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h2021-05-16 23:38:54

 

( 转自:   网际谈兵 )

 

拜登上台伊始,就声称要“去中国供应链”。这看着是个新词,但其实是特朗普政府重振美国制造业的另一个
说法而已。

最具代表性的风向是,自2018年美国单方面对中国挑起史无前例的贸易战开始,苹果即伙同富士康、纬创、和硕们将原本在中国内地的代工厂,尝试性地搬到印度、越南等国家。

美国人本以为,印度人力资源充沛,只要印度制造接替中国制造,只要越南制造补充中国制造,足够中国喝一壶了,不料印度人穷就穷吧,还好吃懒做。OK,好吃懒做那就迁一下再试试看,结果苹果的印度工厂开起了,不料却发现,印度制造的产业配套几乎是个空白。这才遗憾地发现,原来决定制造业的不只是人力资源,还有产业配套。 

印度制造的产业配套几乎空白也就算了,不料一场开挂的疫情,惊醒了印度制造的美梦。就比如,苹果iPhone 12岂止是减产50%那么简单。只要疫情没控制住,大多数印度制造都得继续打水漂!到了这一步,美国人又有新发现,原来决定制造业的不只是产业配套,更有稳定的民生环境。

印度的民生环境不稳定也就算了,美国人接下来又以为,印度疫情早晚能够控制,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的美梦还能做下去,不料却发现,决定制造业的不只是稳定的民生环境,原来至关重要的却是一个国家的市场容量——以GDP、国民收入而言,那怕五年之后,印度制造又能指望什么?!

其实,与美国要“去中国供应链”惊人相似的是,既有东南亚国家要挖空中国制造,也有对岸的郭台铭们扬言要搬离中国内地,更有日本倡导日资企业回流日本。

像越南、大马、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挖走一小部分中国制造并非不可能,但奈何各自的人口体量太小,更奈何各自的国内市场容量太小,就算是整个东南亚所有国家制造业加起来,也不足以撼动中国制造一丝半毫。

对岸的郭台铭们更是明白,到外国走了一圈又回来,来了又到外面再走一圈,但主旋律始终是,富士康对中国内地欲走还留。 

日本的企图更是被打了个脸肿。日本引以为豪的电视等家电行业,近一两年大多半闭日本本土产线,仍打算生产的松下被曝出转由TCL在中国内地代工。传统行业也就算了,不料日本却发现,在新兴的动力电池领域,最新数据显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等中国公司出品的动力电流装机量均实现2倍以上增长,全球前六名厂商日本仅有一家入围。也就是说,在新兴的制造领域,中国制造也很可能轻取日本。

经此一疫,全球几乎所有国家与中国制造比较起来,相差的不是一星半丢,而是天壤之别! 

至此,中国制造到底是什么?本质上是人力资源+产业配套+民生环境+中国市场,其中的产业配套+中国市场大概也能抵销逐年上涨的制造成本,并持续优化制造效率。这正是中国供应链持续席卷全球市场的秘密所在,也是我们可以公开的阳谋。

所以,美国急啊!当拜登说要“去中国供应链”时,主要是指芯片制造等极少数产品(服务)“去中国供应链”,其它的中国供应链,美国拿个毛线去么?

 

dst2021-05-17 00:04:00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制造大国!
qp_ma2021-05-17 03:05:57
赞!
chuxueca2021-05-17 08:47:09
按这个趋势发展,世界只需要一个工业大国。美国慢慢会变成一个农业大国,欧洲慢慢成旅游国家。中国人命苦,干活的命。
大米袋2021-05-17 08:50:05
也不会,日本韩国买欧洲美国车的不少。中国人也一样,即使质量不行但是设计独特,一样出高价买
勿来三2021-05-17 12:34:27
最近upgrade, 买了mod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