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r05052022-09-09 03:24:00

今天有一篇很有意思的报道:两会上,总理李克强回忆自己在安徽凤阳插队时说,尽管他这个大队支部书记起早贪黑安排生产,粮食还是不够吃,生产队缺粮严重的时候,他甚至需要拿大队的公章,给村里的妇女儿童开“逃春荒”的证明。

对广大80后、90后来说,逃春荒是什么,恐怕一点概念都没有;而逃荒为什么还要证明,更是莫名其妙了。所以,本着忆苦思甜、勿忘国耻的原则,壹读君今天给各位百科一下,什么叫逃春荒,以及什么是“逃春荒的证明”。

那时候的春天一点也不浪漫

壹读君首先说一下背景。1974年到1976年,李克强在安徽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1976年到1978年,任凤阳县大庙公社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之后参加高考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律系。给村里的人开逃春荒的证明,就是在1976年到1978年间。

关于春荒,大家都知道一个成语,叫“青黄不接”。所谓青,就是说田里的青苗,黄,指的是成熟的庄稼。青黄不接也就是说,陈粮已经吃完了,新粮还没成熟,春天就没有饭吃,这就是春荒。

遇上春荒,刚抽芽的葛花洋槐花、河床上长得苲草野菜都被挖来充饥。现在流行的绿色粗纤维蔬菜,譬如马齿览、豌豆秧、蚕豆苗、荠菜,都是那时候人们用以果腹的食品。这种日子,对于那时候的人们来说简直就是度日如年。

当时的凤阳,是全国有名的“三靠”县。所谓“三靠”就是“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基本上属于长期生存无法自理。

《乡村三十年——凤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录(1949—1983)》中记载,从1956年到1978年的23年中,凤阳县共向国家交售粮食9.6亿斤,而国家返销给凤阳的粮食达13.4亿斤,同时国家给凤阳拨发救济粮食4.1亿斤,救济款2838万元,共用国家贷款、无偿投资、预购定金、救灾款达16426万元。

穷的不光是凤阳,1977年的安徽,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能勉强维持温饱。全国吃不饱饭的农民,则有两亿之多。吃不饱饭,甚至要饿死,就只能逃荒,在春天逃荒,自然就叫做逃春荒。

逃荒也要持证上岗

村里的东西不够吃,就只有逃荒。每到青黄不接时,大批的凤阳农民下江南,上河北(淮河以北),“身背花鼓走四方”,几乎讨遍了大半个中国。根据壹读君查到的官方资料,在最高峰的时候,全县有18000人在外逃荒,显然,在当时,这不可能是完全统计。而当时一篇引起轰动的报告文学《破冰之旅》中则说:“1978年,凤阳县逃荒要饭的人由六七千人猛增到二三万人,几年内全县农村人口骤减了十万。”

在那时候,即便逃荒也是不能随便逃的。由于所有人都编定了户籍,不能随便流动,探亲访友出差去外地,都要单位开证明,不然就算“盲流”,要被抓起来遣送回去。

农民没有单位,外出逃荒只能找公社大队开证明,叫做“逃荒证”或者“逃荒路证”,一般会写“兹有XX县XX公社XX大队姓名XXX,XX岁,因生活无着,到XX县逃荒”。这是正规的,而大部分公社生产队都没这么正规,就开一个介绍信。

所以,那时候逃荒的农民,身上一般会带两样重要的文件,一个是逃荒证或者逃荒介绍信,一个是户口本。

于是,那时候当上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就在火车站看到这样的景象:成群结队的农民,身带介绍信,怀揣户口本,拖儿带女扒火车逃荒,而邻省的电话电报应接不暇地打来,要求他派人把逃荒的农民带回去。这些向外省求生的农民中,有一些来自凤阳大庙的,就揣着大队书记李克强盖章的逃荒证明。

而河北籍著名作家刘绍棠在获得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作品《蛾眉》中写道:“蛾眉一字一泪地说:‘我们那个地方,本是天府之国的聚宝盆,接连打了八九年的派仗(派系斗争),草盛苗稀荒了地,官儿们一边年年上报大丰收,一边给社员开介绍信,出外逃荒讨饭。’”

江上一郎2022-09-09 03:58:01
凤阳人逃荒---是历代的“传统”了:”说凤阳,道凤阳,十年倒有九年荒。。。“打着腰鼓讨饭。。。
欲千北2022-09-09 03:58:11
我插队的小队,每年春天青黄不接,就有人出去讨饭。
toyota12022-09-09 05:09:13
.
法眼2022-09-09 05:45:55
开逃荒证,也算是给农民放一条生路。
znr05052022-09-09 07:09:17
接替吴芝圃的刘建勋就四处“磕头化缘”,弄粮食来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