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驾照以后,忙不急待地点燃了我那辆破车的引擎,高速公路上转了许久,进城准备奔一家华人超市。路上不经意间看了一下油表,才发现车子基本上已经没汽油了。赶紧的,到超市买菜以前,先到油站把油给加满了再说。那会儿加拿大和美国不一样,如果不是full service,司机是先加油后付钱。我看看三个选项,当然是选择最便宜的三毛钱(29.9c)一升的87号油。刚拔出油枪,突然看见左边还有一个红色的油枪,标价才2毛6一升。嘿,咱人穷嘛志就短,便宜点的当然就应该是首选。于是乎把油枪换成那个红的开始加油。加满以后去屋里的柜台上付了钱,得意洋洋地开车上路。
岂料才开了两个街区,车就开始吭哧吭哧的响了起来,然后就趴在路上不动窝了。这是个啥情况?加油以前还开的好好的呢。车子停在的那条路是卡尔加里的16 Avenue, 是贯穿整个加拿大的一号公路在卡尔加里的其中一段,白天总是繁忙不已,过往汽车是一辆接一辆。我这车一趴窝不要紧,一会儿的功夫后面就积攒了一大串车停下来等着并道。90年代初那会儿,一号公路其他地方的限速是100km/h,到了卡尔加里变成了市内公路16 Avenue,时速只能开60,还有一堆红绿灯。本来这些欢快的飞奔着的司机,到了减速区心里就郁闷,这下干脆停了,心里能不窝火吗?估计我的祖宗十八代都被人家问候过了。突然间,犹如天兵天将下凡一般,前面出现一辆警车。警官大人下来走过来问我出了啥事,我说我也不知道啊,本来还好好的,加完油以后就不行了。警官看上去经验丰富,马上就问我是用哪杆枪加的油。我说是左边那个红的枪啊,警察说那不是写的是Diezel(柴油)吗?你这尼桑车没听说过是烧柴油啊,你肯定是加错油了。我这才如梦初醒,以前英语单词也背了不老少,怎么单单这个柴油不认识呢?就算不认识,按照常识分析判断,也应该明白这杆分开的枪是另有用途的, 这下轮到我自己骂我了。看我一脸懵圈愚不可及的无辜样,他也没忍心给我开罚单。走到他的警车里面,用警用电话招来一辆拖车,把我的破车拉到了附近一个 Full service的油站后面的修车行。修车行里面的师傅都是说广东话的,说你这发动机得彻底清洗一遍,收了我200大洋。我在修车行外面苦等两个钟头,终于看着几个伙计把我的车推出来。其中一个人掏了5块钱叫油站职工加了点油,然后把车钥匙交给我。说刚才加了10块钱的油,你得另付10块钱,当着我的面把加油的钱涨了一倍。得,我这新买的车刚开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被送进修车行收拾了一番,不祥之兆啊。
我住的地方是租的一个地下室,房东是一个马来西亚华侨。虽说他们家有一个车库可以停两辆车,可是他们家自己就有三辆车。显而易见我的车是没有机会停在车库里的,只能够停在街上。卡尔加里的冬季寒冷又漫长,不仅人怕冷,车也怕冷。温哥华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卡尔加里的汽车绝大多数在车大灯旁的前脸格栅处有一个电源插头,在工作场所和购物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停车处,常常有带插座和电源线的电桩。这个安装在汽车中的装置是避免低温冷启动给发动机带来磨损的汽车启动预热器Block heater。预热器将电加热元件置入汽车的气缸组,加热器元件浸没在发动机的冷却剂中,通过外接电源线连接通电,使发动机的大部分保持温暖。预热器同时也可预热机油,使得在启动时的机油保持原有的流畅,可以立即在整个发动机中循环。每天晚上,把车停在街上的司机们就把自己汽车的电插头插在一根电线上,让汽车保持通电,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第2天早晨能够正常发动引擎。房东的儿子对我提醒了又提醒,叫我一定要买一根30米长的电线,每天晚上把汽车上的电线与房屋墙上的插口相连。我自然是遵旨照办。
可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临近中国农历新年的时候,我跟朋友们打电话穷聊,结果忘了插电线。第2天早晨起来去发动汽车,引擎响了一两下就没声音了,更别说能发动起来。这下急眼了,怎么办?只好挨个打电话给各个朋友,请他们来帮忙。前前后后一共来了7个人,每次都是用那根电缆线 Jump Cable 连上双方的电池。我这边狠命的打火,他那边使劲儿的轰油门儿。结果全部都是一样,没门儿。最后一个哥们儿小杜开来的是一个大货车,他是自信满满,跟我说这车的电池容量大,绝对没问题,把我彻底失望的心情重新点燃。俩人折腾了15分钟,小杜的脸胀得通红,大冬天的都快出汗了。可是其结果,不过是我的发动机每发动一次多转两秒钟。小杜壮志未酬,走的时候满眼充满惆怅。人家来热心帮忙,虽说是没有成功,我也是充满感激,只能怪自己的粗心大意。猛然间想起了自己家门口堆了一堆各个商家送来的促销传单Flyers, 赶紧跑去翻,结果翻到了一个加拿大轮胎 Canadian Tire商店的路边服务广告。病急乱投医,赶快给他们打了一个电话。一会儿工夫他们就来了一辆工程车,司机是个白人小哥。车上载有一个巨大的电池,比我那电池个子大十几倍。接上电缆线一打火,发动机叫唤的声音就不一样了。我一听心里就觉得有戏,果然十几秒钟后引擎打着了。小哥说你必须开车20分钟,让整个发动机都热了才能停下来,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千恩万谢开始缴费,小哥说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就地付钱35刀完事,另一个是交65块成为他们的会员,每年可以享受5次路边服务,类似于CAA或美国的AAA,今天这次就算其中之一。傻子才会选择第一种,我马上火线入党,成了他们的会员。
自那以后,每晚插电成了我的例行公事,发动机内总是温暖如春,当然我体会不到。可是东方不亮西方亮,这大冷天总是要时不时的给我找些麻烦。一天早晨起来。气温在摄氏零下25度(华氏负13度)以下,把车钥匙塞进车锁孔,怎么也转不动,显然被冻住了。幸好街对面有一个油站,急忙过去问他们买了一瓶解冻液。回来对着车锁孔一阵猛喷,过了几秒钟锁可以转动了。急忙伸出左手去拉车门把,车门倒是拉开了,手松开车把的时候,一阵疼痛。低头一看,几个手指上一层皮被拉了下来,血肉模糊。因为我这车太旧了,车把手是金属的,低温之下金属会对人的皮肤有很大的损害。想起屋里还备有创口贴,赶紧冲回屋子里自我包扎。那以后又学会了一招,开车门的时候要戴手套。
过了两个礼拜,一天在开车的时候发现车前盖里面有烟冒出来。再一看温度计,上升的快到顶了,赶紧靠边停住。不知道出现了什么状况,抓耳挠腮,突然想起自己是加拿大轮胎的会员,赶紧给他们打电话求助。过了不久来了一辆超级大卡车,把我的车给拉上了车厢。司机问了问我的车况,告诉我水箱出问题了。水箱漏水会导致发动机升温,严重的时候会彻底报销发动机。我这才想起来,当初买车的时候就知道这车被老孙的太太给撞过,水箱给撞破了,我当初还以为他的水箱彻底修好了呢。请教别人,学会了一招简易方法。买来一大桶防冻液和一大瓶防漏剂,分别倒入水箱里面。车在运行过程中,带动水箱里面的液体流动,防漏剂就可以把很小的孔给堵住。过了一段时间,相安无事。思想上有些麻痹,放松了警惕。有一天停车的时候动作有点猛,结果前面碰到了路肩,水箱又被撞了一次。上回堵住的口子又被撞开了,比以前还大。防冻液开始往外渗漏。再去买防漏剂,就没有那个功效了。接着在路上又被加拿大轮胎的大卡车给服务了两次,难以为继,只能换水箱了。还是以前教我练车的热心老李,开车带我去卡尔加里东郊的汽车坟场。在一堆报废的汽车里面找到相同牌号的尼桑汽车,冒着严寒自己动手把里面的水箱给拆了下来,然后再换到我的车里面。天寒地冻,那个过程真是痛苦万分,不堪回首。
在卡尔加里开车,也有温馨的一面。卡尔加里雪天多,在路边停车往往要陷入雪堆。雪堆看起来不高,可是车进去容易出来难。看见我每次前后折腾车开不出来时,总有好几个白人兄弟冲上来帮我推车。推出车来以后数人立刻就不见踪影,连感谢的话都没时间说。
相较于加拿大其他地方冬季的不变低温(除去温哥华和维多利亚),卡尔加里的冬季倒是有温暖的时候。每年大概有30到35天的太平洋暖风Chinook会经过卡尔加里。短则数小时,长则数天。每次一来,气温就会产生极大的变化。有时候是头一天零下20度,第2天就变成了零上20度,相差40度。如果持续一两天,所有的积雪都会化成污水。街上所有的汽车,不管高低贵贱,全部脏得和叫花子车一样。人们总是很希望Chinook到来,汽车的冬季病马上不治而愈。卡尔加里最大的购物商场名字就叫Chinook Mall,以示感恩。好友童辉当年是卡尔加里跳水俱乐部的教练,他的一个女弟子,家住埃德蒙顿。为了和他学跳水,搬来卡尔加里。平时在Chinook商场里面卖鞋,业余时间去俱乐部。1995年世界锦标赛她跳了一个跳板冠军,兴奋异常。1996年,童辉率领他的女弟子们随加拿大奥运代表团去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成绩很好。回来的时候在免税店帮我买了两条万宝路香烟,过海关的时候被扣下一条,海关人员问他干什么去了,他说是开奥运会。一看名字是童辉,海关人员马上就把扣掉的那条还给他了。童辉后来介绍了好友高敏从美国到埃德蒙顿当跳水教练,然后自己去了澳大利亚当国家队跳水总教练。女弟子纽贝里跳成了雅典奥运会冠军,结果在澳洲他的名气比在加拿大还要响亮。被澳媒誉为"澳大利亚跳水之父"。
开了两个月的破车,实在是不堪其扰。在房东的鼓动下,房东的儿子Benny和我一起去一个私人那里买了一辆很旧的BMW,只付了1000加币。我那个尼桑车,修车费比买车费还高。在报纸上打了一个免费广告,来了两个小洋人200元给买走了。这辆BMW没有任何机械问题,可它是一辆手动车,我根本就不会开。Benny帮我开回家,第2天陪我到大街上去操练。我走到第1个交通路口等红灯的时候, 一松刹车就死火了。手忙脚乱,赶紧重新打着火,一路上提心吊胆,生怕不断的死火引来后面司机的不满。在Benny的指引下,路上跑了二三十公里。终于掌握了手动车的脾性。
BMW车身很重,开起来非常的平稳,比前面那辆尼桑舒服多了。旧是旧,牌子响亮。一次去Safeway超市买菜,买好后打开车门,突然身后传来一声请求帮助,转头一看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美女,说太冷了能不能搭个便车。我当然是义不容辞,凭第六感觉看得出她不是特殊工作从业者。美女上车后问了一堆问题,八九不离十是关于这部汽车,闹了半天她就是一车迷。心里想着能不能要个电话啥的,可又实在不好意思开口,友好拜拜。90年代开BMW感觉挺好,可是我这辆有一个很大的缺点:耗油太快。每次加满油在路上开,眼睛都可以看出来油表在一点一点往下降,开不到100公里就没油了。虽说那会儿的油价低的可怕,才三毛钱一升,(温哥华今年5月份的油价都2块3毛3一升了,合6.68美元一加仑)可是也架不住烧的这么快呀。所以过了两个月又把它给卖掉了,重新买回一辆旧尼桑,这回是手动的。
这辆手动尼桑也没有任何机械方面的问题,而且极其省油。不足之处是轮胎基本上已经磨平了。在冰天雪地的冬季,开着这种轮胎的汽车上路危险是非常之大的。可我那会儿啥也不懂,自作聪明,下坡的时候还经常不挂档,经常做出找死之举。果不其然,后来差一点送了命。详情请看:”记加拿大两次夺命车祸“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58111/202109/33056.html
后来搬到了温哥华,大雪纷飞的日子少了很多,心情也不再那么恐怖烦躁。每到冬季,常看电视上的加拿大天气预报,每当看到卡尔加里超低温的时候,心里就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有时候有那么一星半点的幸灾乐祸,但更多的是对当年峥嵘岁月的深深怀念和眷恋。
忘不了,曾经的卡尔加里,忘不了,充满了学车开车酸甜苦辣的卡尔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