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牧之-2021-11-27 11:02:15

     1950年四川解放,我正在小汉镇中心小学上四年级,因为停课,父亲给附近的私塾老师交了学费,安排我去那里接受另一种文化教育,下学期开学,我重返学校完成了小学学业,也就是在短时间内,我从民国到了共和,接受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近 半 年 的 私 塾 生 活     读书场地就是一间约100多平米的土木结构,盖着稻草的长条形民房,三合土地面,(沙子、小石头、泥土,再用黄泥浆混合一起,铺在地面上,用木块将其刮平)。靠两边墙壁摆放着长条桌,长板凳,两人共用一桌,中间是过道,老师的讲桌在过道前面。

     因没钟表,所以无明确时间概念,上午读书,背书,下午写毛笔字,每天如此。我看大家的书包,都是家里大人用布缝的,不是蓝色就是黑色,除了装书就是写字本,毛笔,墨,跟我一样没有砚(墨盘),用的小盘子或碟子,磨墨用水,老师用瓦罐准备在教室后边。年龄参差不齐,都是男生,都是从读《三字经》或《百家姓》开始,我有一些文字基础,老师安排我读《增广贤文》,叫我站他座位边上,翻开一本新书说:“我读一句你跟着读一句。”我回答:“嗯!”他便教我念了一段,在那里用红笔划个勾,然后叫我自己读一遍,他觉得可以,就让我回座位反反复复读,然后背下来,觉得背熟了,就举手,见没别的同学,就走过去背给老师听,老师认为可以,就立即教新的段落,然后又继续读,继续背,如此这般,一本书全部读完,又全部背得,老师就发另外的书学习。     下午写字,我有基础,没依葫芦画瓢,就脱格照着书上的字写,这样可以加深对书的印象。写完一篇,就拿过去请老师批改,老师看了,觉得哪个字可以,就在那个字上画个红圈,然后回座位继续写,跟同学比,就看那个一篇字“吃”的红蛋多。

     我 家 住 着 解 放 军       学校停课的原因,就是解放四川那阵子,身穿灰色服装的国军一批又一批从德阳方面向广汉方向撤退,街头巷尾关门闭户。没过几天,穿黄色衣服的解放军也从那个方向来了,有一批人留了下来,中心小学住满了,还在操场上搭建了临时棚子,做饭也在那里。街上几个旅店(我们是其中之一)都住了解放军,其中一个对我特别好,说,“你要是再大一点就好了,就可以参加我们的队伍了......”有一天,带回一个大包子给我,我拿着还是热的,就进厨房交给了妈,她放在菜板上,切成好多块,家里人都吃了,我现在还记得,有三个韩包子那么大,里面包有白菜,粉条,豆腐,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就向广汉方向去了。

     作 业 受 到 老 师 夸 奖        学校复课后,我在班上的写字作业,老师看了展示给同学们看,问为啥子长进这么快?我就简单说了读私塾情况。   1952年考进广汉中学,有一次语文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新旧社会对比》叫同学们写自己的体会。在两个社会时间都不长,能有啥子体会?住在街上毕竟看到的,听到的多一些,我都没有想到,会用八句顺口溜反映过去,又用八句说今天。再一节语文课时,老师把我叫到他跟前,把作业本给我,说:“你把你写的念给大家听。”我念完后回到座位。老师说:同学们都听到了,杨同学作文字不多,但内容很好,还用了诗歌形式,也许他自己也不晓得什么是诗歌,这就是诗歌。而且,字也写得好,不信,你们都可以看看嘛。于是就叫班长把我的作文本给大家传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