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城
- [mrht]
虽然我是学文的,但出国以前,好象并不知道余秋雨这个人,也许是他当时声名还没有中天,也或者是我自己孤陋寡闻不赶热闹。
这几年,常常能看到关于余秋雨的报道,而常常,赞扬声和批评声此起彼伏。
喜欢他的人佩服到五体投地还嫌不够,不喜欢他的人深恶痛绝还尚不解气。
而我知道他,并不是因了他的人名或文名,而是因为他的妻子,那个黄梅戏演员马兰,那个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漂亮女孩子。
本来,与我何干?这样的人,与我的生活全无瓜葛,为啥吃饱了没事找事。
写这篇文章完全是因了一次偶然,那一次偶然,我在电视上看到了文化名人余秋雨。
2006年暑假回国,住在我母亲那里,每天早出晚归地带着孩子在家乡周围走马观花,晚上到家后就躲在有空调的房间里不想出来了。躺着那里干什么呢,就只好看电视了,可国内的那些电视节目实在惨不忍睹,尤其是那些地方台的。机械地在遥控器上摁来摁去。咦,那不是余秋雨吗,我以前在网上和报纸上看到过他的照片,我一眼就认出了他。
他和其他几个人在做一台流行歌曲比赛的评判。嗯,就看这个节目吧,现场看看这个文化名人到底闻名在那里,虽然我觉得他坐在那里评判流行歌曲还是有那么点滑稽。
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一边唱着一边带着另外的四个女孩子舞到了演出台的中央,她唱得非常好听有味,节奏感很好,舞蹈也是热情奔放充满了少数民族特有的魅力。歌舞结束,台下掌声雷动。
主持人问歌手:“你为什么喜欢流行歌曲,说说你的心路历程。”
“我从小喜欢音乐,五岁的时候,我父母送我去学京剧,十几岁的时候去了省戏校。但后来传统戏曲不景气,我于是就改唱了流行歌曲。音乐是我童年的梦,这么多年一直陪伴着我成长,虽然不再唱京剧了,但流行歌曲也一样圆了我的音乐梦。”
轮到余秋雨点评了:“嗯,你唱得不错。但回答主持人的问题时,你应该这样说,童年的梦是一首诗,诗是流动的,从童年一直流动到现在。”
啊,有这样的评判吗?你不就是重复那女孩子说的话吗?文化名人原来是这样来的:把别人的话个加“诗”字,再让“诗”流动一下,就文化了。
本来对他真的不感兴趣,看了这个节目以后却让我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美后到公共图书馆去借了他的一本书,《霜冷长河》。
书的内容已记不起多少了,看过书后的感觉就象看他上次评判节目时一样:他在重复许多别人说过的话,只不过是加上了余式包装。虽然他在说霜冷长河,可是他笔下的长河很浅,或者说是他这个人很浅。
也许,这就是让那些人反感反对他的真正原因:他轻描淡写自己在文革中的所作所为,他的思想也只是浅浮在历史的长河上面。
他的浅不是他生命本身或者能力的限制,而是他自己不敢去深入,不敢去深刻,因为怕看到自己灵魂里那个丑陋的疤,他不敢去面对真正的自己、真实的自己。
一个不敢面对自己真实的灵魂和思想的人,怎么可能深刻,又如何去反思?他就只好靠漂亮的包装来迷惑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这几天,看到他又在与别人打口水仗,又是些余秋雨式的浅道理。
不想再去看他的《文化苦旅》了,从此,也不会再对他感兴趣了。
**** 江水无语原创
有些同感!人,也要感于面对自的灵魂,感于自嘲!这也是作品的灵魂之一部。
他的书一本都还没看过。听您这么一讲,也就省得去看了。
很多东西就是要小时候看才会吸收营养, 大了再看都觉得很可笑.
哈哈,年轻的时候没看明白,老了看明白了,却又晚了。逗!
年纪小的时候都喜欢那种比较corny 的东西. 我以前还喜欢汪国真呢.
你喜欢他的作品一定有你的理由,请坚持你的喜欢:)。
对对,就是这个态度,写字的不如俺们实干的!会写字的男生
哎,妮妮啊,你咋不早出来?额一个人大战群儒啊昨天晚上
笑笑笑笑我爱你,我过去爱你今天爱你将来永远爱你爱到底!
即使你挺欣赏他,我也喜欢你,谁让你是笑笑呢?:)。
Hug ~~,我可不想因余秋雨而伤代数妹妹的心,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