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老家,大概76年左右我们生产队都有2台手扶拖拉机,一台12匹,一台8匹。好几个电动机,粉碎机;灌溉由过去的土井和沟边的土坑人力灌溉,变成了电动或者拖拉机带动的30多米深的机井;农村过去吃的面粉,过去全是石磨,石碾盘粉碎;到80年代,杂粮用粉碎机打碎,小麦从面粉厂里换。
大概75年左右,村里开始通照明电。过去搬运东西全是靠肩挑背负,72年左右我们村开始有板车,到80年左右几乎每一家都有一个。
我们大队已经有一台75匹马力的大拖拉机了,当时听大人说还准备买第二台。村里的老农民看到大拖拉机耕出来的地高兴地合不拢嘴,互相说这个机器怎么这么厉害啊!
我们生产队在我们大队不算很先进,只能是中等水平;而我们大队在我们公社也只是中等水平,但是,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如果说我们那里的情况不具有代表性,那么看看一篇歌颂改革开放,否定毛时代的文章的原话:
新中国建立之际,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基础是非常薄弱的,只能生产锄头、镰刀、铁锨、木犁等传统农具。为了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中央提出“农机制造以地方为主的方针”,各地大搞农业机械工业。到1979年,全国已建立县和县以上农业机械制造厂2327个,农业机械修造厂2386个(另外还有一批相当数量的半拉子工程),从而基本上建成了农业机械制造、维修、配件生产大致适应,门类比较齐全的农业机械工业体系,在农业机械制造和修造厂工作的职工达到117万人。
国家为了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农业机械产品销售价格、修理价格及农用油料价格实行低价政策,对农业机械生产企业、维修企业实行价格补贴。据统计:自1952年第一次降低农具价格起,曾经多次降低农业机械产品价格。1966-1973年,农业机械产品降价5次,农用柴油降价3次。其中东方-75降价28%,工农-7降价20%,195柴油机降价33%,农用柴油降价14%。
与此同时,建立了包括农业科研、鉴定、推广、培训、供应、维修等比较齐全的农业机械化支持保障体系。到1980年底,全国各省、市(地)、县均设有农业机械管理机构,建成县以上农业机械(化)研究机构2113个,农机具试验鉴定站46个,农业机械化中等专业学校134所,省、地农机校140所,1800多个县建立了农机常设培训班,农机公司2812个,每个县都有了农机修造厂,50%的公社和20%的生产大队建立了农机维修点,公社农机管理站4.31万个(占全国公社数的80%),形成了覆盖全国、遍布城乡、比较健全的农业机械化支持保障网络,为农业机械使用提供及时、方便、可靠的服务。在农业机械维修上做到大修不出县,中修不出社,小修不出村。
在1971年的全国第二次农业机械化会议上,确定到1980年农、林、牧、副、渔主要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全国农用拖拉机达到80万台左右,手扶拖拉机达到150万台左右,排灌机械总动力达到6000万马力,平均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达到80市斤左右。
1980年底,农业机械化实际水平与原定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规划的目标相比:在动力装备方面,大中型拖拉机与预定目标80万台差56440台、差7.1%,小型拖拉机比原定目标150万台多375247台、多25%,排灌机械比原定目标6000万马力多1661万马力、多27.7%。在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上,全国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为42.4%,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只有10.9%,机器插秧面积占插秧面积仅0.58%,机收面积占收获面积只有2.7%,机电灌溉面积只占可灌溉面积的56.6%。总体而言,到1980年,机械拥有量中的不少指标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
有一些图表,我不知道怎么贴上去。从这些图片可以看到,新中国的农业机械从零开始,到1962年开始起步,到1980年就开花结果,这种效率和速度是惊人的,也是那一代艰苦创业的人们值得骄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