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者:我才发现自己上了原作者的当。我的翻译工作之所以进行得如此艰苦,原来他用的全是冗赘的句式,颠来倒去,经常十行八行见不到一个句号。就是因为他的辞藻虽然华丽但不算乖僻,忽悠得我迟迟没能体会到这个老牌吹牛大王的狡猾。
西施们哪,为了感戴各位经常 箪食壶浆以迎喜儿 的知遇之恩,我还是再坚持一下吧。不过,是否有英雄来救救老美呀? )
音乐家 (Musicians)
人人都承认 ( 尽管有的人心不甘情不愿,也得承认 ) ,音乐家是音乐界最不可缺少的人。音乐家们,占据着最不可缺少的位置,特别能体会到这一点。
指挥 (Conductor)
在音乐会的海报上,节目单上,和唱片封面上,指挥的名字往往比作曲家的名字更为醒目。毫无疑问地,指挥,在眼下是为王的胜者。他们不必答理任何人,除了策划人和唱片公司。起初可不是这样的。指挥的历史可是一部忆苦思甜的好教材。
最最起初,人们发现,如果有个人打打拍子,大家奏得整齐点儿,效果要听好多了。西斯廷礼拜堂的合唱团,在乱哄哄的合唱被痛骂之后,不得不指派人用个纸卷点着节奏。早年意大利歌剧团领头的,一只手弹着 羽管键琴 ( 钢琴的前身 ) ,一只手挥舞着拍子。在法国,乐队的主子是用棍子敲桌子。一篇 1700 年的文章曾如此挖苦这位独裁的家伙:“一手持着谱子,一手拿着棍子,他用力地敲打着身边那张此项专用的桌子,为了使每个演奏者能听得到,发出的巨响以至盖过整个乐队。当人们把这个暴君从台上挪到琴房时,见到作曲家亦是如此敲打着节拍,且有过之无不及。”这种做法后来停止了,是由于一个不幸事件发生在吕利 ( Jean-Baptiste Lully ) 身上。吕利指挥的习惯是用一根扫帚把撞击地板。一天,在演出 << 感恩赞 >> 中最为激动人心的刹那,他不小心把那根扫帚把戳到自己的大脚趾上,造成脓肿,没几天就死了。 ( 同样令人毛骨悚然的不幸只发生在另一位音乐家身上。那是法国的作曲家查尔斯 - 阿尔堪 ( Charles Alkan ) 。他去书房拿一本书,不料整个书架都争宠,倒下来把他砸死了。 ) 在这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指挥们只好玩空手道,而那震撼人心的戏剧效果则荡然无存。再后来,是路易斯 - 斯波尔 (Louis Spohr) ,据他自己声称,第一个启用了据有现代风度的指挥棒。
指挥这行当的转变真是脱胎换骨:从简单打打拍子的人变成制下有方的将领。您要埋怨就得埋怨作曲家起的头。巴赫 (Bach) 非常自持己见。海顿 (Haydn) 和门德尔松 (Mendelssohn) 也总是对自己音乐的演奏方式吹毛求疵。真正起了决定性作用的两位作曲家 / 指挥是瓦格纳 (Wagner) 和柏辽兹 (Berlioz) 。后者甚至还写了本关于指挥的书。不管怎么说,作曲家让别人替他们站在台上的确是个失策。这为那些个有着盛气凌人的癖好但又一无所成的作曲家们提供了极为理想而且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指挥真是把自己看成是举办音乐会的主要理由了。穿着燕尾服,戴着白手套,拈着镀金指挥棒,他们把人划拉到一起搞出些个大型交响乐团,进而又发明了交响音乐会。想知道指挥现在的地位是如何重要吗?看看那一片又一片昏倒在音乐厅内外女孩子吧。
( 译者:再次感叹早年间古典音乐的高雅,连粉丝 [fans] 都柔软文静,不像现在那些 追随 流行歌星的疯子 [fans] )
事实上,许多人在看过著名指挥之后,还真没看出他在那儿有什么用。如果他把该做的工作,就是吹胡子瞪眼睛,都在演出前做了,恐怕那天晚上有他没他都一样。
( 译者:想知道“指挥有什么用”的答案吗?让我歇歇,下次再完成这一节吧。 )
转自
<<素不相识>>• | ZT: 吹牛宝典 - 古典音乐篇 | • | ZT: 吹牛宝典-古典音乐篇(二) | • | ZT: 吹牛宝典-古典音乐篇(三) | • | ZT: 吹牛宝典-古典音乐篇(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