在说假话。
ID的D主2021-11-18 19:25:25
没记错,是回乡知青。
原上草20172021-11-18 20:57:06
你不挨饿,别人是不是也不会挨饿?
欲千北2021-11-19 04:55:00
习主席谆谆告诫川少将,要好好学习决议。
大江川2021-11-19 05:14:49
千总你任命我当少将,比你爸还都大。
大江川2021-11-19 05:25:39
千总你爸不是被共党开除党籍了么?不然为神马你如此痛恨共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