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乃2006-03-08 22:19:25


王家卫/花样年华/村上春树/Nat King Cole
(转贴From 爵士猫.COM VivaLaDiva)


在这个《花样年华》已经被抄得浮反盈天,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去电影的情怀中分一勺羹的时候,我还是敢冒死说一句:这张电影原声碟胜过了电影本身。

当然,如果没有电影,又何来这张唱片?或者说,这些旧曲又怎会以这样的组合来打动我们?但是,电影之外,余音之下,成型的这张原声碟,确实已经喧宾夺主,成为"花样年华"这四个字所带来的心头好。

王家卫是一个相当有品味的人,我想,就算他这一生没有去拍电影,他照样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乐评人,或者唱片监制。谋生以外的情趣造诣,总是分外赚取人们对其的认同,如同王家卫的音乐喜好。

其实,早在《春光乍泻》时,王大导已经亲手制作其电影的OST了,并且总是习惯把他为电影找歌的过程写在文案里。只是,《春光乍泻》是Tango,而这次却是Jazz。

这是一张会让你爱上Jazz的唱片。我相信,多年后,肯定会有资深的爵士乐迷说:"哦,我是因为《花样年华》才听上爵士乐的。"王家卫的电影深受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影响,而村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爵士迷。曾经有人提过这样一道很有意思的选择题:如果让你在遇上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孩,爵士乐,村上春树的小说,王家卫的电影之间作出一个选择,你选择的顺序是怎样的?回答的人很可爱的说:"如果可以选择遇上一个百分之九十九的女孩,而让我拥有全部的爵士乐的话,我会是最满意的。"正如上次《春光乍泻》之OST中的FrankZappa一样,这次的代言人是NatKingCole--古老的爵士歌手了,如今,Nat君的女儿都已成大气。我建议,如果你因为这张唱片而疯狂的爱上了这位歌手的话,就一定要去看看村上春树的《太阳之西,国境之南》,因为那里面的背景音乐几乎全是NatKingCole--那个拥有rich warm voice的爵士乐大师。

有某些情绪总是一脉相承的,虽由不同的人制造,以千变万化的形式出现,但你总能一眼就认出它。像村上,王家卫,爵士,甚至黄耀明(地道的村上迷),进念二十面体(于逸尧等中坚份子是喝着日本奶长大的)........如同一条chain,把某种情绪连接起来,而只要你爱上了中间的某一环节,必然逃都逃不掉的把整条链照单全收。

其实,村上的小说,王家卫的电影,黄耀明的音乐,都是非心思缜密之人不可碰。

而由王家卫来制作的这张OST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电影之外的惊喜。电影的主题曲是取自铃木清顺的一出电影《梦二》,低迴的cello,Waltz的节拍,格外惹人心动。文案中说:这首曲随着男女主人公的邂逅反复出现,象征了两人之间的试探与揣测--那是一个没有谜底的哑谜。

NatKingCole的三首歌,原来是导演母亲的挚爱,想象由六十年代的收音机中传出来,当年是怎样的一番情调呀!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首《也许,也许,也许》,在梁朝伟终于离开了旅馆里那间门牌为2046的房间时,最后的一句"quizasquizasquizas!"人声与音乐声同时嘎然而止。看到/听到这时,先前聚集的种种说也说不出的郁闷终于一泄而出--不管是借助于眼泪还是长叹!

末尾的音乐是导演找来的音乐家Micheal专为电影所作。同样用cello,同样悲哀深沉的音乐氛围,的确是与主题曲首尾相应。遥想影片的最后,梁朝伟在柬埔寨的莫高窟挖个小洞把心事埋葬,那封洞的泥土上还在随风而动的枯草,那骄阳下镜头景深以外小喇嘛的头,那一幅幅被定格的宗教建筑的画面..........终于明白了画外之音的真正含义。

唱片中还有一个小惊喜,就是收录了饰演房东孙太太的潘迪华女士18岁那年所灌录的《梭椤河畔》(那是香港六十年代的舞厅里的必奏之曲),此曲在影片中出现在梁朝伟去到新加坡的时候,颇具异域情调(本身就改编自印尼民歌)。而这位女士绝对是王家卫电影里的最佳配角之一(还记否《阿飞正传》里张国荣的母亲的饰演者?),那种气质,当年已觉得绝非泛泛之辈,今日在王家卫的唱片里终于得到求证--原来伊係六十年代的大歌星。

听这张唱片最喜欢把唱机设置成Repeat,这样最前的对白与最后的对白就浑然一体,听两个人问着同样的话,听语气中盖都盖不住的情愫,回想张曼玉在旅馆房间里静坐良久后潸然滴下的泪.........这是怎样的一份遗憾和悲情?!

不可不说的是王家卫的电影中那一贯的拒绝的姿势。王说,他的电影想表达的就是拒绝和害怕被拒绝的主题。也许我们为了害怕被拒绝而拒绝,那么,我们又如何才能相知相契?"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否同我一起走?"《花样年华》像是一段战斗的岁月,一条长长的电话线后总是两个等待的人。等到最终,不管他们有着怎样相同的渴望与情感,不管他们其实是问的多么同样的问题,都已是问向了虚无。

电影让这些本来这些毫不相干的旋律凑到了一起,碰出新的火花。也许,一部电影的OST最让人心爱的就是由电影本身渗进旋律里的情绪。从此,为着电影而喜欢上这些歌,又为着喜欢这些歌而去找寻它的出处--歌手,词曲作者--然后筛边搭网的又多喜欢了一些人,还要额外爱上他们另外的作品。如此循环下去,乐此不疲。

所以我说,那是某种情绪。王家卫说:音乐是电影的一种氛围。
到底,我们还分得清音乐和电影是谁由谁而来吗?

(转贴From 爵士猫.COM VivaLaDiva)


Quizas quizas quizas
(演唱者:Nat King Cole/《花样年华》插曲)


歌词:
quizas quizas quizas
也许 也许 也许

siempre te pregunto,
que cuándo,cómo y dónde,,
tu siempre me respondes
quizas ,quizas ,quizas...
y así pasan los dias ,
y yo ,desesperando
y tu ,tú contestando,
quizas ,quizas,quizas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t King Cole 纳特.金.科尔(1917—1965) ,这位美国黑人音乐的佼佼者,过去以他那具独特感染力的爵士音乐,不但感染了不少音乐爱好者,更藉音乐打破了当时的种族藩篱。此外,他的音乐更名扬海外,随着岁月的流逝,已成为今日人们心目中的不朽音乐。

在他传奇的一生中,Cole他是为数不多的真正的摇摆乐钢琴家之一,一方面,他的演奏深受Earl Hines的激励、另一方面.他又影响了另外一位大师奥斯卡·彼得森。他是一位超级的流行歌手,在这个领域取得的巨大的商业上的成功.给他的钢琴演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以致于在1949年之后,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他的钢琴演奏的成就。或许如果将他的才华分到两个不同人的身上结果会更好。

1965年,Cole在长期和肺癌搏斗之后,终於在加里福尼亚州Santa Monica的圣约翰医院撒手尘寰,离开了他最爱的音乐和家人。虽然他已不在人世,他的一切却鲜明地活在孩子们的心中。尤其是Natalie,他的一言一行以及安祥的声音都成了她的效法目标。




rayray2006-03-09 02:12:08
唉,下午茶放到现在都凉了~插曲很有味道,谢佳乃!
佳乃2006-03-09 05:13:12
:)HUG一下...!!!
故园东望2006-11-02 04:05:18
故园东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