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龙血树2009-11-29 18:51:31
诗歌大全上的定义是这样的:

“第三条道路写作”诗群始于1999年12月,1999年在北京郊区平谷县召开的盘峰诗会上“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之间的冲突是促成“第三条道路写作”形成的重要原因,12月莫非、树才和谯达摩提出了第三条道路写作的诗歌概念,《九人诗选》出版。《第三条道路》诗报于2002年创刊。第三条道路试图以一种新的理论来介入诗歌写作立场的分歧中,强调诗人个体的位置和基本的责任感,建立起一个超越集团、对立的写作立场。“第三条道路”是要反对一种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专制主义,并试图建立起一种自由的,并且直接指向人性的写作方式。“第三条道路”试图在思想上容纳来自各个价值立场的写作者及其思想倾向,使得他们能在同一个诗歌氛围中互相碰撞和平等交流。在审美上容纳不同的艺术主张,以不同的诗艺、言说方式、修辞策略来共同丰富当代汉语诗歌的内在品质。因此,随着“第三条道路”诗人与作品的不断增加,写作方式与风格的多元化也在他们的创作实践中日益呈出来。

读第三道路的诗人的作品,给我一种很迷茫的感觉. 就好像一群人不知道该左走,还是该右走的时候,干脆不走了.停在路上发呆. 理论上说, 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在思想和方法上都有极端的成分,但是绝对中立并不代表正确. 中立的结果就是舍弃了对立双方的缺陷的同时,也舍弃了双方有价值的一面,如同混合了冰和水蒸汽,结果就是变成了白开水.诗歌里没有了理性, 也没有热情, 就什么也不是了.

翻了第三道路几个人的诗集,只有一首我比较欣赏,十品的"下午". 如果不告诉你作者是第三道路这一流派的,你会以为是另一个民间写作的诗人.


下午 十品

下午在我意识中出现的时候
还未来到下午
下午只是一座桥
要用漫长的时间走过

所以下午的微笑很灿烂
下午的心态不可琢磨
下午的两腿不可交叉
如果躺下下午
就只能成为一个符号
让人少走错路
少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为了生活以及生活中
必需做到的事情
你很努力你轻松地看待一切
送孩子上学每周两次的作爱
一次买菜和洗衣服
整个下午被稀释的很淡
象水一样透明
象水一样柔软
包裹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雨水或者雪
覆盖下午的一角
没有谁能从中窥见
阴影的另一面
只有等待
......
金色的麦田2009-11-29 20:38:56
学习了。
香龙血树2009-11-29 21:36:43
学完了要交作业的哟.
金色的麦田2009-11-30 08:11:34
啊?届么严格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