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泥泥2011-02-18 18:55:03

曹丕当上太子,侧妃郭氏据说起到很大作用,具体做了些什么不知道,但我怀疑这人是很有手段的。郭氏小名女王,她爹当年极宠她,说我这个闺女是女中之王,所以就叫了女王。那时候人起名儿没什么忌讳。但是名字也很重要,能对人起心理暗示作用,老喊女王女王的,可能她自己就真的把自己当女王了。所以此厢给孩子起小名儿狗剩的,赶紧回家就给孩子改了吧,可以考虑叫总统。

话说郭女王自从给曹丕做了妃子,甄氏就开始失宠。那时候甄氏已经生了儿子,就是后来的魏明帝,从名分上讲,甄氏也是曹丕的正室。但是因为郭氏得宠,所以后来曹丕称帝时候立皇后,就坚持要立郭氏。但大臣们反对,说:“使不得,看看历代皇帝,以妾为妻的都是反面典型啊,比如夏桀商纣什么的。皇上如今使贱人暴贵,恐怕上行下效,天下要乱。”

于是这件立后的事,耽搁了三年。对此事《魏书》和《三国志》记载不一致,魏书说是曹丕几次要立甄氏,甄氏都婉言拒绝了,说自己无才无德什么的,不够格当皇后。推辞了几次,就到转年夏天了。曹丕想,天儿挺热的,不折腾这事儿了,等凉快了再迎立皇后。没想到后来甄氏病重,到农历六月,就崩了。曹丕那个难过呀,就追封了皇后。

而三国志对这件事的描述就没有那么温良恭俭让了。三国志里是这样说的:在郭氏及另外两个妃子得宠以后,甄氏“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我是100%相信这个版本的,因为甄氏曾经写过一首很长的乐府诗《塘中行》,这首诗的内容就是妇人失意埋怨老公,所以说“有怨言”,多半是确实的。而在《魏略》和《汉晋春秋》里,对甄氏的死状都有这样的描述:“披发覆面”,“以糠塞口”。可见不是正常死亡。而三国志更明说,甄氏的死,和郭氏得宠有直接关系。

甄氏死了以后,曹丕厌屋及乌,也从此不待见甄氏生的儿子曹叡,也一直没有立太子。大概也是一直想等郭女王生了儿子,直接立为太子,名正言顺。可惜郭氏一直无子。等到后来觉得老不立太子也不是个事儿,可还是不愿意立曹叡,就想立别的妃子生的儿子。有一次曹丕带着曹叡去打猎(估计别的儿子都还小,不会骑马),见到一对母子鹿,曹丕就跟儿子说:“我射那只母鹿,你射那只小鹿。”曹叡不乐意,不举弓,说:“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说完就满脸的泪了。曹丕一看,也放下了弓箭,而心中也定了立曹叡为太子之意。

后来曹丕生病,眼看好不了了,就把皇位传给曹叡。

曹叡一直对母亲的死耿耿于怀,一接班,就把甄氏追立为皇后,郭女王看着,不乐意了。当年甄氏死后,曹丕让没儿子的郭氏抚养曹叡,指望他俩经常联络联络感情,以后和平相处。可那时候曹叡都十好几岁媳妇都娶了,不是容易忘事儿的小孩子。等曹丕一下世,曹叡就问郭女王:“我妈妈当年到底是怎么死的?”郭女王说:“咋着?那是先帝自己赐她死的,跟我有什么关系?你难道还想在父亲尸骨未寒之际,就要为了前母枉杀后母?”

这后面的事,还是版本不同,一个版本是,曹叡一生气,就逼着郭女王自杀;还一个版本是,郭女王见曹叡不是省油的灯,就自己忧郁而死了。我还是相信比较惨烈的赐死说,就算古人身体素质差点儿,哪有那么好的事,一忧郁就死得那么恰到好处。所以多半就是曹叡为母报仇了。

这时候另一个曹丕当年的宠妃,大概是跟郭氏一直不和,而跟甄氏关系好,甄氏临死之前曾经托她照看儿子。郭氏死了以后,这位李太妃就跟曹叡说:“你娘死得惨啊,下葬的时候我看见了,披头散发,嘴里还塞的糠。”曹叡又痛又恨,下令殡葬郭太后时候一律依着当年甄氏的情状,也披发覆面,口里塞糠。两个争风吃醋的女人,到了最后下场竟然一模一样。

却说当年曹丕和甄氏,本来应该是很般配的一对儿,都是文艺青年,曹丕爱音乐,擅写诗,甄氏也颇能写两笔,比如那首《塘中行》,有人甚至怀疑是曹操写的,就是因为写得太好啦。其实,应该还是甄氏写的吧,曹操没有被人抛弃过,写不出那么许多哀婉。

曹丕写过不少乐府诗,其中也有赞美女人的,其中有两首,相类似,都有句“知音识曲,善为乐方”。而史载郭女王是“不好音乐”的。那么这个“婉如清扬,悲鸣相求”的女人,大约就是甄氏了吧。

 

附,曹丕《善哉行》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研姿巧笑,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度宫中商。

感心动耳,绣丽难忘。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

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使我心愁。

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涯涯2011-02-18 19:06:22
看妮妮讲过去的故事, 发现很多字都不会读, 要面壁
蓝岩2011-02-18 19:06:50
那阵子取名叫"女王"? 若取名叫"女皇"是不是也被允许?~~~
叶泥泥2011-02-18 19:25:04
不会啊,哪个字?附录里面不认识的不算:D
叶泥泥2011-02-18 19:25:35
没准也行:D
非吾2011-02-18 19:38:49
泥泥手真快,真么快就成一篇。。。
叶泥泥2011-02-18 19:40:34
哈哈,非吾太谦虚了,你那是闯作,需要构思,我这个,把话说顺了就行了,没难度:D
松风阁主2011-02-18 19:54:03
曹丕的诗真不错,和他爸爸的接起来
大江川2011-02-18 20:22:27
我脚着。还是貂蝉美,除了貂,三国时代无美人。战争让女人走开,也让所有的人都走开了。这
叶泥泥2011-02-18 20:34:03
哈哈,是:D 我原来看时没觉得他这首怎么好,今儿把前因后果串起来一琢磨,立刻就好起来了,
叶泥泥2011-02-18 20:35:17
大概会些不入流的手段吧,不堪记载:D
佳佳:)2011-02-18 20:45:45
竟然把这篇东东读完了 嘻嘻
叶泥泥2011-02-18 20:56:53
荣幸得我小心脏直跳!:D 追封和追立没什么大区别,我就那么随口一说:D具体到个案,
husky2011-02-18 21:09:59
我主要是看了《洛神》,蔡少芬演的甄后太好了,郭羡妮饰演的郭女王太坏了
佳佳:)2011-02-18 21:11:21
学习乐 叩谢退下 ^^
叶泥泥2011-02-18 21:16:36
百度维基都不能全信,好多信口开河的:D 甄氏的死肯定是郭直接造成的,各版史书都绕不
大江川2011-02-18 22:26:02
哈哈,也许是因为那时人少,女人少,美丽的女人更少。。。因此稀少为贵。我瞎猜,哈。
大江川2011-02-18 23:45:04
同意。所以人们习惯请古狗去喂鸡,应小心狗咬鸡飞蛋打。
千帆舞2011-02-19 01:59:47
这些个男人能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也是因着有很多哀怨惨死的女子做陪衬才总能被想起吧:D
鲁冰花2011-02-19 03:51:48
“研姿巧笑,和媚心肠。”是说泥泥吧?
笑比哭好2011-02-19 04:09:07
觉得我自己当年都没上过历史课........
涯涯2011-02-19 04:24:06
回复:这个: 叡
圈外闲人2011-02-19 04:35:42
你好,史学家!
冲浪潜水员2011-02-19 04:47:25
从曹家看来,权势和幸福是两个独立变量,彼此没啥子关系
waatuu2011-02-19 09:33:24
才女!!!
烛龙2011-02-19 12:12:03
“有美一人,宛如清扬。”貌似三曹都很喜欢化用诗经里面的句子,比如曹操的那个呦呦鹿鸣。。。
知识越多越敢动2011-02-19 12:47:29
甄氏抢来的,是曹丕第一个老婆吗?古人倒没有处女情节哈~~~
烛龙2011-02-19 13:11:16
汉朝还有皇后是之前生过小孩离过婚的。。。
知识越多越敢动2011-02-19 13:13:45
是吗?才知道。烛龙新年好~~~
阿方2011-02-19 21:12:28
竟然把这篇东东读完了 嘻嘻 -佳佳:)-
叶泥泥2011-02-19 21:46:10
郭女王应该挺有心计的,不过看她跟曹叡的对话,那么愣,可能太不把小字辈放眼里了:D
叶泥泥2011-02-19 21:47:48
哈哈,冰花真会表扬人:D 快成活雷锋了我:D
叶泥泥2011-02-19 21:48:44
当年历史课我也是往下拉分的,问我官渡之战怎么赢的到现在我也不知道:D
叶泥泥2011-02-19 21:49:15
不敢当:D 圈圈好!
叶泥泥2011-02-19 21:50:11
一般来讲是这样。高处不胜寒吧:D
叶泥泥2011-02-19 21:50:52
在哪里?:D
叶泥泥2011-02-19 21:52:46
那时候没有李白,大家写诗都只好用诗经的典:D 曹植倒是蛮有创新性的,自己创出不少典:D
叶泥泥2011-02-19 21:56:26
略同略同!我也最喜欢他们家老爷子的诗,俩儿子都赶不上。赶明儿再写写老爷子的好:D
叶泥泥2011-02-19 22:00:25
爱读书的都是好同学,也来一朵小红花
枣儿~2011-02-20 03:08:24
真是好看,认真读了~~~
叶泥泥2011-02-20 04:24:02
谢谢枣儿,娥依旧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