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秃笔2019-10-27 14:50:47

谈到国家大剧院,这是秃大爷每次回国的主要兴趣安排。 跟一位父辈友人谈起去大剧院听音乐会时候,他不解地问,你在美国听不起音乐会啊?每次回来都听这么多场。俺只能呵呵讪笑着解释:在美国一个城市,就有一个乐团可听。比如,俺在亚城蛰居二十多年,听亚城乐团多年,口味没的可换。而国家大剧院这里, 每年来访的各国一流乐团不计其数,风格多样。等于是国际音乐界的圣地麦加嘛。回来不听这么多一流乐团,难道要跑去各国听它们演出?

我在纽约城外多年,只听过纽约爱乐二次。不是不想听,而是来去太费时间,票价也贼贵,还只能听纽约爱乐一家。请问纽约音乐发烧友,谁常听其他国家乐团,甚至美国国内其他乐团在纽约演出?一年内, 你能举出二,三个,能举出十来个么? 这么多年,只在探亲期间,在国家大剧院里,我就听过世界上主要国家的主要乐团演出,除去没听过俄国的乐团,那是人家来的时候,我离开了。

在纽约,密集听世界一流乐团演出,没有这样的可能! 谁能负担大型乐团来往的各种费用? 偶然为之,可能。常年如此,只有咱们神奇国度!江老官人花大钱盖起一座大剧院,也是一个挥金如土的项目。可是现在看来,它让帝都成为世界一流音乐演出中心。帝都音乐,文艺,各界人士享有得天独厚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特权,家门口就可以欣赏世界一流音乐演出!这是用重金支撑的上国风范。对此,俺对江老官人感激不尽呢!

还有, 国内主要乐团水平直追世界一流乐团,进步明显。常去听的中国国交,中国爱乐,北京交响乐团和国家大剧院乐团,水平极好。听着是一流乐团的范儿! 这也是我回去常听音乐会的第二个原因。

这次,听了四场音乐会:瑞士卢桑乐团, 德国德意志乐团,伦敦爱乐和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还有一场在歌剧厅放映的歌剧电影“萨尔维亚理发师。” 听得俺是心满意足,兴高采烈,恨不得赶紧退休回京,一年到头,从头听到尾。本来还有二场国外演出的音乐会想听,但是实在不好意思让老父等到很晚只好放弃了。顺便说一句,只要我出去,老父亲就不放心,直到我回来才进屋睡觉。 不管怎么劝说,多年如此。老老汉担心俺老汉,有趣乎?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第一场是北京交响乐团的国庆音乐会,谭利华指挥。这场以红歌改编的乐曲为主,颇得土豪乐迷的喜欢。这里,我得说几句国内土豪乐迷们的坏话。总结一下,我看到国内土豪范儿的变化。四十年前,土豪们多是个体户,腰里别个哔哔机,吃饭时候跑出去找电话。三十年前,移动电话刚兴起,背个背包打电话或者举着一块砖头大的电话喊着。二十年前,土豪们开车吃饭遛弯,移动电话变小了。不再是土豪的标准配备。十来年前,土豪们不再喊麦克,KTV找乐。开始出现在音乐厅追求格调。这是好事儿,社会发展和个人处境进步的体现。

但土豪们的表现却是让人哭笑不得。主要是随意随性,比如听到中间,不管演奏进行,退场,咳嗽,接电话。还有就是听到红歌类的乐曲就激动,跟着乐曲鼓掌,哼唱。再好一点儿的,听古典交响作品,可不知道西方音乐听众习惯是让乐曲连续演奏,结束后才能有所表示。基本是每个乐章结束就哗啦鼓掌一通,热情的让人不胜其烦。那你说了,你听了多年,你知道。人家才听,不知道。不知者不怪罪嘛。其实,国家大剧院每场音乐会,开始前五分钟,中英文双语提醒,不要在乐章中间鼓掌,退场,照相,发声等等。第一次去不知道,情有可原。以后再鼓掌,退场,咳嗽,照相,说话之类的,就是个人修养层次,也就是区分土豪乐迷的要素了。二十年了,土豪们大概轮流来音乐会,都不知道规矩? 其实还是在一定场合礼仪意识不够,露出土豪范儿而不自知。

这哥们打扮太土豪范儿。在林肯中心怕不让进去吧?反正我穿的规矩。

十来年前,我在一场音乐会里被一位土豪乐迷惊呆了:这厮一身西装,满眼放光,逼视别人。他中间起身退场,扰得半排听众挨个起立让道。这厮脚步之重,宛如跺着脚步出去。安静的大厅里这厮的脚步回响着,满场哗然侧目。这次,又有几位类似土豪中途退场,跺着脚步出去。也许腰包殷实,但教养缺乏,举手投足间还是粗俗些,故曰土豪风范。

这次北京交响乐团演奏了长江之歌,红色娘子军组曲,我爱你中国等通俗乐曲。指挥破例开口,解说每个乐曲,说着爱国爱党的官话。肯定是官方安排好的段子。最后来个乐队伴奏,全场大合唱”歌唱祖国“。全场乐迷们嗨到极点。山呼海啸地唱着,欢呼着。

同样,伦敦乐团加演一个国内大众乐曲,喜讯到边寨。熟悉的旋律刚起,厅内欢呼声起,有节奏的鼓掌不断。

德意志乐团则加演一首乐曲国内乐迷们不熟悉,得以完整演奏完毕,照样获得如雷掌声。

这次回国格外觉得爱国热情这么容易煽动,一个军礼,一首乐曲,就让天朝人民爱国热情迸发如火山熔岩,不可阻挡。

音乐会的土豪风范,我苦笑着认为是好事儿。说明人民已经越过衣食足的初级阶段,朝向”知礼仪“的阶段。穷富不论,对于较高档次文化演出的兴趣,说明乐迷们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欣赏多样性和口味。自然,需要时间才能熟悉古典音乐会的习惯,作品等细节,使自己慢慢深入到古典音乐境地。 再说一点,其实土豪乐迷们主要在有红歌和通俗古典乐曲的场合。如果遇到不常演奏的乐曲为主的音乐会,人家也不来呢。

二楼大厅二边各有一个咖啡座。常常满座,不易找到位子。这也算听古典音乐会的情趣之一吧。一杯咖啡30元,在这里品着,对着一个文艺踏踏,感觉格外好。西边的咖啡座边,有一个四人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组。一把二胡,一把琵琶,一张古琴,一个中阮。演奏的中国名曲,二泉映月等,颇为典雅得体。不少听众坐站周围,静心听着,品味着演奏。悠扬焕舒的国乐,轻荡在大厅里,动听至极。后来几次再去,我特意提前到,专门聆听民乐演奏,以我不高的悟性,似乎悟出些许中国民乐的优雅风范。中国乐器,历史悠久,多为竹木丝弦制作,在复杂程度和音响效果上,无法同西方乐器相比。但是,它们适于演奏民族特色的舒缓乐曲,个中情调,也是西方乐器不能表现的。希望去大剧院的乐友们也去倾听一下。

去国家大剧院听一场音乐会已经是各地旅游人群的行程了。大量带孩子的年轻家长群和其它年龄群,成群进入大剧院的各种演出场所,享受话剧,京剧,歌剧,音乐会等文化熏陶。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parentb2019-10-27 15:57:17
您说纽约音乐会的门票贼贵,现在国内的音乐会也不便宜,500至600人民币?
怕犯错误2019-10-27 22:58:34
很多乐团还有名家都是巡回演出的, 你的城市不小,应该也会到你的城市的,不过票一般至少要半年前就买好。纽约就更多了,都看不过来