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无为2014-03-15 02:03:09
如果说老子之道是无为,什么是孔子之道?孔子后的儒家把仁放在了儒家美德的首位,仁义礼智信,仁是不是就是孔子之道?不好说。为什么?因为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几乎每次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这也是论语难懂的地方,因为论语不是孔子一以贯之的作品,而是孔子后弟子们对他的语录。要领会其中每句话的真实含义,必须领会上下文的内容甚至当时的历史背景。

仁可以说是儒家君子的德性和形象,但每每学生问仁,孔子的回答都不相同,这的确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高明和论语的辩证魅力,却给后人留下了不少难解之谜,而生活在消费时代百忙之中的现代人往往要找“普世”的用户说明书。《里仁》中有一段很精彩,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古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参是孔子的弟子,此段似乎明显地定义出了什么是孔子之道,忠恕显然就是孔子的那个一贯之道。忠和恕当然是仁,但是不是就是孔子在同一章的感叹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的那个道呢?也不好说,因为忠和恕之“二”对不上孔子的道之“一”。

不妨从论语对德政或以德治国的论述入手,论语中共有37处直接提到了德治,这也成了孔子后儒家的传统治国理念。《里仁》中有这么一段话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我们由此不难得出,孔子之道就是礼让。礼让之“一”可以对上孔子的道之“一”,也可以解释曾子的忠恕之“二”。简单说来,忠具体指下对上、臣对君、弱者对强者的礼让;恕则指的是上对下、君对臣、强者对弱者的礼让。用现代话也就是说,孔子之道是双向的、互动的,就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所含的道德双向一样,但本质是同一个。

顺便说一句,孔子以后的儒家特别是从董仲舒开始,片面强调了忠和孝,忽略了恕和慈爱,于是乎2000年的道德单向管制贯穿了中国的历史,强者对弱者、统治者对被统治者、家长对子女的专制和压迫。必须指出,这与孔子之道是相悖的,现代人把“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儒家规范归咎于孔子,没有道理,实在是冤枉了孔子。

什么是礼让?其实中国人天生都明白或下意识知道怎么做,孔融让梨就是个家喻户晓的典故,孔融对上(哥哥)对下(弟弟)都让,这是故事中那个往往被人忽视的细节,它巧妙地体现了孔融灵活运用孔子之道的双向互动这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