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续忆》
第六章 我和春节
(下)
徐家祯
在我十岁左右的时候,中国大陆变色,大家庭分了家,各房除了在年初一必 定要团拜之外,就各自分岁了。就我父亲一房而言,实际的分岁形式还是跟大家 庭时差不多的,连供桌及祭器都就是大家庭那一套,因为分家具时,那套东西正 好分给了我们大房。吃年夜饭前也要先祭祖,只是我们只供与我们一房直接有关 的祖先——曾祖父、母,祖父、母——的画像了。画像不再挂在楼下大客厅中, 而是挂在二楼后间平时空闲的房里。祭祖前后,全家先在那间屋里坐着谈笑一会 儿,祭毕才下楼吃年夜饭。祭祖的供品,自然也比大家庭时简单。大猪头不见了, 鸡、鸭、鱼、肉是仍然还有的,尤其是鱼,过年总要放在桌上,然而并不去吃它, 取其“年年有余(鱼)”之意。我们家过年总要吃一碗由红枣、莲子、白果、栗子及 藕用红糖煮成的甜菜,叫“藕脯”。藕杆中空,取其“路路通”之意。我一辈子少有 走而不通之路,大概是吃了三十多年“路路通”之故!过年吃藕可能是江浙风俗,别处我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