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yingke2011-03-03 13:54:41

[转贴]

小姨夫

陈某 (发表日期:2011-03-03 12:59:10 阅读人次:215 回复数:10)

   元旦刚过,小姨夫走了。据我姐姐说开刀前一天去医院看小姨夫,他虽然已病入膏肓,但是还能用微弱的声音说明天我博一记了。他还把最后的一丝希望寄托在明天,可是明天的手术以后他就再也没有醒过来。一个月前我给上海的老娘打电话时,小阿姨小姨夫正在和我妈搓麻将,这大概算是告别赛,当时大家都知道小姨夫已经晚期发作无药可救了。

  
大约两年前我的小阿姨被诊断为肠癌,说是晚期了,可是手术后逐步恢复健康居然没有复发的迹象。所以一年前小姨夫被确认患了肺癌以后,他并没有感到过分的紧张和忧虑。住院,手术,化疗,康复。手术后他急切地早日出院,因为2010年元旦是小阿姨小姨夫的金婚纪念日。他自己根本不知道医生已经给家属发了他的死亡通牒:晚期扩散存活一年。

  
子女们是瞒着他的,也瞒着小阿姨。通常绝症病人的家属大抵如此,这和诚实无关。其实回过头看,这一招也算是有利有弊,小姨夫很乐观地快活了大半年,依旧生活节俭地做人家过日子不知享乐,可是一旦到了大限知道真相以后,精神上受到的打击可能更重。到了最后关头医生把全部病历递给了他,开刀至多只能解除局部痛苦而已。即使如此,家属和本人出于求生的本能还是选择了开膛破肚。

  
在我的存储记忆里,小姨夫是前辈里身体最为壮实的男人,也是我的前辈里薪水最高的男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是工厂里的业余足球队员,活跃在球场上。他的正业是工厂里的电工,属于技术工种,工资近百元在那个年代是令人眼红的,工厂里的小青工常常嫉妒他为什么从前的老板给他开了那么高的工资。记得他收藏了文革前的许多无线电杂志,我大哥常去借阅并且和他探讨无线电收音机的制作经验。他做事为人非常认真,和他写的字一样一笔一划的端正;他的人生之路非常简单,在一个工厂一个岗位干到退休。

  
用现在的健康常识推论,烟酒当然是他的致命伤,尤其是劣质烟和低档酒。如果按现代人的生活观,当年他属于富裕阶层可以活得更加潇洒一点的,但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差不多带有同样的时代痕迹,况且那时大家的生活一样靠凭票供应。外公外婆是和我们住在一起的,小阿姨小姨夫在经济上主要负担我那无收入的外公外婆,每个月还拿出额外的一元零花钱给我们兄弟姐妹。

  
一个人走了,我开始梳理有关他的记忆碎片。他十分平凡,以至于我只记得住上面这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凡人琐事;他又很伟大,几乎所有褒奖一个人美德的成语都可以套在他的身上而不会显得过分。我总觉得癌症这个不速之客也更加易于光顾心理压力过重的人群,他们有着寻常百姓之生存困惑和日常烦恼。我现在还知道这样一个令人心酸的事实:30年前的1980年,小阿姨小姨夫夫妇的收入大约150多元,依照那时的生活水平可以养活10个人,他们家还买了一间小房子。30年后的2010年,他们夫妇的退休工资不过4000块大洋,在上海只能做生存在贫困线附近的月光族。当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时候,也有一部分人无情地步入了穷人的行列。

  
小姨夫最后的手术时间很短,医生划开肚皮看了一眼觉得不可收拾只好马上缝起来,然后他就躺在重症病房里再也没有清醒过来。生命的最后几天,靠每天自费千元一针的进口针剂维持着生命的呼吸。此时我才恍然大悟,老人们省吃俭用省下来银子就是为了支付那些巧立名目的医疗保险外支出和那个传说中的红包的。呜呼哀哉!

  
金色的麦田2011-03-03 19:18:46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