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个2009-11-07 02:44:31
“我们实在吃不消了!很多人都想搬家了!”,日前,秀山县溶溪镇一位居民反映,当地多数家庭一个月“过事务”要送脱三四千元(当地人把婚丧嫁娶人情往来称为“过事务”)。而有的人则变着花样、巧立名目“过事务”敛财。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至今,“过事务”在当地却演化成一场“公害”。一天接到12张请帖,有的人钱送完了,就到处借钱送礼。

  当地“过事务”,过生有寿酒,结婚有喜酒,老人去世喝丧酒,娃儿满月喝月米酒,建新房喝新居庆典酒等等,而近几年“过事务”的名目可谓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孩子考上大学要喝“登科酒”,没考上也要喝“安慰酒”;父母过生要喝“寿延酒”,死了多年就喝“祭日酒”;生头胎要喝酒,生二胎要喝酒,生三胎还要喝酒;结第一次婚要“过事务”,二婚要“过事务”,三婚还是要“过事务”;买了房子要“过事务”,两楼一底的房子加一层楼要“过事务”,房子外墙贴上一层瓷砖要“过事务”,把门面的木门换成卷闸门也要“过事务”……当地人称,“过事务”的花样比旧社会的苛捐杂税还多!

  不过,让人们更气愤的是“过假事务”:家里老人明明才五十六七岁却偏要办“甲子酒”,有人戏称“这是把爹妈拿来早产”。没钱买房,就借租别人的房子来“过事务”——一摆夜市的小贩,去年在县城买了套房,已有四家人来借她的房子来“过事务”了。还有的,干脆说在主城、江苏、浙江买了房,反正大家也没办法去核实。某幼儿园有一位老师,孩子没考上大学,她却说考上了,也过了事务。结果她让孩子在外地耍了一个月,说那大学不好又回来了。

  有的做儿女借父母的名义“过事务”找钱,完事后父母一分钱都见不到。该村有一姓肖的,父亲和后妈没和他住一起,父亲不愿意“过事务”,他就把后妈接来过,过完事务买套衣服就把后妈打发走了,他的理由是:“我把钱给了后妈,谁给我还账?”。秀山县一机关工作人员说,该县还出现过给死人发请帖的笑话:某事业单位一工作人员照着单位工资表发请帖,没想工资表上有一人不久前已经死了,他给那人也下了请帖。

  秀山县城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谈:平凯镇有个单身汉,爹妈死得早,修不起房子也结不起婚,每天光是送出去,没有收回来,可巧他养的母猪下了14个崽(一般母猪下12个崽就算多产),他也借此请亲朋好友“过事务”,以减少损失。据悉,秀山县“过事务”泛滥已有八九年,它就像人人喊打的“过街鼠”,已成为秀山县一大“公害”。而今年以来这种现象尤为疯狂,因为民间流传一种说法,今年五一节之后,“过事务”要上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