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续忆》
附录一
徐礼耕先生之回忆
徐家祯注释
(五)吉生学校和吉生布厂的创立和经过
曾祖父徐吉生先生在家乡创办之吉生小学(摄于 1936 年)
绍兴盛陵村是我家的祖居。先曾祖曾买有田产一百余亩,生前分给先父 弟兄三房,每房约四十余亩。先父一生从未亲自去收过租,认为这是直接的利 害冲突。先伯父去收租时,常收若干算数。辛亥年的冬天,先伯父临收租时, 有一远房族中兄弟,将租米强取一袋而去。先伯父十分气愤,来告诉先父,满 以为先父能有啥办法。不料先父听了之后,反对先伯父说:这是因为两个原因: 一是没有受教育;二是穷,没有生产。由此,就产生了在故乡办义务学堂和筹 设布厂的念头。
到春天回乡上坟,(先父)与当地本家谈了此事,就 在本村租了一所楼所,作为校舍,开办了吉生小学。笔墨纸砚,全部免费,还 做了操衣。同时,买了一块宅基,计划建造厂房,开办布厂。不料这块宅基是 沿海塘的,当时塘工局就借口保护海塘,不许建房,意图勒索。这样,从地方 到县,再从县到省,交涉了二、三年,方才胜利解决。等造好厂房开工,已在民四、五年了。学校一直开学到抗战时。日军渡江后,一度停办。胜利后,重 又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